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廣電總台 任斌
近距離感受餘震
到達天水的下午,我們就馬上開始了采訪工作。在聽取天水市委宣傳部對天水市整體受災情況的介紹後,我們首先來到了天水市商務局,5月25日下午4點20分,正在了解天水市物資采購情況時,我們遇到一次大的餘震。當時我正坐在天水市會議室做著記錄,腳下的一震讓我意識到發生了餘震,整棟大樓在搖動,我立即拿起攝像機衝到了會議室外的陽台上,想第一時間拍到地震發生時的景象,同時所有在會議室的人急忙起身往樓下安全地帶撤離。來到大街上,我看到天水市民紛紛聚向空曠地帶,大家還在談論著剛才的這次餘震,我們隨即對人群進行了采訪,感到市民們的心態還是比較平穩的。
除過這次餘震,我們在天水還經曆了兩次餘震。5月27日下午4點38分,我們在郭山行政村莊子小學采訪時,又感受了一次強烈的餘震,當時我正在帳篷外拍攝空鏡,突然感到大地劇烈晃動,帳篷在搖擺,停著的摩托車在擺動,附近的家禽狂躁不安地叫了起來。帳篷教室中的一名學生大喊:“地震了,快跑!”正在上課的36名學生紛紛跑出帳篷站在安全地帶,學校張校長不時地安慰學生。幾十秒過後,一切又恢複了平靜,學生們陸續返回繼續上課。半個小時,接連發生兩次強餘震,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房屋倒塌。
樸實的受災群眾讓我感動
在此次采訪中,我們共去了兩個受災情況較嚴重的村莊,天水市秦州區汪川鎮郭家山村和清水縣郭川鄉田川村。這兩個村內到處是殘垣斷壁,場景讓人感到心痛。受到了這樣大的災難,這裏的村民們卻沒有一個人坐在那裏抱怨。“比起受災重的地區我們沒什麽”,這句話是我們聽到的村民們說得最多的話。秦州區郭家山村是一個有204戶村民的山村,郭家山村的村主任呂劉娃接受我們采訪時說:“我們村沒有什麽大的困難,現在隻缺3頂帳篷,其餘的困難我們能克服。”隻是很普通的一句話,卻讓我感慨萬分,受災群眾沒有借著地震災害向政府要政策,要這要那,隻是3頂帳篷。在田川村,村民們得知我們是蘭州市廣播電視台的記者時,很多村民說感謝你們,我們受災的事讓你們蘭州人也操心了。看到我們在一直拍攝,村民們還給我們倒上了水,讓我們休息一下。那一刻我的真實想法是做完采訪,趕緊離去,我感到我受不起這份謝意,我們沒有做什麽。我注意到其他3名記者誰都沒有去喝村民為我們倒的水,誰都沒有去板凳上坐一下,我想他們的感受和我一樣。在田川村的采訪接近尾聲時,一位村民找到了我,拿出了一條嶄新的小毛巾說給我擦汗,我沒有要,再三推托下,清水縣的副縣長李曉衛看到了,走來對我說,收下吧,那是這位村民剛才專門為你買的毛巾,你不收他會難為情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強忍的眼淚流了下來,我無言以對。我拿出錢給他,他一口回絕,我連這位村民叫什麽都沒來得及問,他一閃身就走了。老百姓在大災麵前表現出的堅強和樸實以及很多感動一直陪伴著我做完了在天水的采訪。
受災後政府反應迅速,黨員幹部盡職盡責
在采訪中,我感到受災群眾情緒穩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這次地震發生後,各級政府反應迅速,黨員幹部們來到群眾當中,讓老百姓感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在田川村的采訪是清水縣政府的副縣長李曉衛陪我們一起去的,一進村子,我就發現很多村民都認識李縣長,我覺得很新鮮,就當著很多村民的麵故意問:“這是誰你們認識嗎?”村民們說:“這是我們縣的李縣長,地震後當晚7點多鍾,李縣長就來到了村裏檢查災情,慰問群眾。第二天還給我們拉來了帳篷和方便麵、水。”後來我們得知,從“5·12”地震發生後,到5月26日我們來采訪,李縣長已經來過田川村6次,每次來都和村民們在一起。還有就是清水縣郭川鄉的副書記劉忠錄,地震發生後,他3點鍾就自個騎摩托車來到了田川村,進來之後就沒再出過村,一待就是14天,天天和受災群眾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組織群眾開展自救,我們看到他時他已經非常憔悴。在這些黨員幹部的帶領下,田川村在5月19日就已經啟動了異地重建工作,我們去采訪時已經看到異地重建工程平整好的土地。這些黨員幹部的紮實作風也讓我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