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投資增長與經濟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是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與國民經濟其他變量的聯係十分緊密,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宏觀經濟調控部門重點關注的經濟變量之一。本章主要考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情況,及其周期波動特征;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考察投資率、儲蓄率和國外儲蓄率的變化;分析和考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聯係;考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與就業的關係;最後,根據我國曆史統計數據和國外經驗,預測2009~2030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快速增長,成為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30年來的經濟增長因而呈現出典型的“高投資、高增長”的特征。這種特征實際上也是我國工業化初中期發展階段所決定的。

  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近30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1978~2007年,GDP年均增長9.8%,人均GDP年均增長8.6%。1978年,GDP總量僅為3645億元,人均GDP為381元,經過近30年的發展,2007年,GDP總量上升到249530億元,達到1978年的68倍多,扣除價格因素,實際為15倍;2007年,人均GDP為18934元,實際是1978年的11.9倍。1978年以來,伴隨經濟快速增長,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以比經濟總體增速更快的速度增長,1981~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年均增長14.1%,比同期GDP增速高4.2個百分點。1980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僅為911億元,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上升到了137324億元,是1980年的150.8倍,按可比價計算實際為1980年的35倍多。

  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增長和投資增長不是平穩的,即經濟增長和投資增長呈現出周期波動特征。根據統計數據,按GDP增長速度的波穀—波穀劃分,1981~2007年,我國經濟增長可以劃分成兩個半較大的周期。第一周期:1981~1990年,周期長9年,上升期3年,GDP年平均增長9.75%,波幅為11.4個百分點,其間1984年經濟增長速度最高,達到了15.2%,這也是1978年以來的最高點。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年均增長11.96%,波幅為43.9個百分點,1985年增速最高,為29.4%,是1981年以來的最高點。第二周期:1990~1999年,周期長9年,上升期2年,GDP年平均增長10.65%,波幅為10.4個百分點,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年均增長14.96%,波幅為32.3個百分點。第三周期:開始於1999年,目前還沒有結束,1999~2007年處於上升期,長度8年,GDP年均增速9.97%,波幅4.3個百分點,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年均增速18.71%,波幅19.5個百分點。

  從經濟增長和投資增長周期波動的變化看,有三個特點:第一,波動周期長度變長,波幅變小。前兩個周期長度為9年,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正處於第三周期中,經濟增速連續上升了8年,一個完整的周期還遠未結束,周期長度肯定會超過9年。周期波動幅度越來越小,無論是經濟增速還是投資增速,波幅逐漸縮小,尤其是1999年以來的第三周期,其波幅與以往相比大大降低,這表明我國的經濟增長和投資增長變得越來越平穩。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波動幅度要比經濟增長波幅大得多,但兩者間的差距逐漸縮小。1981~199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波幅比經濟增長波幅高出了32.5個百分點,1990~1999年間,兩者之差為21.9個百分點,1999~2007年,下降到了15.2個百分點。第三,每個周期經濟平均增長速度變化不大,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上升了。1990~1999年,GDP年均增速僅比上一周期上升了不到1個百分點,而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上升了3個百分點;1999~2007年,GDP平均增速與上一周期相比略有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明顯上升。這表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

  2.投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消費、投資和淨出口三大需求是GDP的三個組成部分,三大需求的增長共同推動著國民經濟的增長。30年來,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使其逐步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1981~2007年,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為40.1%,平均每年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從變化趨勢看,1981~2007年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總體上呈上升趨勢,消費增長的貢獻率則呈下降趨勢。

