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前國家女子籃球隊隊長 邱晨
一
嚼棒棒糖的小姑娘,口氣卻大得驚人
她忽然不辭而別。
空軍體工隊女籃教練方綺偉好惱火。她找遍訓練場、飯堂、宿舍,全無她的影子。隻看到一張紙條:
方阿姨,我走了。空軍隊沒意思。留下錢和糧票,是這幾天的夥食費。
邱晨
方教練怔住了。“空軍隊沒意思”這話,叫她不舒服,同時又有一種異樣感。在空軍女籃當教練,什麽樣的運動員沒見過。進了空軍隊,又進了大北京,對運動員來說,差不多是天堂了。這女孩,懷著什麽心思?打著什麽主意?
方教練知道邱晨有個姨媽在清華大學,便去那裏找。
在清華園的小賣部外,她見到邱晨了。邱晨和一個小姑娘並肩走著,拿一根棒棒糖吃。她附在小姑娘耳上不知說了句什麽,兩人樂得笑哈哈。一縷糖液流出嘴角,她用舌頭靈巧地卷回去。
方教練本想將她痛責,但這情景令她心曖曖一動:畢竟是孩子。
邱晨見了方教練,叫聲“方阿姨”,頭垂下去。
方教練把她攬在懷裏:
“晨晨怎麽不跟方阿姨說一聲就走了。”
邱晨抬起臉。
“空軍隊不好。”
“為什麽?”
“空軍隊的訓練水平不適合我這樣的運動員。”小姑娘一臉傲氣。
方教練大驚。她打量小姑娘似乎不認識她。這小姑娘身上,找不出一點超群的地方。一米七二的個頭,體重隻有84斤,立在那裏,象株細瘦的柳,一股風都能刮倒。當初邱晨的母親、前西南軍區女籃隊員李宗耀把女兒送給方教練時,方教練真不相信她是個打籃球的料。讓她賽了場球,她在場上拚了命似的同身材高大的隊員爭球,倒是有股虎虎生氣,憑這點,才留下她,也不過是抱個試試看的心理。沒想到她心裏竟有他想。
“為什麽?”方教練繼續問。
“我要麽不打球,要打將來就一定要進國家隊。我還小,如果要培養我,就應當對我進行正規的柔韌性訓練,紮紮實實打好基礎,可你們一來就讓我打比賽……”
方教練一震。她久久望著邱晨,無語。最後,凜然道:“你跟我回空軍隊,我對你進行基礎訓練。”
二
方教練,甲級隊怎麽丟的,我心裏明白。你放心,我一定奪回來。
南京全國籃球甲級隊聯賽中,空軍女籃大敗,敗得很慘,丟了甲級隊。從南京回北京,身材高大的姑娘們都把頭埋在胸前。一路哀兵。
在火車上,方教練讓她的戰士抬起頭來,無一人響應。隻有邱晨緩緩抬起了頭。她用力咬著下唇,眼睛死死盯著方教練。
在研究參加全國籃球甲級隊聯賽方案時,方教練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剛來隊一年的邱晨上,打主力後衛。多數人反對,她據理力爭:
“瞅準了一個好運動員,就要給她創造條件,讓她早鍛煉、早出來。如果這次打輸了,就算我們給她繳的一次學費。”
真的砸鍋了。
車到北京,隊員們依次離去。邱晨從方教練身邊經過時,停住了,小聲說:
“方教練,甲級隊怎麽丟的,我心裏明白。你放心,我一定能再奪回來。”
從南京回來,邱晨象換了個人似的。她仿佛猛然長大了。
她練得極苦。蹲走,鍛煉大腿內側肌肉拉力,是最難受的訓練,別人一次走50米,她走100米,走下來兩腿酸脹酸脹,她咬牙忍著。臥推訓練,對正在發育的小女孩,沒有明確要求,她卻每天堅持,自覺逐漸加碼。她仰臥在平台上,兩條細溜溜的胳膊,撐舉著30多公斤重的杠鈴,不一會兒,累得直顫,她咬緊牙關,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滲出來,砸得地板響。方教練目擊此景,心裏疼了。
晨晨,別練了,歇一會兒。
“我能挺得住。”
方教練抓過一條毛巾,蹲在她頭前,為她擦汗。
她要強地站起來,眼裏充溢感激的光。剛要喊聲“方阿姨”,一想自已已經是個戰士了。便改口道:
“方教練,我再加練一會兒。”
方教練心熱,點頭作答。
三
兩個“8”號人為的巧合,其中蘊含了多少人生的艱辛
十七歲,邱晨被選到國家女籃,成為最年輕的國手。
接到調令後,邱晨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遠在西安的爸爸媽媽寫信。信很短,隻有十一個字:
“媽媽,女兒實現了您的夙願!”
