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6章 平凡中的堅守

  天水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 徐葉芊

  “5·12”汶川大地震,不僅讓世人銘記了一幕幕悲壯慘烈的場景,一幅幅感天動地的義舉,一個個勇往直前的英雄……還有無數普通的黨員幹部群眾眾誌成城,抗震救災的偉大壯舉,還讓許多人懂得了堅守的意義,明白了堅守的分量。

  堅守中的執著

  我們都是普通人,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和巨大災難,讓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緊張,甚至是恐懼。“5·12”特大地震發生當天,強烈的震感讓許多人遲遲不敢走進辦公大樓。按照工作流程,每天中午之後,是新聞中心最忙碌的時刻,審編輯單、錄口播、審單片、修改單片、編串節目、審看整期節目、考核打分等,都要在這一時間段完成。眼看著時間分分秒秒地過去,新聞節目的後期製作還未進行。短暫的驚慌之後,本能的工作慣性又促使我們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崗位,盡管每個人依然心有餘悸,忐忑不安。

  有關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信息和天水受災的情況不斷傳來,災情在分分秒秒中不斷累積,遠遠超過了想象。我們清醒了:四川汶川發生了舉世罕見的特大地震,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正遭受著一場巨大的災難,我和同事們意識到一場非同尋常的考驗來臨了。

  災情就是命令。新聞中心啟動應急預案,迅速研究製定宣傳報道方案,成立特別報道采訪小組,其他采編人員24小時待命,隨時聽候調遣,全麵展開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天水受汶川大地震的波及,受災情況嚴重;與天水毗鄰的隴南地區因與四川交界,受災更大,是甘肅的重災區。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源源不斷地通過天水,轉運至隴南地區。所以,天水既要組織自身的抗震救災,還要支援隴南地區的抗震救災工作。同時在兩條戰線作戰,而我們的新聞報道同樣是兩線兼顧,同等重要。

  從“5·12”那天起,我在值班主任崗位上連續工作了18天,作為新聞中心總策劃,我和中心其他幾位負責人一起,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與要求,精心籌劃,周密安排,在新聞版塊欄目《直播天水》中,先後策劃開設了《眾誌成城抗震救災》、《抗震救災重建家園》、《抗災一線黨旗飄》、《生產自救進行曲》、《關注汶川地震》等專欄,組織實施了一係列抗震救災動態報道,連續報道、專題報道和異地采訪,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裏,《直播天水》共采訪播出各類抗震救災消息18800餘條,專題25個,製作公益廣告、片花4個,編發“關注汶川地震”資訊200多條。特別令我感動的是,剛剛加入我們這個團隊的幾位年輕人,他們接受趕赴隴南采訪任務時的果敢與堅定,完全沒有80後所謂的矯情與羸弱,他們兩次隨抗震救災的車隊以及部隊深入到隴南的文縣、碧口,在隴南采訪的十幾個日日夜夜裏,他們不僅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到災區一線采訪,還要忍受饑餓與勞頓的煎熬。回來後,一名女記者說,在四天的行程裏,她和另外一位同事隻吃了三頓飯,其中的一次是她有生以來吃過的最難吃,但也是最香的一頓飯——白水掛麵。但是,他們堅持過來了,帶回了數十篇關於抗震救災的生動報道。以至於當我們的編輯修改這些稿件時,很難下手去刪減,因為其中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文字都濃縮了他們太多的辛勞、太多的汗水、太多的危險。

  我非常感謝我們的工作團隊。當餘震不斷,謠言四起,人心惶惶的非常時期,台領導總會出現在員工身邊,我的搭檔新聞中心主任和普通記者一樣,每天24小時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累了或睡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或躺在值班的汽車裏;餓了就與值班記者一同泡方便麵,就著榨菜。記不清這樣的日子有多久,隻曉得辦公室裏的一箱箱方便麵、一捆捆礦泉水,一天天地減少,又忽然間堆了起來。這樣的堅守很平凡,但一個又一個平凡的累計不就是偉大嗎?

  堅守中的親情

  沒有比親情更讓人牽腸掛肚,也沒有比親情更堅強的力量。

  女兒就讀的大學在成都郫縣,距汶川的直線距離隻有幾十公裏。“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因為緊張的節目製作,我一時忘記了與女兒聯絡。聽著同事們與家人不斷聯係的聲音,我突然覺得發暈,那一瞬間的緊張幾乎令人窒息。一遍又一遍地播號,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時間似乎毫不理會人的情感,依然分分秒秒地快速行進著,眼看著當天新聞節目的審看時間越來越近,女兒卻始終沒有任何消息,就連近在咫尺的妻子也因為通訊中斷無法聯絡。在地震發生的最初的幾個小時裏,既要保證準點播出新聞節目,又時時牽掛著女兒的安全,雙重的壓力讓我幾乎難以承受。晚上,女兒終於打來了電話:“爸爸,我沒事。”女兒第一句話就是報告平安,但我聽得出來,她的聲音還在發抖,初次經曆這樣的大地震,驚慌與不安難以掩飾。

  在值班主任崗位上連續工作的18個日日夜夜裏,給成都的女兒發短信、打電話成為唯一能安慰女兒的辦法。一星期後,女兒終於拿到了返程的機票,就在我準備上蘭州接女兒的時候,台上突然接到市領導通知,連夜趕製一部抗震救災的專題片。我很難用語言給急切盼望回家的女兒解釋什麽,隻好選擇發短信的方式,婉轉地告訴她換乘航班去上海,到親戚家更安全。女兒到了上海,第一個短信就是:“爸爸媽媽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們也要保重。”女兒的懂事與理解,讓我欣慰。

  我們沒有驚天動地的經曆,也沒有生離死別的悲壯,但是,在巨大的災難麵前,我們都選擇了堅守。也許時間可以撫平創傷,但卻難以湮沒這段堅守的記憶。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