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7章 不想走,真的不想走

  蘭州廣電總台 肖岩

  5月26日上午從天水出發不久,就進入隴南重災區之一的徽縣。被樹林染得翠綠的大山、金黃色的麥田,如果不是過往車輛上大大小小“抗震救災”的橫幅、路邊隨處看見的救災帳篷,我們真會有一種外出旅遊的錯覺!

  下午6點多鍾,我們到達武都,車在一排簡易帳篷前停了下來,這裏是隴南抗震救災指揮部宣傳報道組的臨時駐地,隴南市武都區接待的兩百多名記者都在這裏完成每篇稿件的撰寫和發稿工作。晚上的工作餐是一盤涼麵。吃完飯,我們報道組的三個成員一起走上了武都街頭,已經是晚上10點,一排排簡易帳篷顯得特別安靜。遠處有燈光,走進一看,是一個由市政府設立的接收捐贈點。工作人員用沙啞的聲音告訴我們,從5月12號到現在,他們每天最多休息4個小時,為的是能及時地將救援物資分發到各個受災區域。

  27號一大早,我們暫別武都,趕往文縣。從武都到文縣的路除了要提防懸崖上隨時可能滾落的石頭外,一座海拔33000多米的大山上無數個急轉彎也讓人記憶深刻!她叫高樓山,鬱鬱蔥蔥、巍峨聳立,翻山時,從不暈車的我胃裏也有些難受……

  下午3點,我們趕到了重災區之一的文縣。還沒進縣城,道路兩旁一輛接一輛、已經把車鬥改裝成“臥室”的農用車主告訴我們,這裏急需帳篷!坐落在文縣縣城的縣中醫院由於建設時間早、磚混結構等原因,在地震中遭受重創,整個樓體承“八”字形開裂,搖搖欲墜。城南大街上的多處民房倒塌,城西大街多處樓房傾斜。這一切,讓我對“地震”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頓感冰冷徹骨!

  文縣一中的教學樓被鑒定為危樓,教學工作擱淺,33000多學生無學可上,這已經成了張校長的一塊心病。28日,對他來說是震後第一次重溫“快樂”的感覺!由共青團甘肅省委捐資200萬元為他們新建的六十間輕鋼教室今天開工了!看著操場上解放軍戰士和建築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張校長笑著對我說:“今天晚上,我要在帳篷裏好好睡個囫圇覺!”

  席娟,一位普通的文縣群眾。從汶川大地震發生以來,她每天都在寫日記,記錄著震後的點點滴滴,用她的話來講,這代表了文縣人民的心聲。在讀到其中的一篇日記時我們都哭了:

  5月23日晴

  今天,政府發給我們家一頂新帳篷!終於可以把那塊別人搭靈棚時用過的彩條布換掉了。有些鄰居沒有領到,不是不發,是沒了。他們都說我命好,是啊,有了帳篷,我們不再害怕刮風下雨、電閃雷鳴。帳篷——天堂!

  離開時,看著沿途開裂的樓房、倒塌的民房、停課的學校、簡易的帳篷……我在筆記本上寫了8個字,“不想走,真的不想走”。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