媽媽讀罷女兒的信,哭了。
她久盼的一天終於來了。
她15歲參軍,在西南軍區體工隊當籃球運動員,是高手之一,後被選拔到國家隊。那一年,她也17歲,她球打得好,不幸的是出身卻不好,出國比賽便根本沒份了。她受不了這刺激,堅決要求調走。在離開國家隊之前,她發誓:將來隻要有女兒,一定也要讓她17歲進國家隊(她當時自信,自己一定會生個女兒,而且一定是個打籃球的料)。
邱晨的父親邱祖泰,拉走邱晨的弟弟,讓妻子安靜地哭一會兒。他親自下廚,做了幾樣妻子愛吃的川菜。席間,他舉杯,凝視著妻子蒼老憔悴的臉,眼潮了。
“該怎麽說呢?”
“你什麽都別說了。”
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淚水掉在酒杯裏。
邱晨理解媽媽的心。
國家女籃給新調進的運動員編號時,她要了“8”號。媽媽當年曾打過“8”號。她的籃球生涯,也同“8”號連在一起。她對“8”號有著特殊的感情。
不過,這是她第二次穿“8”號球衣了。
1975年,邱晨的球藝已不俗了。可由於媽媽的緣故,她隻能在西安少年業餘體校籃球隊當編外隊員。
那年春天,陝西省召開體育工作會議。代表們要求觀看省少年業餘體校女子籃球班與西安市冠軍隊——電機廠子弟學校少年女子籃球隊的比賽。比賽打得很苦,體校隊使出渾身解數,臨終場1分15秒,還輸3分。無奈,教練讓編外隊員邱晨上。邱晨左衝右突,挽狂瀾於既倒。終場時,體校女子籃球班以1分取勝。
體校女子籃球班在全省體育界聲名大振。但沒有多少人知道起了關鍵作用的是個編外隊員。
就是這樣一位為體校贏得榮譽的小隊員,發運動衣卻沒她的份。
這天,教練托著厚厚一摞桃紅色和翠綠兩色晴綸運動衣,挨個兒給小運動員發。
發到邱晨時,教練扭身就走,象沒看見她似的。
邱晨愣愣地站在那裏。
穿上新運動衣的小運動員可高興了,神氣活現地打她麵前走出去。
她哭著跑回家。
爸爸媽媽鐵青著臉,一句話也不說。
姥姥摟著哭成了淚人的邱晨,動了氣:
“我們邱晨哪點兒不如人家?每天訓練去得最早,回來得最晚,哪個星期天玩過,為啥就不給她發衣服?”
爸爸二話沒說,轉身推車就走了。幾小時後,他從商店抱回來好幾件運動服,讓自己的女兒挑。
晨晨笑了,臉上還掛著淚痕。她挑了一件天藍色衣服穿上。爸爸媽媽一看,背上印著一個鮮紅的“8”字。
“8”號!那一刻,邱晨覺得自己成了一名真正的運動員:“8”號運動員。盡管這衣服是爸爸在街上買的。
四
“滑鐵盧”
1984年10月,亞洲女籃錦標賽在上海拉開戰幕。中國和南朝鮮隊狹路相逢。
近幾年,中國女籃號稱“起飛”,新增加了身材高大的陳月芳、鄭海霞和技術全麵的邱晨,陣容整齊,攻擊力強。尤其是邱晨的快速突破、叢學娣的雙手遠投和宋曉波的變向投籃,有極大的“殺傷力”,對最高隊員隻有一米九〇的南朝鮮隊,構成很大威脅。姑娘們秣馬勵兵,誓要衝出亞洲。前不久,女籃連克亞洲各強,尤其是擊潰曾經稱雄亞洲的日本女籃。現在隻剩下最後一擊:打南朝鮮。
體育館門前,人潮洶湧。中國隊來了,人們自動讓開一條道,掌聲驚濤一般驚過,無數顆黑眼睛齊刷刷盯住女籃姑娘,目光很燙、很沉。
一位須眉皆白、顫巍巍的老人,由兩個年輕人扶著,立在體育館入口,執拗地要同女籃姑娘一一握手。
觀眾席上,數不清的中國國旗在向她們舞動,簡直就是一片起伏不寧的紅色的海洋。
“加油!加油!”喊聲震耳欲聾。
在自己家裏比賽,周圍是萬千熱情的同胞,中國隊此役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決賽鑼響,中國隊士氣甚旺。開場15秒,邱晨一次運球強行突破,首開紀錄。看台上驟然響起暴風雨般掌聲。中國姑娘配合默契,越戰越勇,一直掌握主動權。
南朝鮮隊打得極其頑強。她們咬緊牙關,一個球一個球拚命爭奪,陣腳始終不亂。
最後三分鍾,記分器上顯示出:61:54.相差7分。
看來中國隊奪魁無疑。觀眾和隊員無不歡喜若狂,看台上有人甚至跳起來。
這時,邱晨一記長傳,被南朝鮮隊的中鋒樸讚淑魚躍斷走,倏地一下傳給埋伏在籃下的隊員,跳起投球得分。中國隊急急發球,又被在後場劫走,對方再投籃,命中。比分61:58.這一切,發生在呼吸之間。中國隊的心裏堤壩動搖了。場上一片混亂,連連出現失誤。亞洲女子巨人陳月芳一下滑倒,“咕通”一聲震響,半晌沒起來。觀眾哄然大笑掌聲四起,劈劈啪啪,夾雜刺耳的嘯聲。
兵敗如山倒。在離終場4秒鍾時,南朝鮮隊追到61:62,領先1分。
中國隊請求暫停。但姑娘們都明白:大勢已去。教練厲聲命令她們:“沉住氣,沉住氣!”可她們腦子裏已一片轟鳴,什麽也聽不見了。開場後,興高采烈地南朝鮮隊全場緊逼。中國隊剛擲球進場,終場鑼敲響了。
記分牌上冷冷地走出一個“1”字。1分之差!
