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綿數百裏的祁連山北麓,有一個鄉鎮叫安陽鄉,安陽鄉有一個村寨叫黑羌川。其實,它原來不叫黑羌川,叫拾錢串。
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黑羌川寨子裏有三個秀才,經常相互邀約在一起,吟詩、作畫、飲酒。有一天,三位秀才又相互邀請,到寨子中央的神廟前去飲酒賦詩。他們邊走邊高談闊論,談笑風生。突然,年紀小一些的張秀才從車路轍中揀起一串錢來,三位秀才都爭先恐後地說自己先看到錢,這串錢應該歸自己。你爭我搶,爭論不休。這時,恰巧有縣令到這裏私訪,見他們三個是為了一串錢相爭,便和兩個隨行的衙役停了下來。把三個秀才叫到一塊說:“你們三個不必相爭,現在請你們三個各作一首詩,詩中要寫出誰最窮,這串錢就歸誰。”張秀才搶先吟詩:“茅屋向青天,爐灶斷火煙。日無雞啄米,夜缺鼠竊餐。”李秀才緊接著吟道:“天地是我屋,月亮當燈燭。身上冷無衣,路旁溝裏睡。”王秀才也不甘示弱,開口便吟道:“重病二三年,絕食七八天。微微剩口氣,就等這串錢。”三個秀才吟完詩,都眼巴巴地等著縣令給予裁決,誰知縣令從腰中取出腰牌在三個秀才眼前晃了晃,拎起錢串擺手吟道:“千裏來做官,就為吃和穿。要錢不要臉,我要這串錢。”吟完詩,叫上兩個隨行衙役轉身就走。張秀才、王秀才、李秀才三個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拍拍大腿哭笑不得。張秀才接著又吟道:“路旁拾錢串,”王秀才接著吟道:“你爭我又搶。”李秀才也吟道:“來個窮縣官。”然後三人齊聲吟出了第四句:“貪心黑如炭。”然後大笑而去。
從此,人們便以撿錢的那地方為寨子命名叫黑錢串,世世代代記恨那個貪錢的黑縣官。時間久了,漸漸地將寨子叫做今天的名字——黑羌川。
(任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