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當世之道,實現從‘土’到‘洋’的轉變。”
——葉迪生語
補引:1986年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像個剛剛脫離繈褓的孩子,蹣跚學走。恰在這時,國家開始了緊縮銀根,緊縮基建,加之天津市委和市政府早已申明開發區不能靠國家撥款,要自謀生計,自謀發展,那麽擺在開發區麵前的就是缺資金、缺材料、缺人才、缺經驗……請看他們在這場開墾處女地般的序曲中吟出什麽絕唱吧!——
1988年9月23日,聲名赫赫的蛇口特區的第一交椅——袁庚來到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會一會早已神交的葉迪生。
葉迪生聽說袁庚要來真是喜出望外,二人一見如故,極熱情地拉著袁庚的手,坦誠地說:“袁總,蛇口是中國特區開發區的先驅者,我們一開始就注意學習蛇口的經驗,袁總是我們的老師。”
袁總謙遜一笑:“不敢當,不敢當。”葉迪生坦率地說:“天津開發區近4年的建設,使‘軟、硬’投資環境日趨完善,百餘家客商已投資建廠,建立開發區,集中興辦合資企業的優勢已顯示出來。現在也遇到了困難和壓力。首先是資金不足,影響到投資環境的加速完善;其次是人才的不足,不能滿足開發區發展的要求;再有就是商務環境的發展還不能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
葉迪生這番話,顯然是喜中有憂。
聽到這兒,袁庚接過話頭:“開始發展總是有些困難。萬事開頭難嘛。不過,你們可是開了一個好頭喲!我們早就想來了,早就聽說十幾個開發區中,天津開發區搞得不錯。你們開發4年,就形成了這樣的規模,不容易!你們是後來居上。”袁總又不無謙遜地補充道:“蛇口是彈丸之地,發展得早些,有一些成績,也有許多教訓。要看到它的不足之處,這樣意義會更大。”
葉迪生聽之,連連頜首。
袁庚停頓有頃,意味深長地說道:“辦開發區不僅僅是要賺多少錢,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尋找和開辟使中國工業走向世界的道路。比如你們的嘉泰公司,就是通過合資生產,利用和開發我們國內原料,生產出口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此外,辦開發區還可以使我們接觸到新的觀念,新的思想,新的管理經驗,通過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並學習到發達國家建設現代化的經驗。”
葉迪生在袁庚的話裏,似乎看到開放的廣角鏡。
袁庚離開開發區前,向葉迪生提議:“兩個區應建立一種姊妹區的關係,我們之間應該經常地走一走,多多交流情況,攜手前進。”隨後,他欣然提筆寫下,天津開發區“後來居上”4個蒼勁有力的字。
如果追溯袁庚到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背景,那還得談談兩年前袁庚召開的一次特別會議。
1986年8月1日,我國第一個出口工業區蛇口管委會會議室內,氣氛緊張、熱烈,這裏正在召開直屬單位助理經理以上頭頭們參加的特別會議。
這次會議並非講述“長阪坡”的英雄戰績,而是擺“走麥城”的敗事。蛇口工業區的第一號人物袁庚首先引火燒身,亮亮嗓子高聲道:幾年前,我沒有將“顧客就是皇帝”同“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一起作為口號提出來,使一些同誌總是擺不好關係,從而導致今天出現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這個教訓,應該汲取。“袁老板”的豁達感動了一些“走麥城”者,紛紛主動檢討自己的失誤,並大膽的揭露了工業區直屬單位管理、服務上的陰暗麵。一位經理說,“顧客就是皇帝”要大提特提,特區是市場經濟,尤其應該響亮的提出,是顧客養活了我們,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10天後,8月10日的《蛇口通訊報》不僅報道了這次會議,而且還配發了言論:“話說袁庚後悔”。文章寫道:“據說袁庚當時所以沒有亮出‘顧客就是皇帝’的牌子,是出於某種顧忌。不過話說回來,袁庚如果知道因為少提一句口號,7年後的蛇口會出現這許多不如人意的現象,恐怕當時的顧忌會被打消。看來即使精明如袁庚者,有時也會失算。”
可是,客觀地講,袁庚這位勇敢的開拓者的顧忌並非沒有道理。人們還不會忘記當初他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時,曾承受過多麽大的壓力,若不是鄧小平同誌給予堅定性的支持,這口號很可能流產。而“顧客就是皇帝”,豈不更帶有些為“五鬥米折腰”而“奴顏卑膝”的色彩麽?那時的從上到下封閉觀念,構成了袁庚“懺悔錄”。
但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僅提出了這句口號,而且更直截了當、毫無遮掩地把“顧客”二字改寫成“投資者”三字,使“投資者是帝王”成為開發區的綱領性口號之一。
這句綱領性口號的提出者,正是天津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葉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