上屆亞洲女籃錦標賽上,南朝鮮隊也是在終場前16秒鍾,一記遠投,以1分的優勢戰勝中國隊。
每個中國隊員的心裏,猝然間豎起一個陰森森的“1”
字。
全體中國隊員的心被終場鑼聲擊中了。全國億萬觀眾的心也被擊中了。刹那間,邱晨的心一下被掏空了,無邊的悔恨洶洶而來,不顧一切地衝撞著她的心。
不該丟那個球,不該,不該,不該……
邱晨想哭,但不能,絕不能。對麵就站著比自己矮許多的南朝鮮運動員。她緊咬嘴唇。
漸漸地,一股鹹腥的東西流進口腔。她毫不猶豫地咽了下去。
裁判鳴哨,雙方隊員互致敬禮。
—邊站著低矮的南朝鮮隊。
一邊站著高大的中國隊。
高大的中國隊深深垂下頭去。向看台上的觀眾,向全國人民!
五
你有男朋友嗎?她答:有。
在中國,不止一個。
全師敗北。姑娘們退出體育館時,記者們湧上來,怎麽盡是些香港記者?中國自己的記者藏到哪裏去了?香港記者素以提問尖刻酸薄著稱,姑娘們覺得今天自己肯定要被扒層皮。但記者們一反常態,顯得溫情極了。她們小心翼翼地避開了今天的大敗,為的是不刺激自己同胞。她們問陳月芳:“你父母是否也這樣高大?”他們問宋曉波:“你家中還有誰打籃球?”輪到邱晨了。一個記者彬彬有理地問:
“邱晨小姐,你有男朋友嗎?”
邱晨臉微微一紅,沒回答。
對方又問:
“有嗎?”
邱晨心裏打過一個熱浪,突然想到祖國。雖然她身在祖國,可還是這樣想,說:
“有,在中國,不止一個”。
對方笑了。
那一夜,邱晨從來沒有如此想家,想千千萬萬熱愛她的觀眾。賽前,她曾收到一封這樣的信:
“我是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前天在電視裏看你打球摔了一跤,我很擔心,不知傷著沒有?今天,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領到工資。我想,我第一個月工資要用得有意義,把它獻給為民族爭得榮譽的人。所以,我買了麥乳精和巧克力,還有一條毛巾送給你。麥乳精和巧克力是給你滋補身體的,毛巾是給你擦汗的……”
她又想起另一封信。那是駐守在河西走廊的解放軍戰士寫的。
“我是一名坦克駕駛員。我們這裏沒有綠樹環繞的昆明湖,沒有潔白清雅的瓊塔,沒有女人的歡笑聲,甚至找不到一棵樹。隻有一望無際的沙漠。但是我很高興,我感激祖國這塊土地。每當漠風興起,攪起漫天沙塵的時候,我喜歡戴上墨鏡,戴上口罩,到風沙中去奔跑,去狂喊,去感受風的暴虐,沙的粗礪!我在這裏當兵四年,四年中我有兩個最大的享受,一是坦克啟動後發動機粗野的嘶鳴聲,二是看電視裏你打球……”
就是看我今天這樣的球嗎?
