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晚報 竇澤中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的大地震發生後,我感到這次地震很嚴重,馬上趕到甘肅省地震局采訪。4點左右,省政府決定派出由副省長陸武成為組長、甘肅省地震局局長王蘭民為副組長,以及公安、交通、電力、通信等廳局領導組成的“甘肅省抗震救災工作組”趕赴災區。我成為第一個到達成縣、武都、文縣以及四川省青川縣姚渡鎮等災區采訪的記者。第一時間給報社和新華社,發出了大量有強烈震撼力的新聞圖片,一些稿件被新華網用通稿方式發往全國。
當天6點鍾,我們在天水路收費站集合。當人員到齊後,陸武成副省長說:車是不是多了一點,大家勻一下。因為車隊太長的話會造成浪費和行車不安全。大家顧不上吃飯就匆匆出發了。
一路上,不是吃方便麵,就是吃大餅。無論職務大小、或從哪裏來的,包括國家部委領導,一律排隊領取,一人一個大餅。
5月13日淩晨零點30分,經過430餘公裏的長途跋涉,工作組終於到達了成縣。在多處裂縫的賓館五樓會議室裏,陸武成副省長召開了抗震救災工作組緊急會議。由於發電機功率小,燈時亮時暗。加上頻繁的餘震,大家心裏都有點緊張,但始終沒有一個幹部離開會場。我被感動了。
由於網線不通,我在地震局張守潔處長的幫助下,用地震局的通信電話給報社口述了災區的現場情況。這是從災區向外界發出的第一條災情消息。淩晨4點多,會議結束。不顧疲勞和饑餓,陸武成副省長又帶領大家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醫院裏,看望了被搶救出來的受傷學生和群眾。現場慘不忍睹,有些學生已經離開了人世,陸武成副省長和許多幹部的眼眶濕潤了。深夜,大家在不斷的餘震中少許休息後,不顧疲勞,於清晨7時,繼續向杳無音信的重災區趕去。我被感動了。
一路上,許多被巨石砸壞的汽車躺在路邊,滾石不斷地在滑落,國道被泥石阻塞。隻能改走山高坡陡、土虛道險的便道。我說:“我們這真是明知道路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呀。”
半山上,由於道路坍塌,車過不去,大家冒著強烈的餘震和滾石砸落的危險,手攙著手,徒步登山前進。下午1點多,終於到達海拔11700多米高的一個受災嚴重的村落,芫茨頭村。剛到村口,老百姓激動地倒出暖瓶裏僅有的一點水遞給我和甘肅省地震局副局長周誌宇。此時這裏能飲用的水基本上沒有了,能省一口,老百姓就能多一口,忍著幹渴,我們誰也沒有喝,23歲的村民張紅珍哭著說:“你們和解放軍叔叔一樣,為給我們多留一口水,明明都很渴,但都說不渴。”周誌宇副局長也哭了。一位老人動情地給陸武成副省長說:“老天爺啥都要哩,共產黨啥都給哩,共產黨好啊!”我被感動了。
在寶成鐵路109隧道采訪是非常危險的。機車在熊熊燃燒,40節油罐,其中12節500噸航空煤油隨時可能燃燒爆炸。但采訪拍照必須要靠近,責任和使命迫使我必須勇往直前。為確保安全,鐵道部的一位書記派道機將陸武成副省長等我們5人護送到了離109隧道口不遠的地方。隻見眼前烈火熊熊,坍塌的石塊把嘉陵江阻塞,一時間,先前來這裏的救援者無從下手。看到如此大的災難,我的手有些顫抖了。為確保群眾生命安全,109隧道搶險指揮部命令,實行管製,將方圓數公裏的22000餘名群眾迅速轉移,隻留下了解放軍和鐵路工程搶險人員……我被感動了。
我以《山崩塌,江阻斷,車燃燒》和《搶時間,晝夜戰,創奇跡》獨家刊發了兩個整版,引起廣泛關注。
在趕往四川省青川縣姚渡鎮采訪的路上,幾次發生山體大滑坡。有一次,餘震突然發生,離我們約30米的地方,整個山體移動數米,瞬間,眼前的道路消失了,險些將我們埋沒,但麵對危險我們絲毫沒有退縮,改道繼續向四川方向趕去。
經過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了四川姚渡鎮。眼前的一幕幕慘景,讓我們驚呆了!鎮黨委書記王劍波得知我是記者後說:“目前這裏沒水、沒電、失去所有聯係!死傷嚴重,急需食品、藥品和水!有兩個鄉情況不明,縣城通往這裏的大橋斷塌了,無法來救援。關鍵是,還有兩個中學情況不明,很急人!求你趕快報道出去,我們請求救援!”書記的每一句話都像刀子一樣,刺痛著我的心。
