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買入和拋出是股市操作的兩個基本環節,股票市場上常有這樣的說法:“會買的不如會賣的。”要保住勝利果實,應該講究出貨的技巧。
新股民始終是股市中的弱勢群體,是被股市主力弱肉強食的對象。茫茫股海,沒有能夠保證永遠獲勝的訣竅,同樣的技術由不同投資者運用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下麵介紹幾種實用的賣出方法,希望能為投資者提供一些參考。
定點了結法
“股道非常道”,股價的波動往往能夠出現讓股票專家“跌破眼鏡”的情況,更何況“初來乍到”的普通股票投資者。對此,一些投資者選擇了使人少傷腦筋的賣法——定點了結,即股價升到某一點時便拋出所持股票。比如,某投資者購入一隻100元的股票,定點獲利為50元,當股價漲到150元時,不管還漲多少,即行了結。
賣出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如果股票數量多,了結點可以定出一個幅度,采取分批賣出,賣點需要在購入之初做出計劃。
當然,定點了結的這個點不是隨便確定的,而是要綜合分析各種因素之後,找出一個適當而不失保守的價位,作為賣出的目標。需要綜合分析的因素包括:社會經濟的主體趨勢、上市公司的信譽、本益比等。
定點了結法的優點在於投資者不必為估測股價的高點而傷腦筋。其實,就連資深專家也難以估測股價的最高點。采用這種方法,可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收益的機會,但是貪念之心不可有,隻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隻要保住成本和已得的收益,贏利的機會還有很多。避免有朝一日價格暴跌,後悔莫及。
股市中容易使人誤入歧途的就是貪念,原本希望股價上升到20元,上升到20元後,又想會不會繼續升呢?結果錯失了賣出的良機。而定點了結法這種投資操作技巧,就堅持了“切忌貪念”和“相對有利”的原則。貪念讓人患得患失,導致操作紊亂,坐失良機,甚至賠本。“相對有利”應該作為投資者的投資哲學,隻要實現了自己的投資決策的目的,就果斷脫手,絕不要無限期地惜售。隻要能在購進時占得先機,獲利的機會就會來得很快。
分批了結法
分批了結法。簡單地說,就是當股價上揚到一定高度時,投資者不一次賣光手中股票,而是將股票分批賣出。這種做法是在投資者自己判斷力較弱時,對定點了結法的補充。
“分批了結法”主要分為兩種,即“定量分批了結法”和“倒金字塔出貨法”。
一、定量分批了結法
定量分批了結法是把手中持股平均分為幾個等份,隨著股價上漲,每次上升一個固定價格,就賣出一部分股票,直到全部賣出為止。
例如:某投資者持有某種股票1萬股,成本是每股10元,預定初賣點是20元,一批賣2000股,以後每升2元賣一批,這樣就是20元賣2000股,22元賣2000股,直賣到28元。
定量分批了結法,必須以大勢分析為依據,有明確的定量的計劃,切忌憑手頭股票或資金的多少,或一時的市場感覺臨時決定買賣點。
二、倒金字塔出貨法
倒金字塔出貨法是每批出手的股票數量由小而大呈倒金字塔形。以賺取更多的差價收益。假定當價格上漲到每股市價20元時,投資者認為價格在上漲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下跌,因此,就采用倒金字塔賣出法先賣出1000股,當股價升至24元時,又賣出2000股,又過了幾天,股價漲至26元時,賣出3000股,28元時則全部賣出。倒金字塔賣出法的優點是能在人氣旺盛的時候售出股票。股票出手容易,既能獲得較好差價,又能減少風險。
顯然,如果價位一直攀升,采用倒金字塔出貨法,獲得較分批了結法大,優點在於能在人氣旺盛的時候售出股票。股票出手容易,既能獲得較好差價,又能減少風險,但是所承擔的高位變動風險也相應增大。
分批了結法是基於克服投資者優柔寡斷的弱點應運而生的一種賣出方法,投資者的願望是能夠在最低價買進,而在最高價賣出,但是真正能實現這個良好願望的投資者為數不多,通常發生的情形是,在股價上漲到應該售出時,投資者認為股價還會上漲,直到等到股價下跌,不僅賣不出期望的價格,這時的股票甚至難以脫手。而在股價下跌到可以購進時,投資者認為還會繼續下跌,坐失了良機,等到股價反彈上來,又追悔莫及。