她哭了。
六
殘廢小姑娘
邱晨回到北京,她宿舍的桌子上已放滿了信。她急切地尋找著,她相信那封信一定會來的。果然,她找到了,迫不及待打開。
是一位殘廢小姑娘的信。
她和她已通信三年多了,邱晨稱她為“未見麵的朋友”。
這個朋友雖未見過麵,卻比有些經常見麵的朋友還親。她每月都給邱晨來信,內容大都是“講悄悄話”,有時還向邱晨打“小報告”。今天,她寫道:
邱晨大姐姐:
今天又是我給你寫信的日子。可是,寫什麽呢?這幾天,仿佛整個中國都陰了天。你們同南朝鮮比賽那晚上,我相信,至少有一大半中國人都坐在電視機前,我們全院的人都聚在我家裏。你們整隊入場時,人們向你們歡呼的,我在心裏向你個人歡呼。電視攝像機在你麵前停留了好長時間呀。我聽見身邊有小夥子在議論你:“邱晨這小妞兒不光球打得漂亮,聽說還會寫文章,小模樣又挺俊。他媽的,都讓她占全啦……誰要是娶了她,祖墳上準會冒青煙,上輩子一定積大德了。”
晨姐,你說這幾個家夥有多壞,又多可氣。背後議論人家不說,還罵什麽“他媽的”,要不是我全神貫注等著看比賽,非跟他們評評理不可。
比賽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那幾個小夥子罵咧咧地走出屋。他們忽兒站住,氣憤地喊:“宋曉波,你算老幾?”“邱晨,你算老幾?”我心裏疼得要命。
晨姐,我什麽都不想說了,隻想告訴你一個秘密,關於我的事兒我從未告訴過你。
我自幼因患小兒麻痹症而成為一個殘疾人。隨著年齡一天天增大,苦惱和憂傷象滾雪球一樣也一天天在膨漲。每當我看到我的同齡人喜鵲般歡蹦亂跳的樣子,我就抱怨命運對我太不公平,太冷酷了,特別是我的幾個要好的夥伴上了大學後,我完全失望了,我決心自毀。
恰在這時,我看到了你在古巴哈瓦那體育館的一場比賽。您頏強的拚搏精神給了我這個瀕臨絕境的小姑娘一次人生的啟迪。人是應該有一點精神的,這就是拚搏與奮鬥。
於是,我從頹喪中解脫出來。人一旦逾越了心理上的自我,心兒便出現了漲水般的平靜。當我看到新的人生的曙光後,平靜的湖水又倏然渴望出現一種期冀的湍急源頭。
於是,我決定交兩個朋友。一個是書,因為它忠實;另一個是你,我相信您也不會使我失望。
……
七
姑姑把晨晨帶到首飾店,著意將侄女打扮了一番“晨晨,走哇。”
邱晨的姑姑不錯眼珠兒地望著坐在床頭專注看書的侄女,再一次催促。
“姑,幹什麽去?”
“去了就知道了。”
邱晨的姑姑在陝西省歌舞團工作,年輕時曾是舞蹈演員,現為編導。她此次進京,帶著邱晨父母交給的一個重要任務,這也是她多年的願望:好好把邱晨打扮一下。
國家女籃一個教練曾開玩笑地對邱晨說:
“邱晨,總也不見你買女孩子的穿戴,你可真保持了貧下中農的本色。”
邱晨聽了靦腆地一笑,說:
“我是農村長大的嘛。”
她的回答確實是出自肺腑之言。
邱晨跟著媽媽到陝西武功縣農村插隊落戶那幾年,在她幼小的心靈裏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那時,爸爸在山西體委幹校,顧不上家。媽媽每天都要出去幹活,弟弟不到四歲,還有一個年邁體弱的姥姥。而生活,對她們又是那樣的刻薄和冷酷。每天的用水,要從三十多丈深的井裏打上來,做飯和取暖用的煤,要自己去拉;
吃的麵,要靠自己磨;就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油鹽醬醋,也要跑到三十幾裏外的縣城去買。剛七八歲的邱晨,不僅幫助媽媽打水、拉煤、磨麵,而且還跟村裏的孩子上山挖野菜、抬柴禾。她穿的衣服跟農村孩子穿的一樣,綴著片片補釘。到空軍籃球隊以後,艱苦樸素成了她自覺的意識。部隊發什麽衣服,她穿什麽,自己從不到商店去買,後來進了國家隊,又成了赫赫有名的球星,還當了隊長,又經常出國,但她仍舊不注重打扮自己。
姑姑領邱晨來到王府井一家豪華的專賣金銀首飾的商店。
“晨晨,來,看看你喜歡那種項鏈。”姑姑站在櫃台前,指指點點地問。
邱晨不經意地瞟了一眼,轉過身去,依在櫃台邊,隨手翻開了書本:“我哪種都不喜歡。”
姑姑急忙扳過她的身子:“你再看看這些戒指。”
“也不喜歡。”
“手鐲呢?”
