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是指由投資人或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股票、債券、衍生金融產品等組成的集合。股票投資組合的技巧是投資者依據股票的風險程度和年獲利能力,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恰當的選股、搭配以降低風險的投資策略。
構建投資組合要遵循的原則
投資組合策略是建立在對理性投資者行為特征的研究基礎之上的,因為理性投資者通常具有厭惡風險和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基本行為特征,所以在構建投資組合過程中,就是要通過證券的多樣化,以使由少量證券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小化。
因此,構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首先要遵循以下兩點:
(1)股票投資組合策略的基本原則是:在同樣風險水準之下,投資者應主動放棄利潤較小的股票;在相同利潤水準的時候,投資者應主動放棄風險最大的股票。
(2)股票投資組合的核心和關鍵是有效地分散投資。分散投資是說不要隻買一種股票,對於新股民而言,尤其是那些資金不充足的投資者,投資2~3隻股票為好,而且要選擇確實有潛力的股票一直做下去,定會有收益。因為通過分散投資,將投資廣泛地分布在不同的投資對象上,可以減低個別股風險從而減少總風險。
(3)股票投資組合的目的是分散風險,實現收益最大化。
①分散風險。股票與其他任何金融產品一樣,都是有風險的。正如各種證券報紙雜誌上所寫的那樣——股市風險莫測,雖然在股市裏到處都可以尋找到機遇,但在機遇的背後卻是風險。換句話說,不要以為別人買股票賺了錢,你就一定也能,而不知道已經時過境遷,等待你的隻有陷阱。
因此,通過投資組合可以分散風險,資產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的股票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且資產間相關度極低的多元化資產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非係統風險,即“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這就是構建投資組合的目的之一。
②實現收益最大化。無論是老股民還是新股民,可以說沒有一個投資者喜歡風險,而且他們的最終目標,或者說共同目標都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然而,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這似乎與分散風險存在矛盾。其實,這隻是針對單個資產而言,事實上,通過各種資產不同比例的組合,可以達到在同等風險水平上收益最大和在同等收益水平上風險最小的理想狀態。
那麽,對於初入股市的投資者來說,如何構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呢?
(1)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許多投資人盲目地跟著市場、他人進行投資,哪隻股票漲幅居前就追買哪隻,這是所有股市中普遍存在的真實寫照。但是,股市中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喜歡跟風隨大流的人最終都要賠錢。因此,如果你想構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必須完全把資金的安全邊際放在第一位。
(2)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各類股票各有其特色,各有其特點。如果你正處於生命的積累階段,要投資未來購房、孩子上學費用,那麽,你就首選成長型股票為主;如果你正處於生命周期的分配階段,既要供孩子上學,又要自己養老,那麽,你就要以收入型股票為主。
總之,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這是基本的道理。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股,靈活機動才是投資的根本。
為了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利益,股票投資都必須遵守組合投資的原則,秉承“一堆雞蛋多個籃子”的理念,結合自身所處生命周期,承受風險能力與投資期限而投資多隻各類型股票,均衡風險管理,增強投資的穩定性,使股票投資在各個階段都能獲得較好的收益,而不能簡單地將股票投資累計相加。
保守型投資組合
通過前麵幾章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投資不僅是指可以預期帶來報酬的理財行為,而且還是一段“不勞而獲”的過程,即通常所謂“錢生錢”的過程。但投資者必須根據宏觀經濟環境綜合衡量,因為人生不同理財階段的投資產品隨著不同理財計劃而不同,而且不同投資組合也是為適應理財計劃而製訂的。
保守型投資組合就是投資者以選擇較高股息的投資股作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投資組合的技巧。這種投資組合能夠使投資者獲取較為可觀的股息紅利,通常比較適合於初入股市的投資者。因為保守型投資組合的資金分布往往是將75%~85%的資金用於購買股息較高的投資股,而隻將20%左右的資金用作投機操作,由於大量資金被投向具有較高股息的股票,所以在經濟穩定成長的時間,可以領取股息與紅利,即使行情下跌,依然能夠獲取較好的投資回報。
然而,市場的熱點是不斷變化的,保守型投資組合策略一般比較適宜於在經濟穩定增長的時期采用,而在經濟結構的轉型與衰退期,投資者還應保持頭腦的清醒,以及時跟上變化的腳步。因為在經濟結構的轉型與衰退期,原先投資價值較高的投資股,有可能由於經濟結構的轉型而變得不景氣。
例如,有些績優股經常被大肆鼓吹可以長期持有,但實際上也會大幅度下跌。曾經揚名一時的績優股“深發展”、“四川長虹”都曾大幅下跌過半,從而使發行這些股票的公司利潤大幅度降低甚至是轉盈為虧,最終導致所持股票價值大幅下降而使投資者蒙受損失。
隨機應變型投資組合
很多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都喜歡聽聽別人的看法,或者讓他人給個意見,但失敗時卻又牢騷滿腹、怨天尤人。殊不知他人的看法或意見並不適合於你,尤其是股評家的說法,人人都能聽到。而且當股評家一致看好或看壞某隻股票時,莊家必定會做出相應的策略,而不是坐以待斃。所以投資者必須掌握隨機應變型投資組合。
隨機應變型投資組合是投資者根據股市走向變化而靈活調整證券組合的投資技巧,即當判定股市走向看好時,則將資金的大部分投放在投資股上,而認為股市走向是看跌時,則將大部分資金轉入購買公債等風險較小的證券或持有現金等待買入時機。
因此,隨機應變型投資組合往往具有及時轉向、靈活機動、見機行事、適應變化的特點,不但較為證券投資者推崇,而且還是一種被新股民頗為喜愛的投資組合的技巧。
通常,隨機應變型的投資組合可參考以下比例:
處於多頭市場時,有息投資股20%、有息領導股20%、投機股40%、債券或流通資金10%~20%。處於空頭市場時,有息投資股10%、投機股10%、債券和流動資金80%。
總之,投資者可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隨時調整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