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章 A女士的情懷——東歐四國行紀事之十

  這次赴匈牙利,得以見到幾年前曾在一個單位共事的A女士(其不願透露真實姓名),實為“他鄉遇故知”了,不能說不算一件難得的幸事。

  幾年前,A女士曾遭到致命的打擊,其愛人英年早逝,給她撇下一個不足5歲的兒子,孤兒寡母,我曾擔心她從此被擊垮而一蹶不振。過去,她委實算得上一個女強人,不僅博覽群書,精通詩文,曾有詩集問世,而且作風潑辣,廣交文友,在出版社屬於“高產編輯”,主編的幾部大部頭的書籍屢屢獲獎。可是,“中年喪夫,老年喪子”,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呀!她能挺得過來麽?可是不久,我調到一個新單位任職,A女士也辭職遠走他鄉,直接接觸的機會沒有了,先是聽說她去了深圳,後又聽說仿佛去了法國,臨赴東歐前朋友告之她如今落腳匈牙利,並且依然與她兒子相伴為生。那麽她在匈牙利幹什麽?孤兒寡母地在異國他鄉能立足並生活得幸福麽?

  當我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剛剛安頓下來,立刻撥通了A女士家中的電話,從話機的另一端頓時傳來A女士喜悅的聲音。她說幾個小時前接到父母從北京打來的電話,告訴了她我來匈牙利的消息,並說還托我給她兒子捎來一個遊藝機和其他幾件東西,接著她又問我在匈牙利呆幾天,需要些什麽,並再三叮囑我一俟忙完了“公差”一定要到她家做客,並且參觀一下她在布達佩斯開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品商店和華人子弟學校,相信會給我個驚喜。我連連點頭應允,原來心裏的憂慮隨之被濾掉了,因為從A女士喜心樂懷的口氣裏,感覺到她一定“混”得不錯。不過,從我們隨之開始對“新移民”情況的考察看,旅居匈牙利的華胞奇跡似的“發”起來,絕大多數是靠做服裝鞋帽生意,還有些開中餐館,可是A女士卻是在民族文化根本不同的異國開辦中國工藝美術品商店和華人子弟學校,縱然也屬於搞“文化”,但能做到“英雄有用武之地”麽?

  誰知當我參觀了A女士開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品商店和由她定名的“中國文化學校”,卻茅塞頓開,一切憂慮都屬於“杞人憂天”,還有一種視野的差距。A女士開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品商店坐落在風光旖旎的多瑙河畔,毗鄰繁華的“步行街”,是一座臨街的米黃色用長方形石塊砌成的德國式四層樓,顯得雄壯威武。中國工藝美術品商店在一樓,麵積足有200平方米,還有一間同樣大的地下室。商店裏極富藝術構思地擺放著中國的仿宮廷用品,古陶器和瓷器,民間編織品,剪紙,玉製品,新疆和田地毯,國畫以及用紅木做的太師椅等等,可謂洋洋大觀,琳琅滿目。難怪我的同行者們一個個瞠目啞舌,驚歎不已。姑且不論這些中國工藝品能不能賣得動,就是通過這個“窗口”向外國人展示中國精美的民族文化的一番苦心就夠可貴的了。A女士隨之釋疑似的告訴我們,每天到商店來逛逛的洋人和中國人不下百人,無不為中國的民族傳統文化讚歎不已,雖然大部分是參觀,但錢還是有的賺的,應該講“兩個效益”都不錯。

  如果說A女士開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品商店帶有明顯的商業性質,那麽她開辦的被稱之為“東歐第一所華人子弟學校”則屬奉獻型的了,起碼自從創辦到我們參觀時為止是如此,因為還談不到盈利。這所“中國文化學校”位於中世紀歐洲最雄偉的宮廷建築之一的布達皇宮南側的一座教堂式的樓房裏,高聳入雲的哥特式尖塔,樓房內精巧的旋式樓梯,寬敞明亮的教室,一個個天真活潑的黑頭發黃皮膚的男女孩童,操著地道普通話的中國教師,一應俱全的教學用的黑板、學生書桌和坐椅,令我看罷不禁歎為觀止:像A女士這樣一個獨身女人,又肩負教養幼子的重擔,不但開辦中國工藝美術品商店,還獨樹一幟地折騰起這麽一所華人子弟學校,需要花費多大的氣力呀,她那並不算強壯的身軀裏,蘊藏著多少勢能啊!

