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章 眷戀黃土地的海外華人

  兩條新聞構築的懸念

  新聞一:1992年3月31日《佛山日報》在頭版顯要位置聲稱:1991年,該市南海、三水縣等地將“高美施”UA-102(一種液態多元素複合植物營養素)用在蔬菜等經濟作物上,增產效果顯著。試驗的9種蔬菜不僅平均增產幅度高達36.9%,而且病蟲害大大減弱,從而減少了有毒農藥的使用。此外,蔬菜產品的口感也有明顯的改進。試驗結果,引起了三水縣政府的高度重視。1992年,該縣將在10萬多畝的蔬菜基地上推行現場試驗點。

  新聞二:1992年12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以醒目的標題披露:榆林運用高新技術改良風沙灘區土壤。文曰:陝西榆林地區有著豐富的地下資源,但貧瘠的土地嚴重阻礙該地區的經濟起飛。1992年7月,陝西貧困地區經濟開發服務中心找到提高土壤質量與農產品品質的美國O。E。L公司。該公司的“高美施”腐殖酸肥(活性營養素)對改良風沙地、低產田效果顯著。目睹者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地裏的麥子、穀子、蔬菜一天一個樣,看著真讓人高興。”於是,榆林地區與“高美施”發展有限公司正式簽定一萬畝沙地改良工程承包協議。

  兩條新聞,一條發自南國,一條來於“西域”,兩者如大橋飛架,橫亙上萬裏。這是何等大的氣魄!

  如果說“高美施”給田疇富庶的南國蔬菜增產是“錦上添花”的話,那麽“高美施”使滿目荒漠的“西域”鋪翡疊翠將是“雪中送炭”了。這是多麽深摯的情懷!

  那麽,這架“橋”者為何許人也?

  而這“添花”者和“送炭”者的胸懷又將是一番怎樣的情韻?

  讀者需要問個究竟。

  筆者需要道個明白。

  一筆寫出的“陳”字卻不是本家兄弟

  一聽高美施(遠東)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陳建行和副總裁陳炎山的名字,且又年齡相仿,便會斷定他們不是本家兄弟就是有著水乳交融的裙帶關係。

  其實不然。而使我們真正打消這個念頭,還是在陳建行和陳炎山接受我們采訪時親口否定時為止。

  我們在位於北京市區東北方向順義縣的順義賓館一樓大廳見到了陳建行和陳炎山。這座也算氣派的賓館好像開業不久,盡管從造型到陳設不失現代氣勢,但一著麵兒總使人覺得帶有一股莊稼漢的習氣,懶散而不拘小節,大廳左側的圈椅式沙發上坐著幾個狀似司機模樣的男士,一個個高蹺著二郎腿,肆無忌憚地談天說地,大聲喧嘩。總裁陳建行見此地不便交談,便將我們帶到寢室內的客廳裏。

  “對不起,昨天夜裏我們突擊準備會議材料,搞得比較亂,隨便坐坐吧。”陳建行總裁禮貌地表示歉意,目的也在於說明開始為什麽不請我們到這個客廳來的原由。

  “不必客氣。”我們立刻表示理解地微笑著說。但心裏卻嘀咕,賓館的服務員為什麽不給清掃呢?看來這座賓館是入流的設備卻是不入流的服務。

  交談在輕鬆的氣氛中進行。

  輕鬆的氣氛往往給采訪者細致入微地觀察和從容地詢問被采訪者創造契機。

  四十來歲的總裁陳建行身材適中,既算不上魁偉但也算不上矮小,上身穿一件白色T恤衫,雖不衣冠楚楚但是透著灑脫、隨和及飄逸。略顯突出的顴骨襯托著兩條濃黑的眉毛下一雙炯亮的眼睛,給人強烈的感覺是:豁達、幹練、聰睿。他自稱是“第四代華人”。出生在越南,二十多年前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舉家含悲忍憤遷居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那麽,他應該算是哪裏人呢?

  “我是潮州人。”陳建行脫口便答。接著他具體解釋道:“盡管我現在是美籍華人,還有人把我歸為越南華僑,但是,我的生命命根在中國,在潮州,所以我應該是一個潮州人。”

  認祖歸宗,中華民族倫理之道。

  相比之下,副總裁陳炎山顯得衣冠楚楚,一副儒雅風貌,他的身高在一米七〇以上,秀氣的五官在考究的眼鏡陪襯中顯得十分精明。他出生在海峽對岸的台灣省,自稱是“第七代華人”,可見其上溯幾代都在海外謀生。他口齒伶俐,談吐文雅,國語說得極好,言談中不時閃爍出幾句獨道而精辟的見解,足以顯示出是個有識之士。

  陳建行與陳炎山,一位生於越南,一位生於台灣,除了姓氏相同外,沒有任何血緣和親屬關係。

  “兩位老總,你們二位是什麽時候相識的呢?”

