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人民廣播電台駐隴南記者站 安維強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降臨神州大地。這次地震給距離震中——四川省汶川縣直線距離隻有兩百公裏的甘肅省隴南市帶來了深重災難。
作為甘肅人民廣播電台駐隴南記者站記者,如何在第一時間把災情報道出去,顯得至關重要。在驚魂未定的情況下拿起手機給省台報告情況,通訊信號中斷!記者趕忙奔赴隴南市區主要街道,了解最新情況,終於在數小時固定電話信號恢複正常後,第一個向省台發回了口頭報道。
稿件發出之後,我穿梭於隴南市委、市政府及地震局和剛剛成立的指揮部之間,了解最新情況。當時,一台收音機、一部采訪錄音設備、一個筆記本成了自己的作戰武器,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一邊采訪一邊寫稿,用見聞、口頭報道和文字消息等形式,在地震發生當天就發回了數篇報道,發揮了廣播媒體先聲奪人的優勢。
地震發生第二天,省台下派首批4名記者協助報道,我擔任向導,到災情最重的鄉村采訪。早上匆忙吃了早點,就趕往武都區馬街鎮趙坪村,沿途到處是倒塌的民房,滑坡的山體,等待急救的傷員。這個村采訪完後,已是中午11點多,顧不得休息,又和同行乘車急行40多公裏趕到東江鎮救援物資空投現場,忙完又趕赴下一個采訪地點。晚上,我們在帳篷裏整理、寫作,然後到已禁止進入的危樓辦公室發稿,忙完已經淩晨1點多了,第二天又進行新的采訪。就這樣,我們馬不停蹄地跑遍了武都區的重災區,馬街鎮趙坪、蒿坪村,安化鎮郭坪、寺林山村,兩水鎮廟坪、煙墩溝、前村,三河鎮竹林、柏林村,漢王鎮甘家溝村都留下了記者的身影。采訪完武都區的重災村後,立即帶領省台同行趕往康縣、成縣和文縣等災區,在康縣采訪期間,經曆了“5·24”6.4級大餘震。
從5月12號地震發生起,我先後為省台的三批下派記者當向導,自己也在甘肅人民廣播電台《甘肅新聞》、《廣播接待室》、《金色田野》、《午間播報》、《全省新聞聯播》、《今日觀察》等欄目發表稿件100多篇,包括口頭報道、電話連線、錄音報道和文字稿等。
在報道抗震救災的日子裏,記者經曆過山石在身邊滾落的險境,受過妻子的數落,同樣受過台領導的肯定,但自己深知,作為一線記者,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隻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事情,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