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68章 隴南災區采訪手記

  中國貿易報駐甘肅記者站 梁誌強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曆史永遠記住這一刻,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震動了四川,震動了全國,震動了世界。這場災難的降臨,是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考驗,同樣也是對人性真善美品質的考量。

  震魔肆虐顯真情!災難是麵鏡子,人文關懷與愛國之心,時刻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升騰。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地震後的第一時間裏奔赴災區前線,見證了災情的嚴重,更目睹了那裏發生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大愛真情。

  為中國,我們在行動!

  受汶川地震波及,甘肅成為除四川以外受災最嚴重的省份,其中隴南緊鄰四川,又是甘肅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方。當得知隴南受災非常嚴重時,我坐立不安,記者的使命感在呼喚著我:奔赴災區第一線!

  5月中旬,北京目標行動汽車俱樂部總經理趙湘傑在網上聯係我,說他們想組織一個“為中國,我們在行動!”京穗深企業家甘肅隴南賑災大聯動活動,我當即提出,我要參加這個活動。趙湘傑告訴我,在他的提議下,班敦文化機構、北京目標行動汽車俱樂部、廣東省甘肅商會、CEO俱樂部深圳分部、清華廣東總裁品牌班等機構聯合推出“為中國,我們在行動!”京穗深企業家甘肅隴南賑災大聯動活動,短短10天時間就為甘肅隴南災區募集到100多萬元的首期救災物資。

  “為中國,我們在行動!”的參與者從全國各地出發,沿途邊走邊宣傳,5月25日工作組成員帶著救災物資抵達蘭州。

  在蘭州,我們對赴隴南組成人員名單、救災物資清單、救災物資的運輸方式等做了詳細的研究和安排,並對大家所承擔的工作做了詳細的分工。

  隨後,我和京穗深三地企業家,中央電視台、廣州電視台、中國民營報等媒體的記者,一行70餘人,趕往隴南。進行“為中國,我們在行動!”救災物資的移交和實地考察,我則是要去災區一線采訪。

  當大家看到隴南的災情時,都深感痛心。我和8位企業家在武都一個重災村采訪時,看到災民房子都倒了,村民全都住進了臨時搭建的防震棚,生活環境極其惡劣,企業家們流下了傷心眼淚,我們把身上帶的現金都捐出來了。

  當看到政府領導親臨前線指導搶險救災,都感覺到了抗震救災的決心;當看到來自四麵八方的捐款,都感覺到了來自全國人民的愛心;當看到人民子弟兵和各界自願者作戰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都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5月29日,“為中國,我們在行動!”援助災區的係列活動在武都區災區政府舉行捐贈儀式,捐贈物品包括方便食品、學生用品、各種衣物、被子、帳篷等。

  在跟隨“為中國,我們在行動!”工作組前往隴南的過程中,在目睹那麽多企業家無私為災區捐錢捐物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中國企業家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地震,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民強大的凝聚力!

  無數的感動,無數的震撼,讓我們熱淚盈眶,讓我們心潮澎湃!

  災難終會過去,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為中國,為災區,所有人應行動起來!中國,加油!

  初訪剪子溝

  在武都參加完物資移交活動後,我跟大家說我一定要到甘肅受災最嚴重的文縣去,這也是我這十幾天來一直揮之不去的念頭。幾位企業家也表示要隨我一起去一線。臨行前,我們在一家牛肉麵館吃飯時,見到一位解放軍士兵,在聊天的過程中得知他剛從文縣趕回來,就問他那邊的情況,他說:“非常危險,山坡上經常有石頭滾下,還有滑坡,我勸你不要去,在武都和其他縣采訪就行了。”幾位想去文縣的企業家有所動搖,我說雖然危險,我還是決定去文縣,記者的使命感在召喚我,我知道,假如我到了武都都不去文縣,那我這輩子都會後悔的。

  來自美國的一個叫汪剛的記者,也要去文縣,於是我們倆搭伴前往文縣。到文縣已是下午5點了,當時交通緊張,已經沒有了去碧口鎮的班車,打算在當地雇車,也沒人願意去。正在這焦急的時候,甘肅電視台有兩個記者也趕到了文縣汽車站,他們也要去碧口,可是沒有車怎麽辦?聽說還有兩個小時路程,這時,有一個據說是水利局的司機聽說我們要去文縣采訪,主動提出送我們過去。