  “啊——”說普通話不夠流暢的總裁陳建行深深吸了一口煙,一抬下巴,輕輕籲出,思索有頃道:“有三四年了吧?”

  “那麽,你們又是怎麽誌同道合地想在中國搞農業高科技引進的呢?”

  陳建行總裁聞聽回答得相當幹脆:“這是天意。”

  “對,是天意。”副總裁陳炎山點頭首肯。一答一補,珠聯璧合,十分默契。

  啊,陳建行與陳炎山將他們的結合歸納為天意。

  那麽,主宰他們意誌的冥冥上蒼又是誰呢?

  一顆中國心

  位於東亞麵積為960萬平方公裏的黃土地,是炎黃子孫生命之根,為華夏兒女血脈之源。黃土地孕育的黃皮膚,是每一個具有中國人遺傳基因的海外遊子的認同點。黃土地生發的華夏文化,是每一個炎黃後裔之魂係所在。

  成長在美國加州的陳建行開始經營農業不久,欣聞美國O。E。L公司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究,成功地開發一項最新農業高科技產品,取名“高美施”。這種農業高科技產品含有腐殖酸、氮、磷、鉀、鈣等72種植物不可缺乏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微量元素,具有優質、高效、無毒、廣譜、活性,能夠平衡各種農作物的營養生長和改良土壤的功效。據美國的研究部門和生產部門實驗結果表明,糧食、油料、蔬菜、瓜果、煙草、茶葉、橡膠林等38種作物使用“高美施”,總產量平均增加58.9%,全部試驗獲得良好結果的竟高達91%。一時間被譽為“土壤的靈丹,農作物的救星”。他大腦屏幕上立刻閃現出一幅既壯麗又貧瘠的圖景:

  一麵是昆侖太行,橫空出世,長江黃河,一瀉萬裏,人文景觀,舉世風流。另一麵是浩浩大漠,一片混沌;萬裏原野,不時有災害流溢,稼穡萎頓;芸芸眾生,不乏貧困潦倒者。如果將“高美施”引進到祖籍國——中國,治理荒漠的沙地,使日趨板結的黃土地得以改良,使農作物增產增收,豈不是上對祖宗造福桑梓!

  從願望到決心大都經曆一個調查研究進而形成結論的過程。

  陳建行從大洋彼岸踏上了充滿孩提般憧憬的孕於斯、造於斯的黃土地。

  陳炎山緊隨其後,兩條腿也叩響了中華大地的門扉。

  於是,大江南北,白山黑水,黃河兩岸,古絲綢之路,都留下了他們不辭辛勞的足跡。

  調査的結果說明,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八億多農民。根據中國的國情,經濟要繁榮,國家要富強,人民要富足,農業的迅猛發展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這個定論已經被韓國和台灣所證實。因此,廣闊的中國農村將是“高美施”大有作為的舞台。

  對,向中國的農業“輸血”,引進美國最新農業科技產品“高美施”!

  陳建行和陳炎山胸臆中鑄造出一個高尚而堅定的意誌。

  大巧而無所不為

  要將意誌付諸實踐,不僅要經過無數曲折,而且要經受種種陣痛。

  陳建行和陳炎山將“高美施”引進到中國,就經曆了雄關漫道,險隘重重。

  據說,他們為取得美國有關方麵允許引進權,就體現了“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的氣概,富有極強的傳奇色彩。但礙於難以言喻的原因,“據說”隻能停留在“據說”上。

  當“高美施”昂首闊步地來到中國,卻遲遲不能安營紮寨。陳建行和陳炎山為此感到困惑不解。

  什麽原因呢?他們通過“親口吃梨子”才發現,“高美施”不能在中國農村駐紮的原因,一個是古老而閉塞的農業傳統耕作經營方式產生的思維方式對“高美施”產生排外心理,認為“外國的月亮未必比中國的月亮圓”,所以來個不買賬。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的農民荷包裏不充裕,有的地方連中國產的化肥都買不起,哪還能花大價錢買你這個不知是不是“賣狗皮膏藥”的洋玩藝兒。

