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易經》中的夢象

  以夢的解讀方法去看《易經》,也會有一些發現。

  《易》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幾部著作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幾部著作之一。從漢代開始易學就興盛於中國,兩千年以來研究易學的著作汗牛充棟,幾乎絕大多數古代學者都對它有所研究。後來,《易》被稱為《易經》,成為科舉取士中的必修課,讀它的人就更多了。在這種情況下,《易經》的各個方麵都曾被無數才智之士苦心研究過。在今天,我們試圖在《易經》研究中獲得新的發現已不是件容易事,獲得較大的發現更好像是天方夜譚,如果說是由一個並非專攻古文的人獲得較大發現,那可以說像是個笑話了。

  但是我還是鬥膽提出我的一個初步發現,那就是,《易經》中卦辭各爻辭有些是對夢境的描述。我更進一步提出假說:《易經》的一個來源是占夢的著作,《易經》中大多數卦辭和爻辭以及占斷是夢和對夢的占斷。占夢和龜占、蓍草占相結合構成了《易經》。

  這是個極簡單的發現,但是,以往卻幾乎沒有什麽人看到這一點。這類事在科學發展史上其實極為常見。許多大科學家看不到極容易被看到的事實。原因往往是,他們的思維受固有定勢的影響,已經緊緊依附在舊的思路上了,因而也就不容易轉換到新思路上。

  如《易經》,其中有哲學、有倫理、有數術,吸引著無數學者在這些方麵下工夫,但學者們卻較少作為一本占卜的書去看《易經》。而江湖術士雖然努力用它卜卦,卻少有人對它的起源和演變這類問題感興趣。因為,此書作為占卜書的最基本的問題卻被人們忽視了。

  如果我們拋開兩千年來人們對《易經》的一切注解、評論和衍化,用看古代卦書的眼光看它,我們就會很容易接受這個論點,它包含占夢的內容;而不用占夢書去解釋,許多經文將不可理解。

  下麵我們對卦辭和爻辭予以初步分析。

  《易經》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本文部分,稱作經;二是解說的部分,稱作傳。經由六十四個卦以及所附的卦辭、爻辭構成,據說是由周文王被殷紂王囚禁時所著。也有人說爻辭不是周文王寫的,而是周公寫的。但無論如何,經是《易經》中更古老的部分,我們探討關於《易經》的來源的問題,經是更可靠的。《易經》的傳包括象傳上下、係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等十篇,相傳為孔子的著作。

  傳隻是孔子作為後人讀《易》時的讀後感,對理解《易》的來源來說,傳的可靠性就差多了。

  《易經》的卦辭和爻辭,也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某個形象或事件的描述,第二部分是吉凶的占斷。

  如:“履虎尾,不咥人,亨。(履卦卦辭)”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履虎尾,不咥人”(踩了老虎尾巴,老虎沒咬人),這是一個描述,二是“亨”(順利)這是一個占斷。

  再如:“出涕淪若,戚嗟若,吉。(離卦,六五爻爻辭)”可分為“出涕淪若,戚嗟若”(哭得淚水直流,一陣陣歎氣),和“吉”(吉祥),這兩部分。

  大多數卦辭都沒有前一部分,隻有詳細的占斷。

  如:“乾,元,亨,利,貞。(乾卦卦辭)”據劉文英先生考證,貞就是古代的“占”字的別體。這卦辭的意思是:乾卦,萬事順利。沒有描述什麽形象。

  再如:“鹹,亨,利貞,取女吉。(成卦卦辭)”意思是,鹹卦,順利,娶妻的人占卜吉祥。也沒有描述什麽形象。

  而大多數爻辭卻都有前一部分。

  如“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大過卦九二爻辭)”前一部分“枯楊生梯”(枯楊柳生出新葉),後一部分“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占斷老人娶到了年輕妻子,沒什麽不好的)。描述部分是什麽?

  如果按過去的認識,說《易經》隻是從龜占或蓍草占中發展出來的,那麽這本占卜書的卦辭爻辭似乎應該是沒有前邊的描述部分才更合適。

  龜殼燒出乾卦來,占卜者說,是乾卦,什麽事都會順利。這合乎情理。卦辭,特別是爻辭,又何必加上一段描述的話呢?比如某個人決定不了該不該結婚,就拋硬幣決定,正麵就結婚,反麵就不結婚。結果拋出正麵,他決定結婚,他會說:“正麵,還是結婚好。”但是他不會這麽說:“正麵,枯柳樹發了個芽,我還是結婚好。”

  我們相信,《易經》的編著者不會無緣無故地寫上這樣一段話。那麽這段話是什麽呢?有這樣一些可能性:

