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4章 團結的力量

  中共舟曲縣委宣傳部 蔣軍海

  “5·12”特大地震,舟曲縣有10個鄉鎮、151個行政村(居委會)、251個自然村嚴重受災,直接受災人口達3.26萬戶13.2萬人,死亡15人,重傷59人,輕傷310人,經國家防災減災中心組織專家評估鑒定,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8.5億多元。

  作為一名新聞宣傳工作者,我對家鄉人民遭受的苦難感到無比痛心,看到一個個村莊被夷為平地,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幾乎所有比較空闊的地方都擠滿了無家可歸或有家不能歸的人們。江盤鄉姚家楞村72戶人家25戶房屋在地震中倒塌,45戶嚴重受損,全村72戶牲畜圈舍全部倒塌,2人遇難,3人重傷,218頭(匹、隻)大小牲畜全部死亡,全村300多名群眾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中,八楞鄉鳳安山自然村43戶群眾的房屋全部被夷為平地,倒塌房屋470多間。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卻常常被鄉親們樂觀向上和團結互助的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抗震救災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家鄉人民那種“天塌下來不彎腰”,敢於同自然和命運抗爭,敢於向困難和厄運開戰的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和精神。無論男女老幼,在大災麵前都表現得異常從容與樂觀,他們不等不靠,投親靠友,鄰裏互助,自發地組織起來開展自救,“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手”、“黨團員先鋒崗”等等都是他們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創造出的新名詞。我接觸了很多的受災群眾,自己家遭受重災卻幫助別人家搶救物資,自己家缺衣少穿卻把有限的物品讓給別人……

  正是這珍貴的骨肉親情,才使我們擁有了敢於麵對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才使我們擦幹眼淚,從廢墟中站立起來重建家園!也許這就是團結的力量!

  父老鄉親的苦難深深牽動著社會各界幹部群眾的心,帳篷、棉被、食品、醫藥、活動板房,一車車救災物資拉來了,解放軍、武警官兵、醫療救援隊開來了,各級領導、各地慰問團趕來了……看到各種賑災物資通過鐵路、公路、航空等途徑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運到災區,看到人民子弟兵和武警戰士衝鋒在前,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勇於承擔危難險重任務,以血肉之軀與餘震抗爭;看到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臨危不懼,身先士卒,組織幹部群眾頑強奮鬥,全力開展搶險自救;看到大人、小孩、老人、婦女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看到廣大黨員踴躍繳納特殊黨費,我被一次次震撼著、感動著。解放軍某部的300多名官兵頂著烈日,夜以繼日地幫助受災群眾搭建帳篷、拆除危房、搶救物資,足跡踏遍了舟曲的山山水水;解放軍“三愛堂”醫院組建的醫療救助隊跋山涉水,徒步穿梭在鄉村山間,露天開展手術,救治傷病員;李雙全書記60多個小時沒睡覺,一個多月吃住在村,指揮群眾抗震救災;好支書董豆次20多個小時用手刨挖被埋群眾,電信職工劉俊傑連續7天搶修通訊線路……

  “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愛,家鄉人民對曾經救助過他們的解放軍戰士、武警官兵和所有救援人員充滿著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在執行任務中,官兵們聽到的最多的話恐怕就是謝謝二字,烈日炎炎或細雨蒙蒙的時候,廣大群眾為救援人員送來雨傘,送來熱水,送來在簡陋的帳篷中做好的飯菜。我從受災的家鄉人民身上看到、聽到、學到了受益終身的東西——那就是團結、堅韌、樂觀和感恩。當得知曾經日夜和自己戰鬥生活在一起的解放軍親人要撤走時,江盤鄉姚家楞村的村民們自發地湧向村頭,紛紛拿出自家產的雞蛋、臘肉和自釀的青稞酒犒勞和慰問親人,捧出潔白的哈達敬獻給親人。十裏長街,萬人空巷。這是中國的力量,團結的力量!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