同樣。
“你呀。”姑姑臉一沉,連忙把她拉到一邊,神色嚴肅地說,“都二十多的大姑娘了,還不知道打扮自己,莫非要等到成了老太婆才愛美?這次我同你媽商量好了,一切由我作主,給你買什麽,你就得給我戴什麽,聽到了嗎?”邱晨隻是微微一笑,說不上是讚同還是反對。
姑姑不再理她,獨自來到櫃台,認真選購起來。
“來,戴上,”不多時,姑姑買了一條24K金的項鏈,一隻24K金的戒指和一副玉手鐲,還有一個高級化妝盒。
“買這麽多幹啥呀?”邱晨驚訝地喊叫起來。
姑姑嗔怪地白了她一眼:“為什麽,又不用你扛著抱著,來,給我戴上。”
“姑,我回去再戴還不行嗎?”
“不行。”
“一個運動員,戴上這些算幹什麽的。”
“你首先是個姑娘,再說,運動員也要講究儀表美。”姑——
“少羅嗦。戴上。”
邱晨呶起嘴,但還是不敢怠慢地把手伸給了姑姑。
八
舞會
國家體委聯歡晚會在寬敞明亮的訓練館舉行。各個體育項目的男女隊員幾乎都在這裏。大家載歌載舞,熱鬧異常,唯獨女籃隊員一個個垂頭喪氣地坐著,甘當“基本觀眾”。
這還不算難堪,最使人難以忍受的是有的男隊員惡作劇地專門到身高二米零八的陳月芳麵前,紳士般地邀請她跳舞。臊得女籃隊員臉紅得象火燒。
刺激,莫大的刺激。
“女籃,跳一個;女籃,跳一個。”
大家都以為女籃今天沒有一個敢出頭。沒料到邱晨站出來,氣宇軒昂地走進會場。
“跳就跳。”
體委一個男同誌作她的舞伴。
沒跳幾步,對方突然“哎喲”一聲“邱晨,舞廳可不興開軋道機,你怎麽老踩我的腳。”
邱晨說:“對不起,對不起。”
對方聽到話很硬,目光裏也含著挑釁。
舞畢,成心做惡作劇的男隊員還不盡興,又起哄:
“女籃,唱支歌好不好?”
“好——”
姑娘們往後縮,邱晨攔住她們:“唱,大聲唱。”邱晨揚起頭,姑娘們亮開嗓子:
明天,希望的帆,
明天,理想的船……
姑娘們的歌聲象雷吼。
九
漢城大戰
在南朝鮮漢城舉行的第十屆亞運會接近尾聲,中國和南朝鮮爭奪金牌總數第一之戰愈演愈烈,戰事呈白熱化。
中國女籃同南朝鮮女籃爭奪冠軍之役就在這種情況下打響了。
場上氣氛51人,“南朝鮮,好!南朝鮮,好!”喊聲一陣高過一陣。南朝鮮隊員在場上非常興奮、活躍,每打一個好球,便向她的同胞矜持地笑笑,揮手致意;她的同胞,回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中國隊每打出一個好球,觀眾席卻是一片“噓”聲。此情同上海之戰情景完全顛倒了,對方占盡一切有利因素。
南朝鮮隊不斷變換戰術,一會兒打全場緊逼,叫人透不過氣來;一會兒又打區域聯防,死死抵住中國隊;一會兒又打擴大聯防,把中國隊擠到三分線外。同時,適應個子較小的特點,速傳、快跑,頻頻跳起投籃命中。
隊長邱晨和隊友們明顯感到了對方咄咄逼人的氣勢。在這種情況下,決不能示弱,隻能背水一戰。場上的喧嚷給她們帶來的不是慌亂,而是更加緊密的團結配合。邱晨打主力後衛,負責組織進攻。她得球後,緊壓到前場,然後穩住,伺機出擊。上半場結束三分鍾時,她突到前場,快速變換方向運球,場上隊員隨她左閃右閃,擺脫對方盯防。瞅準空子,邱晨一記疾傳,隊友接球,近距離投籃,中了!接著,隊友斷球得手,邱晨一個手勢,隊友們按事先商定好的方案,在前場迅疾短傳,象有根韌力無比的線,把球牽在隊友手上,小小籃球,在對方隊員眼前飛來晃去,弄得眼花繚亂,機會到,投籃!進了。
中國姑娘步步緊逼,把占據上風的南朝鮮隊壓得很局促。比分交替上升。前半時結束,場上比分:35:35.平。
這種情形在兩隊交戰史上極為罕見。
中場休息,南朝鮮觀眾也不願離去。他們揮動帽子、頭巾和上麵寫有南朝鮮必勝的小旗,狂喊吼叫;有人唱起了南朝鮮國歌,在鬧哄哄的人群裏,格外震人心魄。南朝鮮場外隊員蜂湧而上,給隊員擦汗、遞飲料。教練神色嚴峻,緊張地給隊員授以機宜……南朝鮮隊抖擻精神,決心下半場同中國隊決一死戰。