  “這所學校的租金貴不貴?”我禁不住地問。

  她告訴我一個不小的數目。

  “聘請教師月薪多少?”我進一步想弄個明白。

  “反正比國內的教師掙得多得多。”她莞爾一笑。

  “那學生的學費一定不會低吧?!”我又吐出胸中的塊壘。

  “反正到現在還隻能是打個平手。”她說完含蓄地一笑,臉上的表情平靜而充實。

  “那你這不是賠本賺吆喝麽?”我直言不諱地說。

  “在國外用不著唱高調,隻能講良心。說真的,我知道辦學校不如做生意,但是我就是不想讓我們這些僑居海外的中國人的後代忘了自己是中國人,不要忘了根。”她在講這番話時表情異常嚴肅,不僅話語意味深長,從表情看似乎還有更深邃的底蘊。

  不過,我從A女士的表情上“讀”懂了“個中三味”。

  在我與眾多的旅匈華胞的攀談中常常涉及到一個極由衷的話題:在國內的人眼裏,旅居海外的具有中國血統的人稱之為華人和華僑;可是在外國人眼裏,即使具有中國血統的人入了該國的國籍,但在“鬼佬兒”眼裏你永遠還是一個中國人,哪怕是他們的後代,也概莫能外。所以,廣大的海外華僑華人,深切感到祖國的可貴,殷切盼望祖國繁榮和民族強盛。隻有祖國在世界上巨人般挺立,海外的華僑華人也才能成為“巨人”,不再被蔑視,不再遭屈辱。

  可是,我們有的海外同胞,居然在外國人麵前不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或者生怕別人認為他是中國人。筆者曾遇到這樣一件事。那日,我獨自到距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會址僅百米之遙的“上海市場”想給家人買瓶香水,見一個中國人長相的小夥子正與兩個金發碧眼的女郎交談著什麽,便走上去親切地喊了句“老鄉”,接著問賣化妝品的攤位在哪裏。誰知這個小夥子聽到我的問話先是驚奇地轉過身來,上下眼皮一眨,“閃”了我一下後,馬上麵露不悅地白了我一眼,接著模仿外國人模樣地雙肩一聳,隨之雙手一攤,做了個聽不懂我的話的意思。我一看認錯了對象,急忙表示歉意地說了句“對不起”,便掃興離開。誰知,第二天“華聯會”安排我們訪問“上海市場”,其中被訪問的對象之一就是那個表示聽不懂我的話的小夥子,他原來是個純種的中國人。他當時見到我的時候那種尷尬不言而喻,但我心裏好生納悶,他為什麽在外國人麵前不願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呢?並且連外國人或許根本聽不懂的中國話都不敢講呢?非但如此,而且在我麵前顯示出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這種現象雖然屬於“樹林大了,什麽鳥都會有”,但它的確反映了一些中國人的崇洋媚外和對自己祖國及民族的自慚形穢。

  當A女士聽了我給她講的這個故事,苦澀地一笑,不無感慨地說:“有的中國人,專門給孩子請外國保姆和家庭教師,甚至有的規定在家中也不許講中國話,結果,有的孩子見到父母不叫爸爸媽媽,喊噯——!”中國的語言沒有了,中國的文化沒有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和道德觀也沒有了。可是他們忘記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輕視自己祖國和民族的人,本身就缺少脊梁和氣節,不管他怎麽裝扮自己,他患的永遠是軟骨病,永遠是懦弱的,同時永遠也是卑賤的。隻有熱愛自己的祖國,尊重自己的人,才會被別人所承認,所尊重……

  這是不是A女士創辦“中國文化學校”的意蘊情懷呢?此刻,我竟懷疑起自己是不是徹底“讀”懂了A女士。

  1997.4.12急就之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