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大師的交易策略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於1906年出生在匈牙利,13歲跟隨家人移居維也納,之後便開始研究歐洲各種貨幣的不同變化,從而展開了他絢麗的投機人生。在35歲時,賺得一生用不完的財富。但是由於精力充沛,他不甘心就此退休,於是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事業,成為財經雜誌專欄作家,並供稿給德國經濟評論雜誌——《資本》長達25年之久。與此同時,他還出版了13本暢銷著作。
20世紀70年代,他開始在德國和世界各大都市的咖啡館中講解股市知識,並不斷教導投資者:“要想在股票市場上成功,不是靠計算,而是思想,用腦子思想。”上至王孫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是他的忠實聽眾。於是投資者給科斯托拉尼佩戴一個新的頭銜——股市教授。
可是,進行投機股市並不簡單,科斯托拉尼認為:“投機者就是高智商、有頭腦的交易所投機手。他能正確預測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動向,並能設法從中贏利。但交易所裏的人群中沒有幾個好榜樣,絕大多數交易所參與者都不經思考,隻是慌亂地在交易所跑來跑去。”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說:“人們可以在交易所賺錢,甚至賺很多,可以變富;但也會賠錢,賠很多,可能破產。但是人們不能把交易所看做是工作、掙錢的地方。”
在科斯托拉尼看來,目前蜂擁加入炒股大軍的小股民們是交易所的小投機手。當股市震動或下跌時,投機手遲早會破產。他們表現得就像一位從一張桌子跑到另一張桌子的輪盤賭的賭徒。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說:“在我80年的交易所生涯中,我還沒認識一位能長期取得成功的交易所投機手。”
一、進入投機手的行列必須遵從的原則
(1)有主見,三思後再決定是否應該買進;
(2)要有足夠的資金,以免遭受壓力;
(3)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同;
(4)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便必須堅定不移;
(5)要靈活,並時刻思考找到想法中可能存在的錯誤;
(6)如果看到出現新的局麵,應該賣出;
(7)不時察看購買的股票清單,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
(8)隻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
(9)考慮所有風險,甚至是不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就是說,要時刻注意意想不到的因素。
二、投資者必須做到“十不要”
(1)不要跟著建議跑,不要想能聽到秘密信息;
(2)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麽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買,也就是說,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3)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4)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
(5)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不要因為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而忘掉它們,也就是不要做決定;
(6)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
(7)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最後結論;
(8)不要隻想獲利就賣掉股票;
(9)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10)獲利時,不要過分自負。
一代金融大師,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的思維在現在投資者看來依然可用,當整個市場處於低迷狀態時,機遇極有可能就會出現在你的麵前。當整個市場處於活躍狀態時,你就應該堅信自我,別盲目地跟隨大眾,因為市場上永遠隻有少數人是正確的。
傑西·利弗莫爾的征戰策略
傑西·利弗莫爾於1877年出生在新英格蘭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4歲時進入一家經濟行打工以維持生計。在這裏他接觸到了股票與債券交易,並在工作當中發現自己具有預測、判斷某些股票價格變化趨勢的才能。他於是放棄工作,進入波士頓地區的莊家公司,憑借著自己對數字的敏感度和預測股價趨勢的能力,到15歲時已成為百萬富翁。
在傑西21歲時,獨自闖進紐約華爾街。一直到聖弗朗西斯科發生地震,鐵路陷入一片廢墟之中,此時聯盟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而傑西卻因放空5000股獲利,身價遞升。
