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總兵奇事

  甘州,自唐代起曆來為郡、州、府、專署所在地,已經曆了一千多年的曆史風塵。這裏,沉澱著燦爛的絲路文化,有淋漓妙趣的民間傳說,有曆代名流光怪陸離的曆史典故。清代總兵高孟就是沉澱在張掖曆史文化長河中的一位傑出人物。

  張掖市甘州區民主西街西端有一座文物古跡——高總兵府。在當地老百姓眼中,高總兵府隻不過是一座古代遺留下的府邸荒刹。這座當年富麗堂皇的府邸,那種戒備森嚴的場麵早已蕩然無存,它的主人高孟也已在數百年前化作了塵埃。總兵府便成了名副其實的文物古跡。

  在張掖民間高總兵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流傳著許多傳奇動人的故事。相傳,清朝康熙年間,甘州城東有個叫高家河灣的村子裏,出了一個總兵大官,名叫高孟。小時候的高孟長得憨厚,老實寡言,所以他的真實名字慢慢隱沒了,人們管他叫“高懵”。高懵父母早逝,大佬和大媽是他唯一的親人。這孩子家境貧寒,缺吃少穿,且飯量較大,常常是三尺的腸子閑著二尺半,經常做些偷雞摸狗之事來維持生計。

  高懵十四歲那年的夏天,有一天晌午,火辣辣的驕陽曬得大地直冒青煙,高懵肚子餓得團團轉,於是,他就到村子外邊的一棵大榆樹上一邊乘涼一邊捋榆錢填肚子,忽然看見從東邊走來一個陌生人,那人來到榆樹下,東張西望,見四周沒人,就急忙在地上挖了一個坑,從懷裏掏出一個紅布褡褳,小心翼翼地將紅布褡褳埋在坑裏,然後順著原路急忙返回。屏息坐在樹上的高懵把這一切看得一清二楚,他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回到家裏就把看到的這一切告訴給大佬。大佬經曆了一世的滄桑,一聽就知道那個人一定是個“趕葬”的,既然把“葬”趕到了大榆樹下,說明這個地方定是個風水寶地。大佬當即領著高懵,來到大榆樹下,挖開那個坑一看,紅布褡褳裏果然裝的是一推死人骨頭,真是趕葬的把“葬”趕到了這裏。大佬二話沒說,就把那個紅布褡褳往外一扔,隨後,就從祖墳悄悄搬來高懵爺爺的屍骨埋在這個坑內。這一倒騰,高家的風水一下轉過來了,沒過幾年就出了一個總兵大官。

  且說高懵一年年長大,偷雞摸狗為害鄉鄰的事也越發收拾不住,時間一久,戶族長怕敗壞高家門風,決定活埋高懵。高懵的大佬聽到風聲,急得手忙腳亂,回家跟老伴商量,讓高懵立即離鄉出走,逃個活命去吧!

  為送侄兒上路,高懵的大媽發了一大盆麵,烙些幹糧讓高懵在路上吃。大媽連夜烙饃饃,高懵守在鍋邊,烙出一個吃一個,一大盆麵烙完了,高懵吃的也沒有剩下幾個。夜深人靜,月亮朦朧,大佬悄悄地把十六歲的高懵送出門,叮囑道:“娃,你就快朝西跑吧!”高懵急急忙忙,忘了大佬的話,沒向西跑,而他卻糊裏糊塗箭直朝東跑去。

  逃出家鄉的高懵,風餐露宿,一路上要著吃,一直向東走呀走,約莫走了兩個來月,到了一個大地方,那個地方叫涼州。高懵就在涼州停住了腳跟,有時給人家打短工混飯吃,有時流落街頭巷尾要飯吃。

  城裏有一家賣豆腐的,姓耿,人稱“耿豆腐”。高懵討飯討到了耿豆腐門上,正趕上耿豆腐家拉運大豆,高懵走上前,二話沒說,兩隻胳膊夾住兩毛口袋大豆,“噌”的一下就扛上了肩頭,輕輕地拿進了耿豆腐家。耿豆腐見這小夥子力氣大,能幹活,就留下來幫他家推豆腐。