邱晨忽然覺得極度疲乏,渾身關節頃刻間全都脫了臼,散開去,頭暈,心一下下抽緊,並伴有陣疼。她趕忙坐下來,含了兩片硝酸甘油,1983年以來,她多次出現這種症狀,都悄悄含幾片硝酸甘油頂過去了。在巴西參加比賽,她當場暈過去,回國在飛機上還吸氧氣。赴漢城之前,由於連續比賽,她的身體一直沒有得到恢複,長時間尿裏紅血球有4個“+”號,但為了迎接這次比賽,她咬緊牙關堅持訓;練。她是隊長,是全隊的主心骨。她這棵大樹一旦倒下,全隊就垮了。現在,正是關鍵時刻,她無論如何要頂住。
張大維教練見邱晨臉白得象紙,走向近前,麵有難色,剛要張口,邱晨極力輕鬆地一笑,站起來。突然陣眩暈,周圍人影模糊起來,地板晃動。她緊忙閉上眼睛,頃刻,又睜開,緩緩地踱步,在心裏對自己說:“邱晨,再撐一會兒。”
下半場開始,雙方咬得更緊,你來我往,比分一直拉不開,差距僅在3分之內。如此下去,結局很難預料。
所有的人神經之弦都繃得緊緊的。仿佛再緊一點,就會繃斷。
記分牌上,比分艱難地展開拉鋸戰,交錯上升。
記時器上,時間未免顯得過於從容,秒針一點一回頭,遲遲疑疑朝前走。
就在這時,邱晨在前場得到球。她左躲右閃,晃過兩人,突然興起,大喝一聲,邁開長腿,越過兩人防守,三步上籃得分。緊接著,她從右側佯攻上籃,衝至三分線處,突然把球傳給叢學娣,自己猛地煞住,擋住防守叢學娣的南朝鮮隊員,掩護投籃。叢學娣瞄準籃框,果斷出手,“唰!”球應聲入網,獲得三分。過了不到1分鍾,她倆如法炮製,又添3分,一下子把比分拉成52:43.
教練張大維說:“這幾個球,是這場惡戰的轉機。”
終場哨音一響,邱晨一把抱住離她最近的叢學娣,大哭起來。其他隊友相繼撲上來。全隊哭作一團。
中國女籃終於奪得了金杯。五星紅旗在漢城體育館冉冉升起,邱晨覺得,它也在自己心中升起了。
十
有人說,邱晨是教練訓練出來的,可教練說,她是集體的傑作
擊潰南朝鮮,衝出亞洲,隊長邱晨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邱晨的出現同郎平的出現一樣,被譽為我國體育界的奇跡。這位體壇英雄的成長,首功應推空軍女籃。
邱晨初到空軍隊時,瘦弱得很,似一株剛破土的幼芽。隊友們親切地叫她“苗苗”。隊領導和教練也這樣叫她,但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她是棵好苗苗。
以訓練嚴格著稱的空軍隊,從上到下盡力培養這株苗苗。
隊裏派了最好的老隊員——任吉風帶她。任大姐象對小妹妹一樣待她,訓練上教她,生活瑣事也為她想得很仔細。幫她按摩,給她洗衣服,還規定她每天必須學習一個小時,寫一篇訓練日記;訓練後必須用熱水燙腳。她想偷懶,任大姐把水給她端來,眼看著她洗了才走。
一次極限訓練後,邱晨回到宿舍一頭倒在床上,動也不想動,不知不覺,就昏睡過去。……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朦朧中聽到房間有腳步聲,她睜開眼,隻見任大姐正往鐵絲上晾衣服。她低頭一瞧,發現自己換了一身幹淨衣服。這時,任大姐艱難地直起身,伸手到背後捶打腰。邱晨猛想起,任大姐前兩天腰扭傷了。窗外,暮色越來越濃。邱晨眼圈不禁一熱:多好的大姐呀,丟下自己的事不管……
如果說,任吉風是個好大姐的話,教練方綺偉就是一個嚴師。
方教練對邱晨的愛可與邱晨的母親相比,可在訓練場上,她對邱晨毫不留情。邱晨一個動作沒做好,方教練就會板著臉把球猛地擲過來:
“再來一次。”
一次不行,兩次,三次,直到動作符合要求為止。
一天,方教練陪邱晨加練過人上籃,邱晨進攻,她阻攔。接連不斷地進攻、阻攔,阻攔、進攻,兩人累得揮汗如雨。邱晨借擦汗機會,求饒地望方教練一眼。方教練看出來了。她繃直嘴唇,吐出一個字:“練”。
邱晨衝到籃下,跳起投球,方教練蓋帽。她貼得太近,頭撞著邱晨胳膊肘,頓時眼前一黑,咕通摔倒了。邱晨忙過去,扶她起來。望著她額上深深的皺紋和縷縷白發,邱晨眼圈紅了:
“方阿姨……”她說不出話了。