在1925年,擁有2500萬美元以上財產的傑西,已躋身於美國富豪榜的行列。他所擁有的財富足以生活一生,但是他像個賭徒一樣不肯停手,仍然在股市中進進出出,樂此不疲。
在1930年的時候,情況發生變化,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於賣空規則做出大量調整,由於傑西過去做的大多是賣空的生意,調整的新規則對他有了多方麵的限製。在1934年的時候,他已經輸得一無所有,並宣告破產。
傑西的一生大起大落,在股票市場上幾次失去財富直至最後的破產。但是他積累財富的策略卻給廣大的投資者留下寶貴的經驗。
一、經驗
(1)賺錢的訣竅:跟住大勢。
(2)不要相信所謂的內幕消息。
(3)順應市場變化發展的新策略。
二、傑西征戰股市幾十年的兩套操作獲利策略
(1)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操作股票。愚蠢、懶惰、情緒有欠平衡尤其是想一夕致富的人,不適合從事這一行。
(2)冷靜的頭腦是操作成功的關鍵素質,隻有這樣才能維持精神平衡狀態——不被希望或恐懼牽著鼻子走。
三、做到以上兩點投資者必須具備的三種特質
(1)控製情緒:控製住每一個影響你交易的心理層麵。
(2)擁有經濟學和景氣狀況基本麵的知識:這是了解若幹事件對市場和股價可能造成什麽影響的必要智慧。
(3)保持耐性:願意放手讓利潤愈滾愈大,是傑出交易人不同於平庸交易人的特質。
四、一名傑出的投資者不可或缺的幾種技能
(1)觀察:隻看事實資料。
(2)記憶:記住關鍵事件,以免重蹈覆轍。
(3)數學:了解數字和基本麵。
約翰·奈夫投資策略
由於股市行情的變化,投資者已經意識到成長股的基本麵,價值投資原則漸漸被投資者所青睞,逆向投資法也越來越被投資者接受。此時,眾多的投資者開始將目光投向著名的價值投資者和逆向投資專家約翰·奈夫的身上了。
約翰·奈夫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初,1964年成為先鋒溫莎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直至1995年退休。在這長達31年的時間中,先鋒溫莎基金總投資報酬率達55.46倍,而且累積31年平均年複利報酬達13.7%的記錄,在基金史上尚無人能與其匹敵。在約翰·奈夫卸下基金經理人之職時,該基金管理資產已達到110億美元。
一些投資者也許會這樣說:“約翰·奈夫是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很值得向他學習!”可是,約翰·奈夫卻習慣選擇不被其他投資者關注的廉價的股票。約翰·奈夫選擇的股票具有三個特點:市盈率低、淨利潤穩定增長和預期銷售收入、股息收益漸漸增長。
投資者大可不必擔心由於市盈率低等因素而會給自己造成損失,為了解除大家的顧慮,在此就將約翰·奈夫的投資策略的六大要點逐一列舉如下。
一、低市盈率
低市盈率股票大概可以分為兩類:
(1)被市場誤認為“好”的股票。
(2)前景不怎麽好的“壞”股票。
不被投資者青睞的股票,原因不在於它的前景不好,而是它的前景暫時沒有得到投資者的注意。約翰·奈夫選擇股票一般從兩個方麵進行考慮,即所處的行業和公司財務狀況。
二、增長預期
約翰·奈夫對投資者的提醒:
(1)一定要想象公司的發展空間和它所處行業的前景。
(2)證明自己的觀點。
比如公司沒有達到預期的收入,市場會產生極大的反應。此時,較強的基本麵會依然存在,這就為低市盈率投資者提供了購買機會。
三、股息率
低市盈率策略選出的公司一般具有高股息率特點,兩者之間就像一片樹葉的正反兩麵。在低市盈率股票中,如果股票價格下跌,高股息率將彌補一些損失。因此,約翰·奈夫將股息定義為“附加值”。
四、選股條件
(1)要有合理的銷售收入增長率,這是支撐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
(2)要有持續的現金流,才能回購,以至分紅。
(3)在同行業要有較高的利潤率。
運用PEG來選擇適合“廉價投資組合”的股票。“廉價投資組合”中股票調整股息後的PEG要明顯地低於市場的平均水平。
五、選股標準
(1)調整股息後的PEG小於等於股票的平均值。
(2)每股盈利增長率在7%~20%。
(3)五年的收入年均增長率在7%~20%。
(4)過去12個月和上個財政年度的每股現金流為正數。
(5)過去12個月利潤率大於等於行業平均利潤率。
(6)上個財政年度的利潤率大於等於行業平均利潤率。
六、投資標準
約翰·奈夫在擇股上指出了下麵五個準則:
(1)預估成長率為12%~20%;
(2)在明確的成長領域中,居於主宰地位;
(3)對於投資的對象,要了解透徹;
(4)股東權益報酬率突出;
(5)資本雄厚,純益高。
威廉·歐奈爾選股策略
威廉·歐奈爾,1933年3月25日出生在俄克拉荷馬州,是美國著名的成長性企業的投資大師,投資生涯接近50年。20世紀60年代,正30多歲的威廉·歐奈爾在紐約證券交易場所為他選中了人生舞台,且成立了一家專門實行機構投資的股票經紀公司——歐奈爾公司。
歐奈爾是位絕不保守的積極傾向者,他自信、執著,以樂觀的心態對待國內經濟。他曾說:“有勇氣,有信心,不要輕言放棄。股市中每年都有機會。讓自己時刻準備著,隨時去抓住。你會發現一粒小小的種子會長成參天大樹。隻要持之以恒,並付之以辛勤的勞動,夢想就會實現。自我的決心是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令人欣慰的是,他在哈佛大學對美國股票史上漲幅最大的股票所具有的特性做出了研究,且總結出了著名的“C-A-N-S-L-I-M”選股投資策略。
他,由於成功,才偉大;由於特別,才會被全世界600多位知名基金經理人登門拜訪,聽取建議。尤其是他的C-A-N-S-L-I-M 選股七條策略,已被眾多投資者接納和應用。究竟C-A-N-S-L-I-M選股七條策略有多神奇?投資者不妨繼續讀下去。
