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很早以前,從遙遠的西方來了兄弟三人。這兄弟三人看麵相,個個生的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煞是富態;聽言語,人人如鍾似磬,聲震天地,極有神韻;觀行走,邁起腿來挾風攜電,疾如奔馬,甚為神速。
兄弟三人來到絲路古城——甘州,一日無事,在城內閑遊浪逛。三人越遊越高興,越逛越起勁,四大街八小巷,街街都逛,巷巷都鑽,廟宇寺院,更不放過,見神就尊,見佛就拜,甚至走出城去,繞九裏城牆逛了一圈。夜晚歸來,老大對兩兄弟說:“二位賢弟,為兄看這甘州城內半是蘆葦半是廟,瑞氣蒸蒸,祥光普照,求神拜佛已成風氣。市麵上商賈雲集,貿易繁榮,且民風淳樸,市人忠厚,為兄立意在此長住,二位兄弟可繼續向東尋安樂之地。”二位兄弟聽了也不反對,隻是默默點頭。
第二天清晨,二位兄弟起床,見長兄熟睡未醒,也不辭別一聲,便踏步上路向東而去。且說這熟睡的長兄從早睡到晚,從夜又睡到晨,竟一連睡了三天三夜,任店家呼喊,店內喧囂,這個人如死人一般動也不動一下。待到第四天早晨,店家出門一看,不由大吃一驚:隻見一座山一樣的睡佛在客店院內,仔細觀看,睡佛竟和那熟睡的長兄一模一樣。店家恍然大悟,知是佛祖下凡,都忙撲跪在地,叩拜佛像。
一時,甘州城內熙熙攘攘,人們爭先恐後前來觀瞻神佛,小小客店已被擠破了店門。地方父老和各寺廟住持相聚商議,為神佛修建大殿,以供叩拜瞻仰。城內富商、鄉紳及市民紛紛捐資,請巨匠,聘高手,繪圖紙,選精料,建起了甘州城內最大的寺廟——大佛殿。
再說那兄弟二人往東走到山丹,二兄對三弟說:“小弟,大哥已在甘州安居,你可先行一步,為兄在此坐一會,隨後即趕來。”三弟依言往東走去,二兄在山丹一座就再也沒有起來,成了坐佛。三弟到涼州,見二兄還沒趕上,站定身體,回身凝望,也立地成佛,永駐涼州。
原來,釋迦牟尼知道自己將要圓寂,想在東土找一塊風水寶地涅槃。於是,將己身化為兄弟三人往東而行,在甘州、山丹、涼州找到了涅槃之地,以臥、坐、立三式成像,以示對甘州金、山丹銅、涼州銀的留念,而甘州城的臥佛才是佛祖的真身。直到現在,張掖臥佛還是全國最大的室內泥胎臥佛。
(陳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