方教練愛撫地給她擦去眼淚:“晨晨,來,再練。”
從此,邱晨訓練更加刻苦,成長很快,可就是不見胖。
炊事員王師傅看了直心疼。他每次都要給邱晨多打些菜。邱晨看看周圍的姐妹,人家早吃完走了,自己的菜還有這麽多。她想把剩下的倒掉,可每當這時候,隻要她一抬眼,準會碰到王師傅威嚴的目光。她眼睛趕緊縮回去:低頭吃起來。
一天中午,吃溜蝦段和香酥雞。王師傅又給邱晨打了滿,滿一盤。邱晨皺皺眉,站在打菜窗口沒動:
“王師傅,我吃不了,弄下去兩塊。”
王師傅笑笑不理她,勺把敲敲菜盆邊:“下一個,快點。”
邱晨白了打菜窗口一眼,回到自己飯桌上,嘟著臉。王師傅背著手出來了:
姑娘們,我王老頭做的菜好吃嗎?
“好吃,好吃。”姑娘們一片叫好。
“好吃就要多吃些,吃光我王老頭才高興哩。”
他來到邱晨桌前,同任大姐笑著交換一下目光,說:“為啥噘嘴,嫌菜不香?別的姑娘都說我做的菜好吃哩。”
任大姐笑了,王師傅也笑了。邱晨困惑地看著他倆,心想:捉弄人,人家心裏委屈,他們還笑。
他倆還在笑,笑得意味深長。
邱晨眨巴眨巴眼,陡地,她明白了。
苗苗在肥沃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十一
平時沉默寡言的“小老太”,竟然在大學講台上妙語連珠
“邱晨回西安了!”消息不徑而走。
從漢城回來不久,她接到西安交通大學的請柬,邀她給大學生作報告。
報告會地點安排在一個能夠容納上千人的教室裏。
八點鍾還不到,大學生就把房間擠得滿滿的,還有一部分學生進不去,隻得擁在玻璃窗外和大門口。
報告會以回答對話形式進行。
一個大學生喊道:“現在,我提一個問題,請我們的球星同誌回答。五六十年代,籃球運動在我國十分普及,群眾也十分喜愛。就是在農村,隻要聽說有籃球比賽,就是跑十裏八裏,農民也要去看一看。可是這幾年情況就不同了。就是省級隊籃球比賽,也很少有觀眾去看,請問,這是什麽原因?”
“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麵的。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比賽技術水平不高,精彩動人的場麵少。所以,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
“能不能用事實論證一下。”
“我隻想給大家擺出一個陣容,論證還是請大家來做。以穆鐵柱、馬占福、匡魯彬、李玉林和吳圻水為陣容的‘八一’男子籃球隊,十年前一個個還年輕力壯,勇奪全國冠軍;十年以後這些人都已成為老將,年齡最大者已38歲。就是現在這個陣容,全國也沒有一個隊能敵過他們,這又是因為什麽?”
“說得好——”
掌聲、呼喊聲。
“我提個問題,”一個戴近視眼鏡的大學生朝前擠了擠,“你認為要提高我國籃球水平,首先應該抓什麽?”
邱晨微微一笑:“我覺得我國籃球運動水平要上去,最重要的是抓好係統訓練,而在係統訓練中最為重要的是提高教練員的水平。大家知道,一個王魁帶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競走運動員;一個袁偉民帶出了女排‘三連冠’,蘇聯的馬特維耶夫在簡陋的條件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世界水平的鏈球運動員;如果大雄博文健在,很難想象日本女排還是現在這樣一蹶不振。”
“哎,給我們大家講講你的羅曼史好不好呀?”
一個細高個的大學生伸著脖子喊起來。
邱晨臉不紅,頓不打,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對不起,丘比特的愛神之箭還沒有射中我呢。”
“請問,”一個站在邱晨對麵的女大學生冷冷地問“你說宋曉波的技術好,還是你的技術好?”
難題。
還依稀帶有某些不友好的成份。
這讓邱晨怎麽回答呢?
