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老子語
費加羅本是著名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成名之作《費加羅的婚禮》四幕喜歌劇中的男主人公,無疑為廣大熱愛文學藝術人士所熟悉;但費加羅前麵冠以風馬牛不相及的“天津”和後麵銜接“電子有限公司”全稱為“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無疑為廣大熱愛文學藝術人士所大惑不解了。
筆者帶著尋秘探幽的心理,走進了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的領地,也走進了曾被列入“百年懸案”的莫紮特的生命世界。
莫紮特在維也納的豪華別墅,宮廷般高大的穹形走廊和名揚遐邇的作曲家氣派的工作室,都出奇的靜。沒有任何聲響的靜使人感到墓地般的陰森,預示著年僅37歲的莫紮特猝然結束了他那令人痛惜和困惑的年輕而輝煌的生命。
莫紮特的死因,眾說紛紜,懸而未定。
突然,一個裝束儼然似超級國際偵探的人物,詭秘地潛入莫紮特當年的別墅,輕穩的腳步伴著撞擊心弦的不諧合音,機敏的目光在搜尋、在分辨。倏然間,超級國際偵探的犀利目光盯在莫紮特工作間熊熊燃燒的壁爐上,一個外型小巧而美觀的半導體報警器發出偵破性結論——莫紮特是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半導體傳感報警器,便是中日合資的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在中國大地上的第一胎產兒。
藝術地偵破200年前莫紮特猝死的懸案和千萬個莫紮特似的藝術巨星乃至無數的廣大平民百姓免遭莫紮特的厄運的藝術,構成了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半導體傳感報警器功蓋世界的珍貴價值和無以匹敵的魅力。
“先生,錄像放完了,還需要我介紹點兒什麽?”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畠敬先生通過翻譯頜首問道,那炯亮的目光流瀉著幾分難以掩飾的自信和得意。
“錄像片製作得很精彩!”我們也以頜首作為致謝,又道,“廠裏的大致情況我們看過材料了,還是增加點感性認識吧。”
不知翻譯向高畠敬咕嚕了幾句什麽,反正機智過人的高畠敬明白了我們要到廠房去實地看看的意圖,把身站起,又躬身相讓。
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是由天津無線電元件六廠、中環實業開發公司與日本德山曹達株式會社、費加羅技研株式會社、神鋼商事株式會社合資興建的專門從事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及報警器的生產和經營的合資企業。
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1990年2月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破土動工,一年後正式開業,全套生產工藝、設備、檢測裝置及製造技術均從日本引進,中方則提供廠房、無線電元件和勞務人員。中方占全部股份的60%,日方占全部股份的40%。整個公司現有員工80人,日方隻有總經理高畠敬和一個統管技術設備的工程師,而中方的人員是日方的39倍。
“這是我們生產的一種新型號的半導體氣敏傳感器。”高畠敬每到一道工序,都以極簡潔的語言提示性地介紹幾句。常言說,文如其人。言也如其人。高畠敬言簡意賅的話就像他的人一樣幹練。他像通常的日本人似的身材不高,但一身像工人一樣可體的工作服,使他略微發福的軀體並不顯得過於矮小和臃腫,梳理得規整而油光水亮的頭發和笑容可掬的神態透著學識的深沉,絲毫也找不到過去的反日影片在我們大腦深處刻下的猙獰、殘暴和驕橫的影子。今年步入花甲的高畠敬出生於中國的旅順,也難怪將他與當年侵華日軍疊映在一起。他7歲返回日本,畢業於日本九州大學,專業是應用化學,曾在日本的許多著名化學公司任職。6年前他進入費加羅公司,負責對美國、歐洲巿場的開發。他對企業實施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具有豐富的經驗。公司開業後的第一個月就生產1萬隻半導體氣敏傳感器,4月份又生產了2萬隻,預計到今年底將達到200萬隻。
“我對天津費加羅充滿信心!”當我們進入成品車間,高畠敬看著我們那流連在排排包裝待運的產品上的欽佩目光,話出口顯得很豪邁。
“高畠敬先生,能介紹點兒帶根據性的理由麽?”我們趁機想讓他拿出些“幹貨”。
“來,請到這邊看看。”高畠敬將我們帶到隔壁房間,隻見牆壁上張貼著他一手製定的管理製度:
幹部要做到的
1.禁止說:“怎麽辦呢?”
2.禁止說:“我不能!”
3.禁止自信過剩。
4.能夠體會工作的樂趣。
5.獲得自我管理能力。
與對幹部的要求相並肩的是對職員的規定。
職員必須基本掌握的事情
1.切實完成被指示的工作和向指示者報告(實施報告)。
2.工作上發生失敗和不順利,要立即向上級匯報(事故報告)。
3.傳達事情時,“何時、何地、誰、如何、做什麽、為什麽”(5WIH)等要點要齊全,簡單易懂(得要領的報告)。
4.報告和聯絡時,首先要正確、有順序地匯報實際發生的事情,然後將話題斷開談自己的推測和想法(事實與推斷的嚴分)。
5.與其他部門或同事間的情報聯絡要認真、迅速(及時聯絡)。
6.平時對周圍人的指示、疑問、商談及委托的事情,要迅速做出反應(反應迅速)。
7.文件、資料、報告書等的書寫要簡潔、準確(書寫能力)。
8.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或落後時,有主動給予幫助的習慣(協力完成)。
9.不私自挪用公司的財產、消費品和公費,工作時間不幹私事,不為他人謀私提供方便(公私分明)。
10.不背後講人壞話或中傷他人。
我們望著這確屬帶“洋”味兒的“管理條例”,回頭顧盼著正伏案工作的年輕的中國員工,頗帶些憂慮地問道:“高畠敬先生,這些管理製度年輕的中國員工能做到麽?”
高畠敬開口便答:“開始不習慣,現在好多了。”
“對不起,再耽誤您點兒時間,請問,中國的青年員工與日本的青年員工有什麽本質的區別?”
大概我們的問題提得過於尖銳,高畠敬思索有頃,方持重地答:“能力上沒有區別。甚至忍耐力還要比日本青年員工強一些。不過,互助協作精神卻不如日本。不過,請到這邊看看。”他說著來到一個牆壁上掛著的提案箱旁,隻見提案箱上寫著五個大字:員工與資方。下麵圖解式畫著兩隻緊緊相握的手。
“這項活動開展不到兩個月,員工們的提案已經有50件。有加強管理方麵的,有對生產流程的,也有如何加強協作的……”高畠敬的神態顯得很興奮,顯然是對第二個“不過”的充實和說明。古人雲:“誌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不僅引進日本的先進技術設備,還引進了資本主義的先進經營管理之道;中國的青年員工不僅雙手生產出工藝精良的半導體氣敏傳感器,而且也在現代化生產中實現作為民族特質的鍛打與塑造!
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