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節 土塔的興建

  甘州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東西往來的交通要道,佛教傳入我國後,很快在甘州興盛起來,唐朝時期佛教處於鼎盛期。《甘州府誌》載:“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連片葦溪,遍地古刹”,是甘州特有的風貌。在古時甘州,無論城鄉,古刹遍地,塔影連連,煞是壯觀。“半城塔影”源於佛教的興起。據說,釋迦牟尼涅槃後,虔誠的弟子們為了分散保存他的骨灰(舍利子),就在各處興建墓塔;隨後,眾多的高僧、和尚、道士、喇嘛們死後,他們的徒子徒孫為他們遺體火葬而修建了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千姿百態的塔,進而,在甘州也就形成了遍地古塔的景觀。在古甘州城內,最有影響的塔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塔,現保存完好的隻有土塔和木塔兩座。土塔修建在古甘州大佛寺院內,磚混結構,外表通體為白色,呈覆缽體,為喇嘛教式,相傳葬迦懾摩騰骨灰。關於它的興建在民間還流傳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傳,在造土塔的時候,藝術要求很高,要把密簷式空心塔身,全部填成實體,成為實心塔,人們不能登臨塔頂。塔的下部有一個高大的須彌座,座上雕刻有富麗的佛像、菩薩、伎樂,以及獅子像等物像圖案。這就要求有超高技藝的工匠才能完成這項工作。一班在西部造塔很有名的土木工匠領了這項任務。他們設計、運料、搭建,一段時間過去了,工程也完成了一半,最後就剩安裝一座八百多斤重的黃金塔頂。這可難倒了這些能工巧匠們,一座實心塔,三十多米高,怎樣才能將那麽重的塔頂完好無損地運上去呢?他們搭梯子運過,眾人用肩膀扛過,但都無法達到塔頂,離竣工期限一天天接近了,匠人們一籌莫展,想不出一點辦法來。

  一天,在炎炎烈日下,工匠們一個個麵帶愁容,輾轉來回,這時,人們看見有一位白須長者從遠處姍姍而來,他步履從容,精神飽滿,在烈日下看不出有一絲一毫的倦怠。他走近土塔時,麵帶微笑地看著未完成的工程,工匠們因苦於無能為力而茫然地看著這位長者。領頭的工匠師傅似乎看出了什麽,他想和老人討教一番,便上前將工程情況向長者如實說出。誰知那位老翁胡須一捋,微笑著留下一句話:“我都是土壅脖子、半截子入土的人了,能幫你們什麽忙啊?”說完飄然而去。領班師傅看著老翁遠去的背影,覺得自討沒趣,反身一P股坐在地上。

  領頭的工匠師傅自言自語地重複著老人的話:“土壅脖子、半截子入土……”,這時,他一下子站了起來,高興地狂笑了起來。他把大家招呼過來,將老人的話給大夥解釋,人們恍然大悟,齊聲說:“是神仙在指點啊!”看著老人離去的方向,他們虔誠的連連叩拜。

  大家說幹就幹,很快,把土運來堆滿了土塔四周,一直堆到塔頂,順著土堆,他們很輕鬆地將黃金塔頂完好的安裝在最高端,最後清理完土堆,如期完成了任務。

  (張蘭整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