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甘州第一泉

  民間相傳,很早很早以前,甘州沒有一口水井。但那時候,甘州一帶雨水非常順調,家家戶戶都不缺水。

  不料有一年,天氣忽然變了,晴空萬裏無雲,接連幾個月不落一滴雨,曬得河溝水幹,田地裂縫,連人吃的水也難找到。官府怕百姓鬧事,便請來許多道士和尚,築壇做法事,強迫百姓去叩頭跪拜求雨。

  當時,有個老頭兒也被趕來了,可是,他偏偏不肯下跪,當官的見了很生氣,就把他抓起來,安上“違抗官府”的罪名,要殺他的頭。老頭兒一點兒都不害怕,反而仰天大笑,說:“我活了八十多歲,死了不值什麽,可惜甘州人就不會有水吃啦,連你們當官的也會一同渴死!如果給我三天時間,我一定能找到水源。”當官的聽老頭這麽一講,便答應了。老頭兒回到家裏,把他五十多歲的兒子和二十多歲的孫子叫來,說:“快去把我家那頭大青驢子牽來。”兒子問:“爹,你牽驢子幹啥?”“我老啦,走不動了,要騎上毛驢到城牆上轉轉。”孫子問:“為啥要到城牆上去轉呀?”“那裏站得高,望得遠,你和你爹,牽好毛驢,跟我一道去。”

  於是,祖孫三代在甘州城牆上麵繞圈子。一日繞三圈,三日繞九圈。繞呀繞呀,老頭騎著毛驢看了九圈。他發現城內的東南角下,有一股煙不像煙,霧不像霧的東西,不斷地往上冒,不斷地往上升,升到天空結成一朵白閃閃的雲朵兒,老頭兒指著雲朵兒,對兒孫們說:“那白雲底下冒煙霧的地方就是龍脈呀,有一條龍在底下呼氣呢!”老頭兒找來了許多人,在城東南角挖井。挖呀挖呀,挖了三丈深,可是連一滴水也沒有!當官的看井裏幹幹的,不容分說,就把老頭兒殺了。

  兒孫倆大哭一場,把老頭兒的屍體埋了。孫子含著眼淚,攙著他爹,仍舊爬到城牆上去繞圈子,繞呀繞呀,看呀看呀,又繞了三日,又看了九圈。他們看到挖過井的地方,那股煙霧更濃了,天空上那朵白閃閃的雲朵兒也更多了。老爹指著雲朵兒,對他兒子說:“那白雲底下冒煙霧的地方真是龍脈呀,你爺爺找的地方沒有錯!”

  於是,他又找來了許多人,在挖過井的地方繼續往下挖,挖呀挖呀,又挖下去三丈深,但是,井底下還是沒有一滴水,官府知道了這回事,就不問青紅皂白,把老頭兒的兒子也殺了。

  孫子大哭一場,把爹的屍體埋在爺爺的墳堆旁邊。剩下他獨自一人,孤淒淒的。但他並沒有氣餒,繼續爬到城牆上去,尋著爺爺和爹爹的足跡繼續繞圈子。繞呀繞呀,又繞了三日,看呀看呀,又看了九圈。他看到挖井的那個地方那股煙霧越冒越濃,天空上那朵白閃閃的雲朵兒也越結越大了。孫子指著雲朵兒,自言自語地說:“那白雲底下冒煙霧的地方一定是龍脈,爺爺,爹爹,你們死得好冤枉啊!”

  他又去找來許多人,仍舊在那挖過井的老地方接著往下挖,挖呀挖呀,再挖下去三丈,挖到了鼓鼓突突的岩石上,再也挖不動了。孫子在九丈深的井底下,東摸摸是幹的,西摸摸是幹的,中間一摸,摸著了一塊圓鼓鼓的大岩石,像是龍的眼睛。他把心一橫,大聲喊道:“龍呀,龍呀,你為啥不睜眼哪!天上不行雨,地下不放水,你叫咱老百姓怎麽過日子?今天我跟你拚啦!”就一頭向那圓鼓岩石撞過去,隻聽“轟隆”一聲響,岩石裂開一道縫,縫裏汩汩地冒出水來,一會兒,就把九丈深的水井灌得滿滿的。清洌洌的泉水,把孫子托上井口。可是,他已經死了,老百姓大哭一場,把孫子的屍體埋在他爺爺和爹爹的墳旁。

  自從有了這口冒水的井,人們就不愁沒有水吃了。後來,人們照樣又挖出了許多這樣的冒水井,甘州百姓再也不為吃水發愁了!為紀念死去的爺孫三人,人們把城東南先挖開的冒水井叫做“甘州第一泉”。

  (張有壽整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