  在去碧口的沿途,路上不時有山石落下,還有被砸壞的汽車躺在路邊,越接近文縣,看到災情就越嚴重。倒塌的房屋,砸壞的汽車,隨處可見。

  來到碧口,我們被當地一家企業白龍玉業公司安排住在他們搭建的防震棚裏,吃住方麵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28日,白龍玉業的胡總安排車送我們到碧口馬家山采訪,因為一個月前,在那裏曾經舉辦了第二屆采茶節,而今,他卻成了地震重災區,所以,我選擇馬家山作為第一采訪點。在馬家山,往日的情景已經不再,伴隨而來的是地震造成的一座座廢墟,昔日采茶的歡快場麵已經沒有了,看到的是荒草滿地。村民說:幾代人也沒有見過的地震讓我們攤上了,往年這個時間正是出精品茶葉的時候,而今什麽都沒有了。看著茶農一臉無奈的樣子,我的心情也非常難受。結束了對馬家山的采訪,村民戀戀不舍地把我們送了一程有一程,千叮嚀萬囑咐要我們多寫點東西,多報道他們的災情。

  在返回碧口的路上,一位騎著摩托車的青年攔住我們的車,把我們誤以為是省上派來的勘察隊,當我們告訴是記者時,小夥子希望我們能去他們村采訪。在交談的過程中,人越來越多,紛紛要求記者去他們剪子溝村看看。並說他們那裏到現在還沒有政府派人去過,我們一商量,決定去剪子溝。

  剪子溝村山大溝深,路途艱險,僅有的一條小道也讓地震落下滾石攔住了通路,因路不通,村民用摩托車馱著記者,小夥子搶先背上記者的采訪器材,我們一路艱難地行走在落石滑坡路段,道路上到處堆滿了落石,記者乘坐村民的摩托車,沿山間小路向剪子溝方向行進。接上了記者,村民們好像打了一場大勝仗,雖然路況不好,但他們還是騎得很快。得知記者的到來,村民們自發地搬石清路,清出了能過摩托車的路來。

  在剪子溝,房屋倒塌的情景慘不忍睹,到處是廢墟,一個村子,沒有一間完整的房子,由於路不通,外界的援助到不了村子,村民們自己用彩條布搭起了臨時帳篷。徐貴清大娘一家9口人擠在一個小小的帳篷中,談起地震的情景,老大娘仍心有餘悸。一位70多歲的大爺說:“我活了這麽大年齡,都沒見過這麽大的地震。”麵對巨大災難,剪子溝的老百姓一臉惆悵。村民告訴記者,剪子溝盛產茶葉,往年在這個時候,已有了很大的收獲,現在茶園都荒了,茶農沒有了心情。

  在剪子溝村,有一眼泉水,隻要一有餘震發生,水就會變色,先是紅,再是黑,幾分鍾後變正常,村民擔心水質有問題,希望記者聯係有關部門對水質進行鑒定。

  結束了剪子溝的采訪,村民們戀戀不舍,他們用摩托車送記者沿著山路返回碧口鎮。我是第一個進入剪子溝的記者,回到碧口後,我對剪子溝的災情進行了報道,也一直牽掛著他們的情況。

  來自北京的愛心卡

  在文縣,不管是采訪的過程中,還是晚上躺下來休息的時候,餘震都不時來“拜訪”一下,頻繁的時候幾分鍾一次,我們最後都習慣了。而當地百姓卻得一直忍受著這樣的環境,生活上帶來極大的不便,精神上帶來很大的壓力。

  距離阻擋不了愛心的傳遞。北京劍橋育才小學張校長帶著600多學生的愛心卡,隨“為中國、我們在行動!”隊伍赴隴南災區慰問,帶來了北京小朋友對災區孩子的一片愛心。

  愛心卡上畫著小草、綠樹、房子以及大大的“紅心”等充滿生機的圖景,寫滿了北京小朋友的關心和祝福。受張校長之托,我帶著小小的愛心卡,來到“5·12”地震重災區隴南文縣,在中廟鄉肖家溝村,小小愛心卡,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

  一張小小的愛心卡,對孩子們來說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來自全國人民的關愛祝福,意味著生活的信心,意味著未來的希望。一位穿著迷彩服的小男孩拿到愛心卡,開心地笑了,記者按下快門拍下了那一瞬間,那種笑是非常燦爛的,假如不是背景裏的抗震救災帳篷,沒人會想到他是重災區的小孩。

  聽說別的小朋友拿到了愛心卡,很多小朋友拽著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的手,也要來領。麵對愛心卡,小朋友們壓在心底因地震帶來的恐懼,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小小愛心卡,連接著首都和災區孩子的心。房子沒了,學校倒塌了,但孩子們渴望生活的決心不變,就連肖家溝村的主任對愛心卡也產生了興趣。

  記者還看到,全國各地的學校組織中小學生開展送溫暖、獻愛心“三個一”活動,通過寫一封慰問信、贈一件文具和寄一本好書等形式,為隴南災區的少年兒童提供幫助,送去關懷和祝福。

  地震中,甘肅災區沒有一個教師扔下學生,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麽叫師德大愛,記者真實地感受到了什麽叫祖國大家庭的溫暖,什麽叫萬眾一心眾誌成城,這些詞在災難麵前不再是空洞的口號。對於我自己,這也不僅僅是一次采訪,而是一次精神洗禮。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