上千人的會場頓時凍住了。
這時,邱晨從容地說:“不少長篇小說前麵都有個引子,請允許我也給大家提供一點信息。我的媽媽和宋曉波的媽媽50年代初就在一個籃球隊,後來又一起進入國家女籃。還在我沒有資格進陝西省少年業餘體校籃球班的時候,宋曉波就已經是國家隊的主力隊員了。那時,我媽媽曾對我說,你要好好練球,將來要同曉波在一個隊裏打球。幸運的是,我已實現了媽媽的夙願。在國家女籃,我一直視曉波為大姐姐,也向她學到了很多東西。至於說,現在是宋曉波的技術好還是我的技術好,哪一天西安電視台要是播放我們比賽的錄相,請大家看一看就清楚了。”
洶湧的大潮在滾動。
十二
又是“滑鐵盧”
1986年8月8日,引人注目的第十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在蘇聯維爾紐斯開幕。
中國女籃戰勝南朝鮮後,麵臨的問題就是向世界衝擊了。這次錦標賽是一次絕好的機會。從分組情況來看,對中國隊很有利。第一輪比賽,避開了上屆世界冠軍蘇聯隊,也避過了勝過自己的老對手保加利亞和南朝鮮隊。在這個組裏,美國實力為最。如不出大的意外,中國隊將進入前4名,並取得爭奪冠軍的資格。
這樣,中國隊就有可能衝向世界冠軍的寶座。
臨行前,中國女籃教練告訴記者,為了迎接這次世界錦標賽,女籃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賽前訓練,主要針對歐美各強隊的特點訓練,掌握了一些新的戰術。目前全隊士氣高昂,決心橫掃對手。
戰幕拉開,中國隊首戰捷克斯洛伐克隊。
對於捷隊,中國姑娘並不陌生。中捷兩隊過去曾多次交手,中國隊從未輸過。就是前不久在沈陽舉行的邀請賽中,中國隊也以較大的優勢擊敗對方。
難怪開戰前,我們的隨隊記者在發回國內的一條消息中稱道:捷克斯洛伐克隊對於小組出線不敢有非份之想。如能戰勝中國台北隊和澳大利亞隊便知足;言外之意,捷克隊在中國隊麵前已俯首稱臣了。
看來,中捷之戰,中國隊如囊中取物,勢在必得。
開局兩分鍾,邱晨一個漂亮的空切,加上叢學娣一個三分球,中國隊以8:2領先。捷克隊兩投不中,陣腳大亂。十分鍾不到,中國隊竟以37:20,超出17分。
上半時結束,中國隊以絕對優勢領先。
下半時再戰,維爾紐斯體育館的觀眾都驚異地發現,中國隊的邱晨、鄭海霞等名將都未披掛上陣。
見此情景,捷克隊立刻從膽怯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變擴大聯防為全場緊逼,大舉反撲,遠投,突破進攻,連連得分。
維爾紐斯體育館開始沸騰了,觀眾拚命為捷克隊鼓掌助威。
捷克隊越戰越勇,僅幾分鍾時間,接連扳回9分;中國隊卻1分未得。
形勢急轉直下,場上隊員心情慌亂,技術變形。
此刻,中國隊教練仿佛才大夢方醒,換上邱晨、鄭海霞和叢學娣等主力陣容。
邱晨和叢學娣等雖然一再互相鼓勵,企圖重振軍威,但是捷克隊著實打瘋了,死纏硬磨,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縱有邱晨等人拚命,也難挽回頹勢了。
比賽結束,中國隊敗北。
此戰失利,中國隊被無情的擠出四強之外,那種向冠軍寶座衝刺的願望,則變成了昨天的夢。
人生能有幾回搏呀,何況這種災難又是落在運動生命本來就很短暫的女籃姑娘身上呢。
難怪在球場死死咬住嘴唇的姑娘們,一登上返回旅館的汽車,便哭聲大作。
邱晨不僅在汽車上哭,躲在房間裏還哭,連晚餐都沒有吃一口。
十三
結尾
從維爾紐斯回來不久,邱晨回到空軍女籃,參加全國甲級隊聯賽。
一天,她們乘大轎車去賽場,途中車輛極多,幾次受阻,為了按時趕到,司機一著慌闖了紅燈,連人帶車被一位年輕警察扣住了。
教練和幾個隊員跳下車,向警察解釋。當說明她們是空軍女籃時,警察眼睛一亮,問:
“空軍隊有個邱晨……”
隊友們忙把邱晨拉下來,介紹給警察。
“你就是邱晨?”年輕警察驚喜地問。
邱晨點頭。
警察突然兩個腳跟“喀嚓”一磕,給邱晨敬禮,說道:“邱晨同誌,你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我們感謝你。請上車吧。”說著,他做了個放行的手勢。
車內姑娘們看到,大轎車開出好遠了,那位警察還依然舉著手敬禮。
1987.3.17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