分批了結法彌補了由於漲價幅度判斷不清而可能造成的利潤減少,但股票出手過程拉長,就要承擔股票在高價位變動的風險。
分批賣出克服了定點了結法選擇一個時點進行買賣的缺陷。由於分批了結法采取多次賣出,所以當股價漲至某一高點時,投資者不會因貪心而舍不得賣出,即使股價繼續上漲,投資者仍能通過不斷賣出獲利,因而不會錯失良機。
分批賣出的時機通常需要配合相對強弱指標共同確定,當相對強弱指標達80以上時,表明該股票的價格已處於高價位,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此時應毫不猶豫地將所持股票分批賣出。
因時製宜法
這種方法是要根據股市不同的時期,用不同的方法賣出股票。這需要準確把握住股市的行情,做出適當的選擇。
一、跌市初期
個股股價下跌得不深、套牢不嚴重的話,立即斬倉賣出。這考驗的是投資者是否具有果斷的心理素質,能否當機立斷。投資者隻有及時果斷地賣出,才能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若等到股價深幅快速下跌後,再恐慌地殺跌止損,所起的作用極為有限,這時股市易出現反彈行情。所以投資者應該把握好股價運行的節奏,趁大盤反彈時賣出。
二、在大勢持續疲軟時
此時如果出現異常走勢應堅決賣出。個股出現異常走勢意味著該股未來可能有較大的跌幅。例如在尾盤異常拉高的個股,越是采用尾盤拉高的動作,越是說明主力資金已經到了無力護盤的地步。
三、當股市下跌到某一階段性底部時
可以采用補倉賣出法,即先停損了結,然後在較低的價位時予以補進,如果股價離投機者買價相去甚遠而強製賣出,往往損失會比較慘重。投機者可適當補倉後降低成本,等待行情回暖時再逢高賣出,以減輕或軋平上檔解套的損失。這種賣出法適合於跌市已近尾聲時使用。因為這時股價離當初的買價相去甚遠,如果強行賣出,損失往往會較大。而適當補倉可以降低成本,等待行情回暖時再逢高賣出。這種賣出法適合於跌市已近尾聲時。
例如,某投資者以每股70元買進某股。當市價跌至68元時,他預測市價還會下跌,即以每股68元賠錢了結,而當股價跌至每股64元時又予以補進,並待今後股價上升時予以沽出。這樣,不僅能減少和避免套牢損失,有時還能反虧為盈。
這種投資法的優點在於,如果錯過了最佳的止損時期,可以用此種方法進行補救。但此種方法同樣需要投資者對投資環境有一定的確認能力,必須能夠確保整體投資環境尚未變壞、股市並無由多頭市場轉入空頭市場的情況發生。否則,極易陷入愈套愈多的窘境。
這種方法對投資者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需要投資者能夠對基本的行情做出推斷,並有一定的預見性。
棄弱擇強法
棄弱擇強法是指投資者在發現手中所持股票優勢明顯轉弱時,應立即忍痛將手中弱勢股拋出,並換進市場中剛剛發動的強勢股。
此種方法的優勢在於至少短期內可以通過漲升的強勢股的獲利,來彌補其套牢所受的損失。其實,如果不想操作上過於驚恐,跟隨市場上升階段走勢是最為安穩可靠的。
棄弱擇強,需對強勢股仔細分辨,僅僅依據成交量是不夠的。在棄弱擇強的過程中,如果選擇了短期強勢股,有時會陷入換股操作、越換越錯的困境。所以選股時要注意其中長期趨勢,如果股價能夠在中長期順利上行,說明會有強勁的資金支持,因此股價仍有不斷上升的空間。棄弱擇強法適合在發現所持股已為明顯弱勢股,短期內難有翻身機會時采用。
不賣不賠法
當股票被套牢後,隻要尚未脫手,就不能認定投資者已經虧損。如果投資者手中持有股票為品質良好的績優股,而整體投資環境並未惡化。股市走勢仍未脫離多頭市場,可不必為一時套牢而驚慌失措,此時應采取的方法不是將套牢股票和盤賣出,而是繼續持有股票以不變應萬變,靜待股價回升解套。
賣股票從心理角度講,永遠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股價大幅上升的時候,投資者覺得還能賺得更多,如果賣了就沒有獲取更高利潤的機會了。股票下跌甚至虧損比較嚴重時,賣出更讓人難受,因為已確認成為實實在在的虧損。所以投資者應該明白賣出是為了避免更大的虧損這一基本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波動的現象多種多樣。投資者在運用賣出策略時,必須謹慎選擇,靈活運用。當賣出時機來臨時,就要堅決賣出。不求賣得高明,賣得技術,隻求賣得正確,賣得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