◎ 商學院 陳榮佳
如今,回憶國慶六十周年作為“艱苦創業”方陣的一員參加2009年國慶六十周年群眾遊行的歲月,很是懷念。
非常感謝學校、學院給我這次機會,想想2007~2009年在商學院當輔導員的時光,我成長了很多。我們這一屆工作保研的夥伴中最後留下來參加國慶遊行的隻有兩人。這一切都非常感謝學校給予我們這樣的機會,因為人的一生參加國慶遊行的機會真不多,也許我這一生就隻有這一次機會。
這樣的機會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交換的。回憶過去這一切,想到很多畫麵,想到當初在隊伍中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動作;想到給同學們調衣服;想到很多想參與訓練,但是最後遺憾地沒有走在長安街上的同學的神情;還想到學院的夥伴、老師給予我走在長安街上的機會……
當走在長安街上,雖然走過天安門城樓隻有那短短的幾分鍾,但是同學們真的付出了很多,一個假期頂著豔陽訓練,還有多次起早貪黑地合練,這些都特別難得。
我最近一直在想是什麽信念能夠使得中華民族經過這60年的歲月,發展壯大;是什麽力量使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之努力奮鬥。現在回想我們訓練的時候的點點滴滴,我看到了很多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我想這些就是力量,這些就是所謂的民族精神。這裏我就說我感受最深的三點。
首先是“艱苦創業”,這一優良品德是抗戰時期提出來的,但是我認為,其實這一品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歲月磨礪出來的,中國地大物博,但是中國也經曆過很多苦難的歲月。想到我小時候爺爺和我說,大饑荒的年代他啃樹根,這些磨難中的中國人始終艱苦創業,始終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往前邁進,不靠天不靠神,靠的就是自己的雙手。現在,在物質條件逐漸豐富的時候,我們的學生也是能吃苦的一代,奧運的時候,商學院的孩子給我的感動就是這個,我們這一代,不是垮掉的一代,我們這一代不是不能吃苦的一代,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站出來,不求報酬地戰鬥。
其次是“謙讓”,這一品質是我從我的夥伴中看到的。能最後走在長安街上我非常感謝他們,國慶60周年群眾遊行的訓練,我的夥伴範征付出了很多,每天都兢兢業業地做好組織協調工作,但是最後,他把走在長安街上的機會讓給了我;還有我們可敬的褚書記,我至今仍然記得他說的話,因為我馬上就要讀研究生了,讓我走在長安街上,給我的輔導員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於是他也把機會讓給了我。這一切都讓我特別感動,工作這兩年以來,在商學院的點點滴滴都讓我很難忘,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同誌間的關愛,就像一個大家庭,讓你會不由得為它哭為它笑。同學間的謙讓更是可貴,很多同學由於各種原因,最後成為了候補隊員,有一段時間,他們很苦悶,因為他們很有可能走不上長安街,但是他們仍然每天認真訓練,有機會的時候,他們也有不少同學會相互謙讓。這種品質讓我非常感動!
最後,我想說的是“感動”,每一位參與國慶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我們國家日益強大起來,這一切都是父輩一步一個腳印打拚下來的,作為未來國家主人的我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想說的更是一種“感動”的心情,祖輩們給我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平台,現在我們這一輩人又能給後輩們創造什麽呢?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我們如何接過祖輩們的接力棒,用什麽樣的態度開創未來呢?我認為,我們應該永遠懷著一顆“感動”而且謹慎的心,因為這一切都得來不易。
回想過去我所經曆過的國慶歲月,想起一次又一次地被鬧鍾從夜幕中驚醒;一次又一次頂著烈日眼看著自己的皮膚逐漸變黑;一次又一次地餓到饑腸轆轆才能來到食堂吃飯;一次又一次站到兩腿發酸卻還要堅持到底;一次又一次讓鞋把腳磨出血泡卻還一瘸一拐地加快速度不讓自己掉隊;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隊友暈倒被抬出隊伍,過了一會兒卻又頑強地走了回來。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經曆,讓我們成長、成熟。我相信未來的中國會更加美好,祖國的明天定會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