  1.龜殼被燒烤時顯示的形象。

  2.是實際發生的事或是當時占卜者實際看到的形象。

  3.是一個比喻,或者是一個夢。

  這段描述到底是哪一種呢?或者說它是否有些是龜占形象,有些是實際事件,有些是其他兩種內容呢?對此很難下個肯定的結論,但是,在我看來,它是夢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下麵我具體說一下我的理由。

  描述部分不適於作其他解釋:

  如果我能證明描述部分不適於作其他解釋,或至少證明部分卦辭和爻辭的描述部分不適於作其他解釋,這就可以初步證明這些描述隻能是對夢境的描述。

  下麵我將嚐試這樣做。

  1.描述部分不適於解釋為龜占的形象。

  最早的占卜主要方式是龜占,也就是烤龜殼,根據殼上的裂紋判斷吉凶。這些裂紋也的確構成一些形象,那麽,卦辭和爻辭中的描述部分是否就是描述這個形象呢?例如“履虎尾,不咥人”是否就是龜殼上顯示出的一個圖形呢?是否原來龜占時,這個圖形的出現表示吉祥,後來,易經編著者把這個龜占的內容編入易經了呢?對這一假定,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理由是:龜占時,絕對不會根據如此複雜的形象去判斷吉凶。

  “履虎尾,不咥人”,這個形象是很複雜的,包括一隻虎的形象,一個人的形象,人的腳還踩著虎尾,虎的頭還不對著人。燒烤一隻龜殼,在某一次偶然出現類似這樣的圖形或許可能,但是這種圖形不可能常常出現。作為龜占的經驗總結,總結次這麽一條說,“如果出現好像一個人踩著虎尾巴,虎卻不咬人的圖形,占斷是吉祥順利的”,這是不可能的。同為這種總結沒用,也許幾千幾萬次也燒不出一次這樣的圖形。龜占肯定要采用一些更常見的更簡單的圖形作為上斷的基礎。我們可以合理地斷定,某種龜占是根據裂紋的斷續占斷吉凶的,連線“——”和斷線“——”是基本的圖形,由一組這樣的線構成的圖形就是龜占的圖形,如,代表水。

  蓍草占是在龜占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我們可以假設,周文王被囚禁時,極想占卜自己的命運,但身在獄中無法燒龜殼,便找了些蓄草棍(也許是從草席上抽下來的)用它來占卜,並且把蓍草的數目和龜占的各個圖形聯係了起來。把不同的數目指派給這些圖形,又進一步把兩組圖形疊加形成一些稍複雜的圖形,如,然後據此占斷。

  也就是說,龜占的形象,在《易經》裏轉化成了卦形。如好像上下牙咬著東西,這一卦卦辭的意義就是表示“咬”,就是對這一圖形的描述。因此,卦辭和爻辭裏的描述部分,如噬嗑卦第一爻的爻辭中的描述部分“履校滅趾”(“腳鐐傷了腳趾”),就不會是對這一龜占圖形的描述。這個形象,怎麽也不像腳鐐傷了腳趾的樣子。

  總之,龜占的形象轉化為卦形,並用卦名來描述,卦辭爻辭的描述部分不描述它。

  2.有些描述部分不適於解釋為實際事件或實際形象。

  古人相信征兆,相信一件事的發生可以預示另一件事。

  例如,喜鵲在門前叫這件事,預示著有喜氣到來。而貓頭鷹叫則頂示著災禍。如果我們把描述部分解釋為征兆,也就是有預示意義的實際事件,則至少在理論上是能自圓其說的。

  但是,卦、爻辭中的描述部分,並不都像是征兆。如果說《易經》的確像記載所說的,主要是文王所做,那麽用征兆解釋不合理。一個被囚禁的人,所能看到的東西很有限。描述部分中的許多內容,都是他所不可能在獄內見到的。而即使說文王創作《易經》時歸納了民間關於征兆的說法,有些描述也不好解釋。

  例如,“嚼卦上九:見家負塗士,載鬼一車,遇雨吉”。見到豬一身泥,拉著一車鬼。怎麽可能古人會說:如果你見到一隻滿身是泥的豬拉了一車鬼,那麽你出門趕上下雨是吉利的。因為難得會有誰見到這種征兆,除非他有幻覺,所以這種征兆毫無價值。如果隻說見到豬一身泥預示著什麽什麽,才是更合理的征兆性語言。

  再如,“大過卦上六,過涉滅頂,凶。”趟水過河水沒了頭頂,凶。這又是一句廢話,水淹沒了頭頂當然凶,但水淹沒頭頂本身就是災禍,它不是另一個災禍的征兆。

  另外,許多中國人極為相信的征兆,比如日食預示災禍,地震預示戰爭,喜鵲叫預示喜事等,在《易經》中都沒有出現,這也說明描述部分不是征兆。不可能說周文王時人相信的征兆,和過後並不很久的春秋時期的人相信的征兆就完全不同了。也不大可能周文熏不把日食等重要預兆收入《易經》內。然而,如果把這些描述說成是一個比喻或一個夢都是說得通的。但是解釋為比喻相對來說不很合適。因為用“履虎尾,不咥人”這種少見的事情作比喻,不如用一些更常見的事。再如“旅卦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喪牛於易凶”。如果作為比喻,把什麽可以比作先笑後哭呢?