  高懵在耿家落了腳,有了吃飯的地方。他飯量驚人,每天三頓飯吃不飽,還要吃掉幾個豆腐渣餅。高懵吃得多,力氣自然就大。有一天,他給耿家推豆腐時,盡嫌驢子拉磨轉得慢,就朝驢P股上拍了一掌,誰知這一掌竟把驢子給打死了。耿豆腐急得連聲叫苦:“我就靠這頭驢子拉磨呢!你給我打死,這豆腐還咋磨?往後的日子咋過呀!”高懵說:“不要緊,我推磨比驢子快,隻要叫我肚子吃飽就行。”從此,高懵就抱著磨杆給耿家磨豆腐,果然比驢子跑得快,磨得多。

  當時,涼州城裏的居民要輪流到道台府裏打更放哨。那天,輪到了耿豆腐家,差事就落到了高懵頭上。高懵打過二更後,覺得有些疲倦,就走進道台大人的公堂,往老爺堂的坐椅上一躺,就打起呼嚕來。說來也巧,這天晚上道台大人偶做一夢,夢見他公堂的大梁折斷,他在屋頂將要坍塌時,一隻黑虎猛撲過來,用後爪把折斷的大梁撐了上去。大人驚醒,直衝公堂看個究竟,這一看倒嚇出一身冷汗:一位大漢坐在他公堂的椅子上蹺著腿睡得正香呢!大漢那蹺起的腳正好對著公堂的大梁。道台大人暗自尋思:這人日後必成大器啊!

  第二天,道台大人一升堂就查問昨夜打更的是什麽人,早有衙役向大人作了稟報。一會兒工夫,高懵就被傳到了大堂之上。高懵跪在堂上,頭皮發麻,渾身哆嗦,嚇得麵如土色。道台大人問:“你是哪裏來的?姓甚名誰?”

  “大老爺,小人名叫高孟,人們把我叫高懵。是甘州城東高家河灣的人,小人上沒父母,下沒兄弟姐妹,逃荒要飯,來到了涼州,現在耿豆腐家推豆腐為生……”

  道台大人說:“高孟就高孟,再不要叫‘高懵’。從今天開始,你不要再推豆腐了,就在我府裏幹個差事,你願意嗎?”

  高孟說:“我咋能不願意呢?隻是我飯量重,怕——怕——”“你怕吃不飽肚子?不要怕,你有多大的肚子,隨你吃就是了。”道台大人笑著說。

  從此以後,高孟就成了官府的差役,每天打掃完院子,幹些雜活。他手腳勤快,又聽話,深得道台大人的寵愛。不久,道台大人將高孟收為義子,讓他讀書習武,送他從軍殺敵,衝鋒陷陣,建功立業。

  那時,西北邊境戰事不斷。高孟從軍打仗,可真是有了用武之地。在一次平寇戰事中,將士們打了幾次敗仗,個個唉聲歎氣,愁眉苦臉。有一天,一場廝殺結束後,將士們正在造飯,敵寇突然殺了過來。兵士將領弄了個措手不及,丟盔棄甲,四處亂跑,唯有高孟,舍不得剛剛做好的這一鍋飯,於是,他靈機一動,把飯鍋馱到了馬背上,等他翻身上馬時,可迎麵來了敵兵,坐騎受驚,猛一回頭,壞了,一鍋飯全扣到了馬背上。那馬被燙得嘶叫著向前狂奔,飛速衝入敵陣,這時的高孟人借馬力,馬借人威,輪起大刀,手起刀落,一陣砍殺,殺得敵寇人頭滿地滾,鮮血到處流,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高孟的名聲從此在軍中大振,很快被提為偏將,每次兩軍對陣,敵兵一見高孟就嚇得膽戰心驚。就這樣,高孟衝鋒陷陣,英勇善戰,屢建戰功。後來,康熙皇帝封高孟做了西北侯,派他駐守甘肅,做了西北總兵。