地震局的同誌立即架設海事衛星電話,向設在都江堰的國家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請求援助,但始終沒能聯係上。四川通往姚渡鎮唯一的大橋和道路斷塌了,而這裏離甘肅僅僅28公裏,所以姚渡鎮老百姓的救援全靠我們甘肅。王副指揮立即撥通了陸浩書記的電話,陸書記指示,甘肅3個緊急救援隊全力救助。在白水江賓館大廳,王副指揮把陸浩書記的指示和派緊急救援隊赴川的命令,通報給了武警甘肅省總隊左宗國總隊長。在很短的時間裏,甘肅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做好了出發準備。臨行前,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等領導,在文縣災區對他們完成好救災任務作了重要指示,並提出了具體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為救援隊壯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萬眾一心,抗擊地震災害的關鍵時刻,一支由150名武警官兵組成的甘肅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於5月17日淩晨到達四川省青川縣災區,按照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立即開始在青川縣的姚渡、沙洲和營盤3個鄉鎮展開救援工作。我被感動了。
據悉,甘肅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成為第一個進入四川青川縣的專業救援隊伍。後來,黨中央、國務院在總結抗震救災工作時對甘肅省委、省政府以大局為重,在自己受災的情況下,向四川派出緊急救援隊給予高度評價。
當我看到姚渡鎮當地老百姓不會在食用水中使用消毒片時,趕緊上前指導、加藥、叮嚀,並幫助攪拌……在沒有醫務人員的情況下,查看傷員傷情並安慰他們。采訪中得知,一個叫瑞峰的3歲小男孩,其母在北京當保姆,父親在內蒙古打工,他成為留守兒童。地震發生時的瞬間,他的爺爺抱著他剛衝出門,整個房子就坍塌了。
見到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瑞峰小朋友時,我緊緊地抱著孩子。心想,隻要人在,希望就在!我以《廢墟上的微笑》刊發了瑞峰小朋友甜甜微笑的大照片,許多人看後流下了眼淚……
采訪時,我的腿上被尖銳的灌木花草刺傷,血滲透了褲腿,醫生驚訝地指出:“這種花草是有毒的……”啊,死不了吧?不死就行!簡單處理後沒等醫生再叮囑我就又踏上了采訪的路。
5月17日下午2點50分,文縣災區突然下起了暴雨、冰雹,造成了一些地方發生新的泥石流和滑坡,給抗震救災增加了新的難度。由於隴南一帶的道路十分狹窄,救災物資運輸很不暢通,我想,給救援者多一點時間,就能多搶救出一個受難的生命!急忙發了《為愛讓路,無關車輛別去災區》的專題報道。希望無關的大小車輛給災區讓出空間,以確保救災物資運輸暢通無阻,使抗震救災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進行,沒想到效果奇跡般的好。
5月12日地震時,一輛車號為甘K25628長途客車被滾落的巨石砸中,麵目全非的車躺在了路邊的玉米地裏,成了一堆廢鐵,有8個人當場離世。當時,在附近幹活的20餘位農民冒著生命危險,自發地參與了大營救。從變形的車廂內搶救出了十餘位受傷者。我被感動了。
在隴南市的臨時帳篷醫院裏,我見到了幸存者票員許德慧,頸椎斷裂,下身高位截肢躺在床上,身上纏滿了繃帶,10來歲的女兒柳枝守在身邊。據悉,這是地震中甘肅單次死傷最多、最慘的事件。我多次去帳篷醫院看望他們,鼓勵柳枝要勇敢地活下去,減輕留在她心理上的陰影,當時小孩也還不知道她父親已經在地震中遇難的消息……采訪後,我把身上僅剩的300元錢給了許德慧的弟弟,請他給許德慧買些營養品,祝願她早日康複。
5月13日,副省長陸武成來到帳篷醫院,看望了許德慧和其他傷員,讓她安心養傷,並表示說,政府會救助大家的。這給了她很大的安慰,也給了她以後麵對巨大困難的勇氣。
6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甘肅省委書記陸浩陪同下,親切看望了許德慧和其他受傷群眾,他弓著身子對剛剛蘇醒的許德慧說:“中央和各級政府,會盡最大力量,幫助大家重建家園,將來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我被感動了。
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得知蘭州、武威、天水等地人心慌亂,甚至發生搶購食品、帳篷等事件,我立即在災區武都采訪了甘肅省地震局局長王蘭民,以題《目前,較大地震不會再襲我省》大篇幅報道後,迅速穩定了群眾的恐慌心理。
在災區的7天裏,餘震多達500多次。每天隻能休息3個多小時。每次處理稿件,剛想好的思路不時被餘震打斷,又因網絡不通發不出去,無奈之下,隻好到處打聽有網絡的地方。當得知白水江辦公樓有網線,但地震後房子到處裂縫,非常危險,再沒人敢進去過,上到三樓一看,到處是震落的石塊,但網線是通的,這讓我激動不已。那時,早已忘記自己走進了一個時刻麵臨傷亡的危險境地……
這次采訪雖然隻有7天,卻是我終身難以忘懷的7個不眠之夜,也是我受感動最多的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