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管委會成立不到一個月,就正式公布了前期開發規模和第一個3年基礎設施發展計劃。
大凡帶有設想和遠景式的開發規模或發展計劃,都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美好憧憬及難以與事實發展速度相合拍的保守成分。但我們透過這種“參數”,或許會看到些什麽——
●參數A 開發區第一期發展規模為2.986平方公裏,配套開發生活區1.203平方公裏,合計4.189平方公裏。
●參數B 三年後基礎設施要形成下述能力:
(1)完成各種道路21.6公裏,二期路麵11.87公裏,路基36公裏。
(2)給水工程。完成給水管線65.6公裏,其中引灤二道管線42公裏,進區幹線5.02公裏,供水管線16.5公裏。
(3)排水工程。完成排水管線51.8公裏,其中明渠6.4公裏,雨水幹線19公裏,雨水支線5公裏,汙水幹線17公裏,汙水支線4.4公裏;建成大型排水泵站一座。
(4)場地平整工程。工業區填土250萬立方米,生活區填土120萬立方米,區外填土3萬立方米,共填土373萬立方米。
(5)電力工程。建成10千伏變電站7座,裝機容量17×4770千伏安。建成35千伏變電站1座,裝機容量2×31500千伏安。架設110千伏輸電線路12.4公裏。鋪設地下電纜35千伏和10千伏共22.4公裏。燈布網10公裏,通訊形成裝機2250門程控電話係統能力。
為確保區內供電,還建成自備電廠一座,裝機容量2×9500千瓦。
(6)供熱工程。工業區建設供熱站一座,供熱能力16噸/時,建設供熱管網12.4公裏。還建成綜合燃料站一座,可供應柴油和液化氣。
我們從以上“參數”中,足可以看到拓荒者一種百米短跑似的竭力衝刺,一種不可扼製的神速,一種不可征服的魂魄!
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