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廣電總台 丁娜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鏡頭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現場還不夠近。”一位著名的戰地記者曾經這樣說過。
作為新聞戰線的一名新兵,赴天水地震災區的采訪,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麵對麵地感受災難。短短一周時間裏,手中的鏡頭所對準的每一張充滿愛心的臉孔,所捕捉到的每一個動人而彌足珍貴的瞬間,都讓我的內心感到震撼。
田川村35戶村民的房屋完全倒塌;郭山村莊子小學的房屋全部損毀,而校舍旁新搭建起來的帳篷中卻傳出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伏羲廟裏的部分牆體出現了裂縫、傾斜,一些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損壞;天水四中的主教學樓已經成了危房,22000多名學生被迫轉移到了就近的學校……鏡頭中的一個個畫麵,傳遞出的不隻是災難的破壞性,更襯托出災難麵前人間的大愛與人性的堅韌。收獲了太多的眼淚,太多的感動,我真的感到鏡頭與現場之間的距離近了,更近了……
忘不了剛到天水的那天下午,強餘震就給我們來了一個“下馬威”:青川6.4級餘震波及天水,當時我們所在的天水市商務局大樓劇烈晃動,頭頂的吊燈左右搖擺,地層深處傳來一陣陣可怕的怒吼……我們被迫緊急撤離,當時,驚魂未定的人們擠滿了開闊地,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而退縮,手中的攝像機一刻也沒有停止拍攝。為了搶在第一時間把災區最真實客觀的情況報道出來,在結束了白天的采訪後,我們又在晚上加緊趕寫稿子,目的就是讓大家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災區目前的狀況。
一周的采訪中,最讓我難忘的是第二炮兵駐天水某部的官兵們。從5月14日起,官兵們始終沒有離開過天水市物資轉運站,他們隨時到貨隨時卸,隨時需要隨時裝。這樣冒著高溫,高強度的勞動一幹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累了就地坐下喝口水,然後又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可是官兵們卻沒喊過一句累,沒叫過一聲苦。這些和我們年齡相仿的戰士們,我覺得他們是如此的可親可敬!
讓我們把鏡頭切換到另一個畫麵。新疆軍區某陸行團的官兵們,在5月13號接到趕赴災區運送傷員和貨物的命令,他們隻用了短短兩個小時就從銀川趕到了隴南,並且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幾天的時間他們不眠不休,一有任務就馬上起飛,他們運送的不僅僅是貨物,更是希望!該團的空勤機械師陳輝的家就在隴南的成縣災區,家裏的房子倒了,一家人都巴望著他這個頂梁柱能回去一趟,可他多少次從自己家的上空飛過,都沒有回去看過一眼!說到這裏,這個堂堂七尺男兒沒有忍住淚水。我們沒有勸他,因為此時此刻,也許隻有這滾燙的熱淚能表達出他對妻兒老小的愧疚之情!這些舍小家為大家的人民衛士不禁讓我想起了魏巍的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誰是最可愛的人?不就是那些在國家有難時積極伸出援手的人嘛!不就是那些在大難麵前英勇無畏、衝鋒在前、對人民群眾滿腔赤誠的人民子弟兵嘛!
天水的災情是這次大地震災區的一個縮影,而正因為有了那些可敬可愛的人,我們才有了戰勝災難的堅定信心和勇氣。此次親曆災區,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精神得到了升華。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認真地擔負起一名記者的職責,用鏡頭來講述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