一、C(Current quarterly earnings per share)當前季度每股盈餘
這說的是盈餘會大幅度地上升,特別是當期。此時如果每股的盈利可以遞升,就證明前景可觀。但若比去年同季獲利水平較低,如去年每股收益僅3分,今年為7分,就不能包括在內。當季每股至少應在20%~50%或更高。
二、A(Annual earning increases)年收入增量——每年度每股盈利的增長幅度
關注過去幾年的每股收益年度複合成長率是否達到25%~50%,甚至100%以上,如果是,就值得選擇。根據調查統計,所有上升股票在啟動時,每股收益年度複合成長率均為24%。
三、N(New products,New management,New highs)新產品、新管理方法、股價創新高
公司如果出現新現象,將是股價急劇上升的前兆。它或許是一種激進營業收入遞增和盈餘飛快提升的商品或服務;或是以往年月裏,公司頂層管理機構脫胎換骨,麵目一新;或者公司的整個營業鏈條發生了變化。
眾多投資者沒有膽量去買創出新高的股票,反而逢低搶進。據相關人士分析,在以前數次股市的行情循環裏,創新高的股票更易於再創出高價。買進股票的最佳時機是在股票突破盤整期之初,但不要等到股價已超過突破價5%~10%後才進場。如果股價走勢在盤整區中改弱變強,朝上靠近或穿越整理上限,就應立即進行投資。
四、S(Supply and demand)供給和需求——股票流通盤大小,市值以及交易量的情況
股本不多的股票通常流動性也不大,股價波動較強,但是,最具有潛力的股票往往是這些中小型成長股。
五、L(Leader or laggard)該股票在行業中的地位,是否是行業龍頭
投資者想要買的股票並不一定能賺,為此,請牢牢記住這一法則:“不買落後股,不買同情股,一心一意抓領漲股。”領漲股的相對強弱度指數RSI往往大於70,比如美國在1953年至1993年間,上市股票的平均RSI是87.強者恒強、弱者恒弱是股市不可改變的一條規律。領漲股大多數是在大盤跌勢結束後,首先反彈回升創新高的股票。
六、I(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協會保證人——機構大股東
激發股票供給的前提是股票需求要達到一定程度。股票可能會出現買過頭的現象,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會有眾多投資者決定賣出。適合於投資者買進的股票,一定是操作業績極佳的眾多大投資機構所讚同的股票。
七、M(Market direction)市場方向——大盤走勢如何,如何來判斷大盤方向
投資者可以選出一些符合前6項選股模式的股票,但不能看錯大盤,否則有七八成將會隨勢跌落,慘敗退出。因此,必須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確認大盤處於多頭行情還是空頭行情。
市場上適合上述原則的股票僅為少數,但這些股票之中也有2%的股票會是猛升股,有時升幅能超過一倍,足夠用以彌補由於選股不當而帶來的損失。投資者需要做的是,買進已經選中的股票,定下需要止損的價位。
威廉·歐奈爾的C-A-N-S-L-I-M選股策略也適合中國股市,但是中國股市發展的時間並不長,投資者應該對相關的分析數據進行審核,做必要的調整。
股神是川銀藏的投資策略
是川銀藏,1897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是日本傑出的股票大師,農學家。1912年,小學畢業後就步入商海,在而立之年已是富有的企業家。1982年名列全日本入市資金第二位。他預測經濟形勢和股市行情的準確性令人吃驚,被日本金融界稱為股市之神。著名的股市投資家巴菲特、索羅斯等也對是川銀藏的投資策略讚不絕口。
是川銀藏從他的投資經驗中總結出了以價值投資為根基的炒股秘訣——“烏龜三原則”、“隻吃八分飽”、“守規與禁忌”。這是他60年炒股經驗的精髓,成為眾多投資者借鑒和采用的最佳選擇。
一、“烏龜三原則”
“烏龜三原則”的策略來自龜兔賽跑的童話故事。速度最慢的烏龜卻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憑的是什麽呢?請看以下相關原則,方可知曉。
(1)選擇未來大有前途,卻尚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長期持有。
(2)時時密切關注經濟與股市行情的變動,而且要對其作深入的研究。在股價上升的時候,要防止市場突變,錯失賣出時機。
(3)不能過於樂觀,不要以為股價不會隻漲不停,在行情旺盛時,應趁高套利。
投資者需要隨時勤奮地做功課,收集並研究分析各種重要統計資料,找出經濟變化的方向和原因,最後利用研究成果進行操作。
二、“隻吃八分飽”
是川銀藏指出,股票易進難出,買進的時機或許被投資者把握住了,但如果賣出時不成功,結果就會前功盡棄。由於投資者通常不清楚股票會上升到何處,最終會因為期望過高,而錯失賣出的時機。所以,不要急於買進,要為賣出考慮。
日本股市諺語:“買進要悠然,賣出要迅速。”市場景氣不錯時,是川銀藏始終秉持“隻吃八分飽,沒病沒煩惱”的人生哲理,收斂貪欲之心,一旦獲利就做一了結。他一直遵守著“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股市投資法則。
三、“守規與禁忌”
1.兩個忠告
(1)投資股票一定在投資者自身資本的領域內。
(2)不要受各類傳媒信息的迷惑,沒有考慮周全就倉促進入。
2.五個原則
(1)選股不能讓別人推薦,路要投資者自己走。
(2)要對一兩年後的經濟變化進行猜測。
(3)每隻股票都應有其合適的價位,股價超過其應有的水平時,不該高追。
(4)股價最終還是由業績決定,不能聽信傳聞。
(5)風險,在股市中時時存在著,投資者應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