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發生大規模反政府暴亂,這是1961年以來對樸正熙的政權的最大挑戰,1961年樸在軍人政變中上台。
這次暴亂發生在這樣一個時候:一方麵北朝鮮軍事力量的增強形成了威脅,另一方麵在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時刻南朝鮮經濟開始放慢過去的快速增長速度。
進入第二個6年任期的這位62歲的總統立即宣布在這個南方港口城市實行戒嚴。
這次是樸政府宣布的第四次戒嚴,也是1972年10月實行全國戒嚴後的第一次戒嚴。1972年10月樸總統宣布了新憲法。
釜山的號召推翻樸總統的暴亂和示威正好發生在新政治製度實行七周年。政治反對派一直不顧被捕和下獄的危險譴責這一新製度。
在發生這次動亂之前兩周,親政府的議員提出彈劾案取消了反對黨新民主黨領袖金泳三的議員資格,彈劾的理由是對樸政府的批評太惡毒。
釜山長期以來是反對派的一個基地,是金本人的選區,觀察家們很快就注意到了這種聯係。
自從今年初以來,漢城、大丘和釜山的一些大學斷斷續續舉行了一些反政府示威,自從金泳三被趕出國民議會以來,示威就越來越激烈了。
但是,觀察家們特別指出有消息說,舉行這次示威的不僅有學生,而且還有年輕的市民。這表明反政府運動的內容已從高層爭取政治自由發展到要求經濟上公平。
《朝日新聞》說,約有39萬名南朝鮮人是屬於低收入階層,雖然南朝鮮按人口平均的收入猛增到一千二百美元。但是這家報紙還說,剛出現的經濟不景氣加劇了青年對失業的不滿情緒。
眾所周知,1960年南朝鮮青年推翻了專製的李承晚政權。但是觀察家們認為曆史不可能重演。
但是,當樸正熙政府麵臨著它稱之謂來自北方的威脅時,它可能認為放鬆對國家的控製還為時過早。北朝鮮的新聞機構異乎尋常迅速地報道了釜山事件的消息。
據來自釜山的情報說,16日下午八時許,有國立釜山大學和釜山市的私立東亞大學等學校約三千名學生三五成群地集合到釜山市廳附近,呼喊“廢除維新憲法”等口號,在光得洞、南浦洞等市區主要街道進行示威遊行,同警察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不久,發展到了暴動狀態,學生向警察派出所和報社等投擲石頭,推翻三輛警車並燒了它。還發生了破壞民間廣播局采訪車和搶奪攝影記者照相機的事態。據說,這一騷動一直持續到了開始宵禁的午夜零點。有十一個派出所被襲擊,玻璃被石頭砸碎。
還有一些市民也參加了學生的騷動,呼喊“停止對在野黨的鎮壓”,並一道投擲了石頭。
釜山市一直是在野黨勢力很大的地方,也是選出被剝奪國會議員資格的新民黨總裁金泳三的選區。
據報道,今天釜山的局勢平靜而緊張,鬧市區部署做好作戰準備的士兵,他們的槍都上了刺刀,坦克和裝甲車守衛著戰略要地。
在漢城政府宣布釜山從昨天午夜起實行特別軍事管製法之後,據說,南朝鮮陸軍一個師的軍隊今天清晨迅速開進漢城。
來自釜山的消息說,今天淩晨二三點鍾,鬧市區的大街上到處都是反政府的示威者,他們高呼打倒政府的口號,唱著愛國歌曲。
昨晚,幾千名學生同暴徒會合之後成了無法控製的暴民。他們搗毀了政府大樓、親政府的報紙和電台電視台,砸了大約二十個警察派出所,不分青紅皂白地放火燒了警察巡邏車。
今天上午,武裝的軍人開進國立釜山大學和私立東亞大學,在那裏宿營,同時把學校大門緊閉。
正是這兩所大學的學生接連兩天晚上舉行了激烈的反政府騷動。
朝鮮報紙報道,示威學生要求推翻政府,這是近幾年來頭一次。
迄今為止,地方報紙總是不報道學生騷亂的消息。
人們認為,樸正熙總統今天上午發表的特別文告反映了他決心堅決鎮壓對他的統治提出挑戰的進步活動。
(法新社東京1979年10月18日電)
13日,新民黨所屬的六十六名全體國會議員向國會提出了議員辭職書。這天上午,新民黨在國會議事堂召開議員大會,決定按照12日的“十七人協議會”的決定全體辭去議員職務,國會黨團領袖黃珞周收集了各位議員的辭呈提交給了國會秘書處。與此同時,三名統一黨議員也提出了辭職書。
在三十年的憲政史上,這次議員總辭職是繼1965年發生批準韓日協定波動時,民眾黨所屬的61名議員提出總辭職後的第二次。這一行動使政局繼開除金泳三總裁後重又麵臨新的局麵。臨時發言人鄭在原在議員大會結束後說:
“今天,我們黨所屬的全體國會議員根據把我們選到國會的國民的召喚,決定全部辭去議員職務,”他說:“與其呆在這個可恥的議會裏,不如同國民一起堂堂正正地站在光榮的廣場上。為此,我、們提出了議員總辭職書。”“與其留在非法地、不合理地強迫驅逐我們黨的總裁的國會裏,成為曆史的同謀犯,不如離開這個議會。”“今後,我們將以金泳三總裁為中心,不允許任何挑戰。我們在國民麵前莊嚴地保證,我們將沿著民主鬥爭的道路前進。”
(美聯社漢城1979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