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 侯亞龍
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一場波及全國數省的汶川大地震爆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就在一個瞬間同樣降臨在甘肅隴南人民的麵前。而與此同時,一場聲勢浩蕩的抗震救災戰役也隨之打響。我市駐軍紅軍師接到上級命令後,迅速組織部隊奉命前往隴南災區。在隴南市北至寶成鐵路109隧道,南至文縣碧口鎮的4個縣區,30多個鄉鎮,廣泛展開抗震救災工作。
5月20日,我接到任務奔赴隴南抗震救災第一線,在到達隴南的當天,我顧不上休息,馬上投入到采訪當中,我跟隨解放軍戰士走了兩個小時的陡峭山路,來到武都區蒲池鄉上鞏村。在行進途中,由於地震影響當地有些道路完全中斷,子弟兵們隻有一邊修路,一邊前進,陡峭的山崖,讓很多在場的人都提心吊膽,原本以前隻需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卻整整走了半天,說實話我從小到大從沒有走過那樣的山路,而身上又抗著幾十斤重的攝像機,有好幾次真的是累地走不動了,但是看到和我年齡差不多的戰士們抗著上百斤的救災物資在繼續前進,心中隻有一個信念就是不能落後,堅持著,跟著前麵戰士的步伐,一邊走一邊拍攝,等到達目的地後,我才發現自己拿攝像機的手和肩膀已經磨破了皮,蹲在地上我才感覺到痛,但看著戰士們顧不上休息,為受災群眾拆除危房時,我又馬上開始了新一輪的采訪拍攝。
在隴南市的農村,大多數的房子是土木結構,在這次地震中,不少村民的房子出現裂縫成為危房,也有不少房子倒塌掩埋了老百姓的糧食,而在武都區蒲池鄉上鞏村,就上演了“奪”糧時感人的一幕。
李召改是上鞏家村有名的困難戶,在這次地震中他家33000多公斤糧食,一部分被埋,另一部分則是在一些危房當中。誰也不敢進去,李召改除了流淚,沒有任何辦法。紅軍師某排排長陳磊磊到了現場,了解完情況後,啥也沒有說,就組織官兵們開始行動,可就在這個時候,李召改突然拉住官兵們的手,哭著說:“解放軍也是娘生娘養的,我不能讓你們冒生命危險。”而陳磊磊和幾名戰士此時顧不上那麽多,就一頭鑽進了危房,一點一點地往外轉運糧食。後來,當我們采訪陳磊磊時,他說:“當時什麽都沒有想,就知道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樸實的話語,真摯的感情,紅軍師官兵們用自己的真實行動,用自己可敬的精神風貌感動著每一個人,也感動著我們記者。
在災區,為了能夠采訪到災區最新情況,我便和解放軍戰士住在一個帳篷裏,和他們一起生活起居。但由於天氣炎熱,沒有水洗漱,還有蚊蟲、跳蚤的騷擾等,我感染了蟲咬性皮炎,每天隻能休息三四個小時。但我還是堅定著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報道好這些最可愛的人。
每次去受災鄉村采訪,由於衛生條件差,吃不到一口熱飯,喝不到一杯熱水,導致我那段時間腸胃出現嚴重不適,開始上吐下瀉。在最艱苦的前6天內,由於每天都有大量的采訪和拍攝,為了不漏掉采訪信息,從拍攝現場回到部隊駐地,還需要整理拍攝素材和采訪的同期聲,每天工作時間達16個小時以上,經常工作到淩晨兩三點鍾,以至於忘記了吃飯,白天困了就在車上休息一會兒。晚上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打個盹。在拍攝采訪期間,由於隴南當地的道路很多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大多數采訪都是步行,這也導致我的腳底出現血泡,走路非常疼痛,但我仍然堅持跟隨戰士們一起深入災區一線,每當自己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我總是告訴自己,我是一個新聞工作者,我必須堅持。
人民子弟兵以實際行動,感動了隴南災區的人民,在部隊駐紮營地,每天我都可以看到老百姓自發組織來送開水,送蔬菜,送饅頭,他們有些推車,有些三五成群,這也讓我們的子弟兵們心裏感覺很溫暖,當我提出要采訪這些百姓時,他們都不願意麵對鏡頭,說:“比起解放軍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搶險救災,我們做這些不算什麽。”而我也發現部隊每收到一樣群眾送來的東西都要進行登記。一片片真情,一份份厚意,災區群眾用他們最樸實的方式,表達著他們對人民子弟兵的敬意。隻要萬眾一心,軍民心手相連,一定能戰勝這次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