  分時期看,1981~1990年,資本形成實際年均增長10.2%,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32.6%,平均拉動GDP增長3.2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本形成增加拉動2個百分點;1990~1999年,資本形成實際年均增長11.6%,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39.9%,比上一周期上升7.3個百分點,平均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本形成拉動4.5個百分點;1999~2007年,資本形成實際年均增長11.9%,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45.1%,比上一周期上升5.2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4.5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本形成拉動4.4個百分點,超過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從經濟增長的加速期看,與以往經濟加速期相比,2001~2007年經濟加速上升的主要推動力有著顯著的不同。1981~1984年,GDP增速上升了10個百分點,主要貢獻來自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為59.2%,其次是消費,淨出口貢獻率為-20%;1990~1992年,GDP增速加快10.4個百分點,這一加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消費,貢獻率高達81.7%,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加速增長的貢獻也很高,為58.8%,淨出口的貢獻依然為負且有所上升,為-27.9%。可以看出,1981~1999年間的兩次經濟加速增長主要依靠的是消費和投資,淨出口的貢獻皆為負,也就是說,國內需求(投資和消費)的快速增加,超過了總收入,我們還需要借用國外儲蓄來彌補國內需求缺口。然而,2001~2007年間的經濟加速增長,其特征與以往截然不同,GDP增速上升了3.6個百分點,經濟加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不是內需,而是國外需求的快速上升,淨出口貢獻率為正且高達63.9%,資本形成和消費的貢獻率分別為19.4%和16.7%,都遠低於淨出口。總之,從推動經濟加速增長主要動力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2001~2007年間,經濟加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國外需求或淨出口的快速上升。

  3.要素投入對長期經濟增長的貢獻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把經濟增長中勞動、資本和技術進步(或全要素生產率TFP)的貢獻份額區分開來,這種核算方法可以區分不同要素投入對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因而又稱為增長核算方法。

  國內一些學者利用我國的數據和增長核算方法,對我國經濟增長中各要素的貢獻進行了測算和研究,主要目的是考察我國全要素生產率(TFP)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李京文等(1996)首次對我國的全要素生產率與經濟增長問題進行了全麵係統的分析,定量研究了1953~1995年間資本、勞動和TFP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孫敬水(1996)估計了1978~1995年的TFP增長率;沈坤榮(1997)使用和孫敬水相似的方法,估計了我國1953~1994年的TFP;張軍和施少華(2003)估計了我國1952~1998年的全要素生產率。這些研究的區別主要在於:不同的生產函數假設,不同的要素產出彈性的確定,不同的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的測量。

  常見的估計TFP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增長核算方法,其理論模型簡潔,來自於新古典增長理論,是一種非參數的經驗估計方法;另一種是經濟計量學方法,一般將總產出或增加值作為因變量,將不同的投入變量作為自變量,通過參數估計的方法來研究。

  目前:TFP研究中最常用的生產函數形式為超越對數生產函數和Cobb-Douglas生產函數。相比來說,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更具一般性,它不受替代彈性不變假設的約束,並為計算離散時間生產率增長時使用的要素份額以及通常使用的增長核算方法提供了理論依據。孫敬水(1996)、沈坤榮(1997)、張軍和施少華(2003)使用了Cobb-Douglas生產函數;李京文等人(1996)的研究使用了超越對數生產函數。

  孫琳琳和任若恩(2005)選用超越對數生產函數進行測算,研究結論是從1981~2002年整個區間來看,資本投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9%,而勞動投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6%,TFP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總體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長是由投入增長特別是資本投入增長推動的。

  徐家傑(2007)根據1978~2006年的有關數據,采用計量方法則算了TFP、資本和勞動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測算結論是這段時期內我國資本產出彈性是0.49,而勞動力的產出彈性則是0.51.1978~2006年間,我國TFP平均增長率是3.2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34%,資本投入的貢獻率高達52%,勞動增加的貢獻率則為14%。

  以上兩個關於TFP的最新研究表明,雖然采用的測算方法不盡相同,但資本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測算結果比較接近,而勞動投入和全要素生產率貢獻的測算結果差別較大。由此可以推斷,1978年以來,資本投入是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其貢獻率高達50%左右。

  總之,從要素投入對長期經濟增長的作用看,30年來,資本投入(尤其是固定資本)的持續、快速增長成為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經濟增長從而呈現出顯著的“高投資、高增長”特征。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