  高家河灣的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當年的“高懵”竟然做了總兵官。高孟做了總兵來到了故裏甘州,大興土木,在甘州城東南角修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總兵府。總兵府是一座樓式四合院,歇山屋頂,青磚砌牆,雙獅守門,中間是正堂,兩邊是七十二座虎頭街門,飛簷雕柱,氣勢磅礴。府門外有磚雕磨塑的麒麟照壁。傳說磨塑的麒麟栩栩如生,還真活了,半夜裏跑到大街上把行人嚇得四處逃命,總兵高孟知道這事後,派人用鉚釘把麒麟鉚住,麒麟再也就跑不下來了。整個總兵府邸占據了甘州城裏的一條大街,設計獨特,氣勢非凡。高孟當然也忘不了當年他無意中看到的那個趕葬先生的那件事。他心裏很清楚,要不是大佬把他爺爺的屍骨搬到風水寶地,他能有今天嗎?所以,他修好了總兵府,就去修墳祭祖,祈禱祖宗保佑他官運亨通。在家鄉高家河灣埋他爺爺的墳地修建了“獅子墳”,墓地內置有神道碑,翁仲,雕置許多石人、石馬、石駱駝、石獅子。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高總兵怎麽也沒有料到他的禍事臨頭了。一天,總兵府門前忽然來了一個道人,直呼高孟其名,說是要見他。高總兵一聽有人找他,就應允了道人的求見。道人進了總兵府大堂,開口就說:“大人,你欠下我的債,該還了吧?”高孟一時摸不著頭腦,問:“我何時欠你的債?”道人說:“你難道忘了嗎?當年我的葬趕到甘州城東,你們高家卻把那塊墳地占了,算我沒有運氣吧,我也沒話可說,隻是我手頭沒有花用的銀兩,你給些銀兩就算了事。”高孟一下子明白了,忙上前給道長施禮,請道長上坐,並給了道人三百兩白銀,作為酬謝。道人歎口氣說:“也罷,這都是天數,你領情就是了。大人既然不忘舊事,我就再告訴大人一個秘密:你家獅子墳西麵三丈六尺之處,地下有個白石頭,若把那白石頭挖掉,你的官還會做得更大。”道人說罷,轉身便走了。高總兵半信半疑,帶人到祖墳西邊一挖果然有一塊白石頭,就搬出來給扔了。誰知,這一下可上了那道人的當。原來,據說高家墳地裏有一條青龍,青龍怕的是白虎,而那塊白石頭則是一隻白虎。高總兵挖出白虎,那青龍也自然就會飛走。這麽一來,高家的氣數也就盡了。

  不久,高總兵接到了朝廷的聖旨,要他到邊關平寇。高孟在這次平寇中,抓獲了寇營中的兩位美貌女子,他把一位進獻給皇帝,另一位留在自己府中。一天,康熙皇帝到三宮六院,偶爾發現高孟進獻的這位美人長發飄逸,誇道:“美人的金絲真長!”這位女子答道:“多謝萬歲爺誇獎臣妾,我的頭發還不算長,我妹妹的才算長呢。”皇帝一聽忙問:“你妹妹在哪裏?”“我妹妹就是西北侯高總兵的小妾。”皇帝一聽大怒:“這還了得!這個高孟,竟敢把最美的女子留給自己,這不是欺君嗎!”於是下旨問斬,早有監斬官領旨飛馬直奔甘州而來。事後,康熙皇帝冷靜一想,又覺高孟一向忠誠,且屢建戰功,我怎能草率定罪問斬?想到這兒,皇帝傳旨收回成命。立刻派出免斬官飛出燕京,直奔甘州而來。誰知這匹坐騎到甘州城長沙門護城河偏偏要喝水,任憑免斬官怎麽抽打,也無濟於事,足足喝了半個時辰。待免斬官趕到高總兵府時,高孟的人頭剛剛落地。皇帝惋惜之至,便傳旨將甘州城南長沙門馬喝過水的護城河賜名“飲馬河”,同時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橋,名曰“飲馬橋”。

  高孟是張掖一位戰功顯赫的曆史名人,也是在張掖民間最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當地士紳為了紀念這位英雄人物,在甘州城內南大街為高孟修建了“三邊掛印”牌坊。

  (宋進林整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