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八節 二月二龍抬頭

  甘州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二月二,龍抬頭”就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龍是天的象征,風雨的主宰。農曆二月初二又恰是“驚蟄”前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從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時候,農民告別農閑,開始下地勞作。據說,這一天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龍一抬頭就要雲興雨作,預示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提起“二月二”,在民間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生了三個兒子,卻沒有女兒,龍王就想啊,要是能有個公主,那該多好啊!蟠桃會上,王母娘娘為了獎勵龍王,答應可以滿足他一個願望。龍王就把想要個公主的想法說了。王母娘娘就給龍母吃了一顆仙丹,不久,龍母就有了身孕。第二年二月二,龍母生下一女兒。小公主一天天長大呀,可是長大了卻對龍宮的生活越來越厭倦,聽宮女說人間非常幸福,就乞求母親要到人間去。龍母非常寵愛公主,相勸之後,見公主主意已定,就給她一個錦囊,把她悄悄送出龍宮。龍女向母親哭著拜別之後,跨過了九十九條大河,越過九十九座大山,來到祁連山下。龍女舉目一望,發現土地都幹裂著嘴巴,莊稼都快要枯萎了,而太陽正火辣辣的烤著大地,山腳下一英俊的青年在田裏汗流滿麵,吃力地在幹活,公主走過去問:“這麽旱的天,你種地會有收成嗎?”那英俊青年苦笑著說:“有什麽辦法呢,地主的租子還要交,家裏我娘還靠我吃飯呢!”公主聽了覺得青年非常孝順,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就非常同情他,從錦囊裏掏出了幾顆黃豆,向地裏一撒,地裏要幹枯的麥苗就變得綠油油的。青年見狀知道碰到了仙女,趕緊跪下說:“仙姑,請你救救其他的老百姓吧,這方圓百裏都幹旱呐!”龍女聽了,害羞地扶起青年,依法向空中撒了一把黃豆,火辣辣的太陽下,沒有一絲雲彩竟然下起瓢潑大雨,方圓百裏的老百姓就得救了。小夥子感激地又忙著跪下道謝,公主看小夥子憨厚老實,英俊漂亮,心地善良,就跟小夥子一起過日子了。龍王後來知道此事大怒,把事情反映給了天庭,玉帝處罰龍女永遠不得再回龍宮。後來龍王也十分後悔,經常想起自己的女兒,就在二月二這天浮出海麵,抬起頭朝女兒離開的方向大哭一場,他的哭聲如春雷,眼淚就變成了春雨,跟女兒一起滋潤人間萬物,以求心靈解脫。後來人們為了懷念公主,每逢二月二,百蟲複蘇,龍施雨水,蒼生祈年求豐,敲鑼,打鼓,燒香,鳴鞭炮,炒“金豆”、“撒青灰”、“圍倉”、“封井”、“鬧春耕”等等也就形成了一種民間風俗。這多種習俗中,尤以炒“金豆”最為意味深重,傳說唐朝武則天時期,上層社會驕奢淫逸,腐敗不堪,天象異變,玉帝震怒,派遣天龍火燒甘州城,天龍不忍,與甘州百姓一起張燈結彩,仿佛熊熊火焰,騙過天庭,後為玉帝知曉,貶鎮天龍於凡間,並貼上法旨:“天龍不得翻身,人間三年不雨,除非金豆開花。”不知從何而起,二月二這天,各家各戶炒玉米(也有炒黃豆之說),直到開花,擺滿庭院,也就應了“金豆開花”的說法,玉帝無語,於是龍抬頭,人間風調雨順。

  (代定忠整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