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金張掖的由來

  祁連山下的古城張掖,因“張中國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為啥在此名前加一個“金”字呢?傳說,這是黑水國的臣民為逃避一場大災時得來的。

  一天,一位白發老人得知黑風怪要在這天夜裏興風作浪,企圖霸占黑水國國都,便急忙進城通報。為防意外,他以賣桃梨為名,沿街喊叫:“桃——梨”、“賣桃梨——桃梨——”,可他口喊賣梨,卻既不帶梨又走得飛快。

  這一情況,被新到的隋朝大將韓世龍發現,悟出其中的原意:“桃梨”不就是“逃離”嗎?於是,他迅速組織軍民撤離了城池。子時逃離城外,卯時便大風驟起,黑風黃沙很快把黑河岸畔一座金碧輝煌的國都掩埋了。

  匆匆逃離國都的人們,扶老攜幼,背井離鄉,沿祁連山而行,找一些天然岩穴、牧人窯洞,避風擋雨,禦寒防暑。

  且說災民中有一位老伯,年輕時在國王逼迫下,曾帶當地百姓離開家鄉,到南山淘金,以裝飾國都殿堂。但是到了殿堂修成,金庫裝滿,狠心的國王便放水淹了金洞。

  老伯想到了過去的黃金洞,便帶著災民跋山涉水,向當年的黃金山溝走去。他們整整走了九天九夜,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終於進入這條山溝。

  老伯抬頭一看,彎彎曲曲的山溝裏,燈火輝煌,如同白晝;兩邊山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運木的運木,搬石的搬石;溝裏丁當作響,打鐵的打鐵,鋸木的鋸木,砌牆的砌牆,好一派忙碌景象!

  他懷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領錯了路,兩腿再也挪不動步了。

  早年這兒金洞被水淹沒時的臨時工棚,已一間不剩,今夜卻有這麽多人在大興土木,到底是咋回事?

  這時一位白發老人笑嗬嗬地走過來對老伯說:“老兄弟,你是金溝的始祖,如今舊地重遊,我等特來歡迎。”跟在白發來人後邊的隨從們,忙攙扶著一些年老體弱的災民,緊跟兩位老人走去,進入一座新嶄嶄、亮堂堂的大殿,大家抬頭一看,但見滿殿金光四射,檁柱椽梁,雕龍塑鳳,家什用具,無一不是赤金所做。

  老伯雖淘金大半輩子,可還從未領略過這麽多的金具,更未去過這般豪華的殿堂。白發老人看他發呆,便笑了笑,謙和地說:“老弟當年踏遍祁連山川,找到了金山,在金溝熬了多半輩子,給國王修了金殿,後來他過河拆橋舍棄了你們,如今得到可悲下場,也是活該。今天你們來到這裏,就跟大夥一起在這殿堂住下,盡情享受你們本該享受的一切!”

  “不敢,不敢!”老伯連連搖頭說:“我們都是地道的窮苦人,憑手藝吃飯,可享不了這個洪福啊!”

  “誰說你們不能享受?”白發老人安慰道:“你們為天子造福,他住進金殿,卻為非作歹,欺壓你們,認敵為友,如今上了黑風怪的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他做了壞事,罪有應得,可我們不能昧著良心,亂占他人財物。”老伯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憑自己的雙手勞動過活。”

  白發老人說:“這是你們親手所造,誰造歸誰,理所當然。”

  “不不不!”老伯還是一個勁地推卻:“這是舉國上下的能工巧匠們造的,不是哪一個人的功勞。”

  白發老人見老伯執意不肯在這裏久呆了,那些跟著他的人,也表達了同樣的意願,便領他們到金山溝裏走走。

  各路工匠正在忙著為他們修建住宅。老伯一一招呼,並謝過他們,然後對白發老人說:“大夥的好意,我代表災民心領了,請工匠們趕快收工,各回各家。這黃金溝雖好,卻不是我們久居之地,這裏既不能種莊稼,又不能放牛羊,黃金雖好,卻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呀!所以我們還是返回祁連原野,重建家園。”

  白發老人一聽,覺得言之有理,請他們吃過便飯,歇了一會兒,隻得送他們回去。

  臨走時,各路工匠紛紛趕來送行,他們都帶來了禮物贈給災民。鐵匠送了鐵鋤,好讓他們回去開荒種田;石匠送了石磨,好讓他們推磨碾米;農民送了種子,好讓他們在新開墾的荒地裏種植莊稼;唯有木匠特別,既不給斧,也不給杖,卻使勁往他們褡褳裏裝黃色刨卷,直到把他們所有的褡褳都裝滿為止。

  災民覺得奇怪,別的工匠送的均是有用之物,木匠送刨卷有何用處?

  白發老人說:“不要嫌棄,即送之則受之,帶著自會有用處。”

  老伯也好覺得這刨卷很適用,要是一路上遇上連陰雨,它便是生火做飯的燃料。一切準備就緒後,災民們離開金溝,到山外尋找安家之地。

  他們沿著黑河走了三九二十七天,來到一處土地平坦、水草豐美的地方,這兒的人們正在興修城池,造城的人問他們從何處而來,老伯一一回答。領工的看他們都是受苦人,便收下了他們。災民們立即分成兩路,一路人馬開荒造田,一路人馬加入建城行列。

  災民們顧不上長途跋涉的勞累,便搭鍋做飯,從黑河裏挑來水,又找些柴火,不知誰想到褡褳的刨卷。好在路上沒遇上陰天,柴火又很充裕,褡褳裏的刨卷,一次也沒用,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怪,從褡褳裏倒出來的刨卷,竟變成了金卷、金條、金粉。尤其是老伯褡褳裏的黃金,像流水似的淌著,直倒個沒完。

  直到這時,有些人才後悔了。因為他們當初不願多裝,有些人一路上還覺得背著礙事,偷偷撒了許多。

  吃過飯,突然失蹤了一些人,他們不是怕修城太苦,而是去找黃金去了。他們走過的路上,處處都是黃金。奔騰的河水也閃著金光,因為有些人把刨卷偷偷地扔在水裏,入河的黃金隨著水滾動,放著耀眼的金光。

  於是,有人便在“張掖”的前頭加上一個閃光的“金”字,不僅張中國之臂掖,而且使之永遠閃爍富饒的金光。

  (潘競萬整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