  怎麽辦呢?陳建行和陳炎山采取的對策是:用事實說話,不叫中國農民吃虧,從而達到“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用實實在在的數據為“高美施”掃平前進中的阻力。

  你不是對“高美施”的效能持懷疑態度麽?那好,我就選擇一個點,把農民的地買下來,親自進行試驗。

  你不是怕使用“高美施”是瞎子剃頭——不保險麽?那好,我就把你的地按去年的收成包下來。使用“高美施”,如果減產了,就按去年的產量賠償;如果增產了,就將增產部分也都一起交給你。

  那麽,采取這種對策的結果如何呢?請看下列事實——

  ▲北京市順義縣過去小麥產量徘徊在840斤左右。通過在8000畝小麥上使用“高美施”試驗,使當年畝產量達到950斤。另外,他們還在春玉米上使用了“高美施”,試驗結果表明,在一般情況下,比對照田穗行增加兩行,每穗粒數增加150粒,千粒重增加70多克,禿頂很少,還能提前一周成熟。

  ▲廣東省南海縣農民李福渠在芹菜上使用“高美施”,畝產由過去的8000斤提高到1.4萬斤,增產75%,還提前20天上市。

  ▲大連市新寨子鄉天華蔬菜園藝站對綠菜花進行試驗,每畝增產45%,還提前7天上市,口感比過去好。

  ▲陝西省榆林地區按照常規改良沙地土壤,前前後後需要三五年時間,使用“高美施”隻需20天,土壤主要肥力增加效果極為明顯。在土麵10公分的土壤裏,有機物質含量很快增加到10.03%;速效鉀增加了36.36%。不但地肥了,土也鬆了,使沙地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改良。

  幾年來,陳建行和陳炎山憑著一種赤誠,不怕艱難險阻,敢於充當“開頂風船”的角色,毅然在市場上投入二三百萬美元,無疑,他們在沒有收取的同時這種付出是巨大的。目前,他們已經在中國的25個省市建成了試驗點,決心來個以點帶麵,遍地開花,在中國農村繁衍出一個“高美施”大家庭。

  “走兩步,退半步,就不斷地走兩步”

  “高美施”在中國各地實驗的結果,都受到農民的歡迎,那麽為什麽陳建行和陳炎山還感到放不開手腳而舉步維艱呢?

  “主管部門缺乏一種超然的心態,使我們很傷腦筋。”副總裁陳炎山抬起右手一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鏡,神色中流露出一種無奈,接著,又微微一笑,充滿信心地補充了一句,“不過,我相信這都是暫時的。”

  “對。”陳建行總裁的語氣很堅定,“盡管我們現在是走兩步,再退半步,回頭看看,停頓一下,再往前走兩步。但是,走兩步的本身就是前進。”他說到這裏突然變得有些激動,“比如說我們扶貧。我們無償地將‘高美施’給了一些地區,卻發現有的個別地區的主管部門拿著我們的‘高美施’在賣,沒有分到農民手裏。於是我們就改變了辦法,直接幫助農民使用‘高美施’,變‘扶貧’為‘扶濟’,這樣一來不就是進步了。”

  “是啊!”副總裁陳炎山也不禁大發感慨,“我們每到一個扶貧縣,隻要走到農民中間去,就由感慨到傷心,由傷心到感動,由感動到想給他們做點什麽。所以,從扶貧到扶濟,我們是帶著愛心來做的。”

  此刻,總裁陳建行也變得激動起來:“我們現在走的路,都是別人不願去的地方。從蘭州到陝北,從太原到內蒙,從佳木斯到山東,從貴州到廣西。一年當中最長180天最短90天在這些地區。每天都跟時間賽跑。”

  副總裁陳炎山待總裁陳建行說完,神色變得很凝重:“可能有人會問:你們這些‘大款’,在海外不愁吃、不愁穿,到中國來引進農業高科技,究竟目的何在?我會告訴他說,很簡單一句話,就是‘不枉此生來’,為老祖宗所在地做點事情。”他說到這裏話鋒一轉,“有人說,‘有播種,就有收獲’。我說,這不過是一種理念。事實上,播種有時就沒有收獲。像我們現在付出這麽多,能不能全部或者說成倍收回來,都是個未知數。到時候,也可能錢袋鼓鼓的,也可能是兩手空空。不過,究竟是哪一種結果,我們都有思想準備。”

  “那是天意。”總裁陳建行坦然一笑,笑意中充滿自信。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