  3.有些描述部分很像夢。

  有些卦的描述部分,明確提到了“夢見什麽如何”,這些描述當然是夢。

  有些卦的描述部分,和古代流傳下來的釋夢書中的條目或古人釋夢的例子極相似,例如:“困卦六三”的描述部分有這樣一句:“人於其宮,不見其妻,凶。”《新集周公解夢書》中有:“夢見宅空者,主大凶。”再如:“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新集周公解夢書》中有“夢見龍飛者,身合貴”。

  一卦中各爻的描述,往往是同一形象的不同狀態,比如乾卦是龍的七種狀態:潛藏的龍,看見在田地裏的龍,在淵中的龍,天上的龍……漸卦則是:大雁落在小河邊,大雁在石頭上吃東西,大雁在樹上……這種形式極像一本夢書:夢見在大地上如何,在樹上又如何。

  用釋夢的方式解釋《易經》的描述。如果我們把《易經》描述部分當做夢,用釋夢的方式解釋,解釋出的結論和《易》的占斷有很高的一致性。

  例如:“屯卦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按夢來解釋:騎馬可以是一個性的象征。因此夢見騎馬,對應白天的婚姻是很恰當的,而且表明了夢者的生理願望已經有一定程度,這對事成功是個有利因素。這和卦中占斷:“往吉無不利”是一致的。反之,如果夢見“屯如稟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屯六四)描寫的狀況,說騎馬走得極為艱難,求婚的人弄得像盜一樣,這種夢雖然也是性象征,但是同時有困難,強求了點,相對就較難成功。卦中占斷是:“女子占不字,十年乃字。”一時還結不成婚。卦的占斷和釋夢也是相似的。

  再如“大過卦九二,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見“枯楊生梯”,老樹長了新葉子,象征老年人重新恢複青春。“老夫得其女妻”,老夫得到了年輕妻子,也同樣象征著老人恢複青春。進一步,老年人象征著精力衰弱,而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則象征著一個人(未必年紀真老)精力得到恢複,這自然是一個很好的象征。卦上占斷為:無不利,和夢解釋也是一致的。而“大過卦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夫。”和九二爻不同,枯老的樹上開出了花朵,花象征女性,以這個象征代表的和九二爻有性別差異。

  再如,“井卦各爻”,就是各種有關井的情境,如果我們把理解為夢見井的種種具體情境,可以這樣分析:正如我們前邊所說,夢見井,往往象征著內心的源泉,心理力量的源頭,一種滋養等。但是同是夢見井,是下文不向,意義也不相同。假如夢見井水渾濁,夢見舊井可能已半幹,一般象征著心理潛能沒有得到開發,這不是很好的心理狀態。而“井卦初六”正是井泥不食,舊井無禽。這爻的結果是得不到滋養。再如,夢見井水清澈但是沒有人喝,我認為象征著心理能量沒有被使用。而《易經》中則說,“並諜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即是說,如果國王是明君,你可以有福,否則你會懷才不遇,也很可惜。以夢來解,《易經》這樣解也是對的。隻是《易經》沒有提到夢的更深一層意義:你隻有自己提升了心理能量,才會得到機遇。清清井水象征你的能力,它能不能被使用不僅在於國王,也在於你自己。

  我們認為《易經》中的描述有些是夢象,那麽我們必須說明,為什麽夢象會進入《易經》?

  我認為,這是古人用龜占、夢占等占卜方式相結合而造成的結果。為了保證更可靠,古人同時應用多種占卜術,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麽,在用八卦以至六十四卦占卜時,也會參考占夢的結果。這樣,他們就很自然地要對照這兩種占卜方式。對照的結果,自然是將有類似的占斷的放在一起,相互參照。我認為就是這樣,古人最後把夢書的內容放進了《易經》,按六十四卦把常見的夢象進行了分類。

  如果我們更進一步假設傳說中周文王被囚期間創造《易》的事件是真實的,那麽,被囚的他在占吉凶時,當然除了用蓍草,最方便的就是釋夢了。因為被囚的人,最有時間去做夢。

  當然,我們說《易經》中有夢象,也並不是說《易經》中所有的描述部分都是夢象。有些顯然不是夢,如“帝乙歸妹”,是典故,還有一些是不是夢很難說清楚。

  《易經》中藏著一本夢書,這個假設是否成立,述需要研究者去進一步探討。本書的說法,不能稱為定論,不過至少可以對這一有趣的題目加以思考,也許你也會有新的發現。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