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4章 在“刀鋒”上搶新聞

  人民日報駐甘肅記者站 曾華鋒

  重大事件發生後,記者應該出現在什麽地方?答案隻有兩個字:現場!越是危險的地方,越能出新聞,記者越要在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本報國內記者部通知:甘肅記者站負責報道甘肅地震災情。於是,站長李戰吉負責全麵工作,我和彭波負責前線報道。5月14日,我穿上徒步鞋、速幹衣,帶上濕紙巾、餅幹、礦泉水等,隨甘肅省衛生廳工作人員出發了。

  疾行在千處塌方的險峰

  蘭州離災情最重的隴南市文縣有近千公裏路程,用時15小時,沿途皆有塌方、滑坡,行路之難,難於上青天。特別是武都到文縣的200公裏路段,屬於諸葛亮六出祁山進行北伐的古蜀道,險象環生。當中,還橫亙著一座海拔33000多米的高樓山,山路用土石夯成,狹窄、崎嶇,“六盤”、“八盤”、“十二道拐”,比比皆是。就連一向能坐車的我,也被顛簸得頭暈眼花,同行的女記者們更是出現惡心、嘔吐的現象。

  暈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高樓山上因地震而頻頻出現的塌方和山體滑坡。像轎車一樣大的巨石滾落在路邊,像雪崩一樣的泥石衝下山崖,若被砸中,將車毀人亡。交通部門派出的裝載車、推土機,來回巡邏、作業,但清理完後又有新的塌方。我們行車當日,見一輛車被砸中,十餘人傷亡。到達文縣後,聽說另一輛甘A牌照的小車也被砸中,兩人當場死亡。據統計,這條路有上千處塌方、滑坡。

  在文縣采訪完後,我們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災情最嚴重的舟曲縣。救護車徐徐向海拔22000多米的受災山村開拔,盤旋的直升機先是在我們頭上,後來與我們平齊,最後被我們“踩”在腳下。便道寬處六七米,窄處三四米,越往上走越險,一翻車必死無疑。坐在車的外側,看著下麵的萬丈深淵,我感覺像行走在刀鋒上。作為一名業餘登山運動員,我徒步攀登過無數山峰,但驅車行進在如此危險的山路上,還是第一次。同行的一位攝像師說:“我都不知道攝像帶能否帶回蘭州。”

  正如國內記者部副主任李忱在短信《向抗災前線記者致敬》中寫的:“在落石飛滾的山路上有你們的腳步,在軍民搶救生命的廢墟上有你們的身影,在受災群眾麵前有你們解囊、撫慰,在餘震顫抖的屋棚下揮不去你們寫稿的鎮靜……”

  在頻頻餘震中采訪寫稿

  “昨晚到今晨,餘震不斷,我能感覺到的就有一二十次,招待所的樓在動、床在晃,‘隆隆’的聲音像火車由遠而近穿過。每次,我傾聽動靜,打算有巨大的崩塌聲再行撤退,沒有的話就繼續安睡。”在日記中,我如是寫道。

  文縣與四川省青川縣僅一山之隔,雞犬之聲相聞,人員傷亡較為嚴重,一度交通、水電、通訊中斷,成為“孤島”。餘震一波接一波,像驚濤駭浪綿延不絕。災區帳篷相當緊張,缺口很大,我們隻能冒險住進招待所。服務員身上帶著“細軟”,隨時準備撤離。房間裏出現裂縫,桌上、床上覆蓋著被震落的塵土、石灰。水管被震壞,衛生間的水沒了。渾身是汗,隻能用濕紙巾擦;沒法刷牙,就用口香糖“刷”。

  5月17日夜晚,在甘南采訪衛生局長和醫院院長等人時,樓忽然晃動。大家都很緊張,我嗬嗬一笑說:“沒事,這種餘震我在文縣經曆幾十次了。”18日淩晨1點10左右,巨大餘震將我震醒,整個樓都在晃動,並持續了兩三分鍾。很多人衝下樓去,有的隻穿了褲衩。第二天看報道,才知道四川江油發生了6.0級餘震。

  據說,震中向西北甘肅轉移,弄得隴南、天水、蘭州一帶人心惶惶,滿城盡是帳篷。有北京朋友也來電:“震中轉移,你要小心!”如果是一介平民,我隨時可以撤走,但我是記者,不能離開崗位。我在電話中對好友說:“如果我遭遇不測,請為我悼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記者的職責。

  5月19日晚,我剛在康縣招待所躺下,就聽到服務員急促的敲門聲,說有餘震,所有人員必須撤離,包括在康縣指導抗震救災的副省長。同時,四川電視台、陝西電視台打出字幕:“19日至20日,汶川地震餘震區發生6—7級地震可能性較大。”有廳局也傳來消息:餘震或將發生在20日淩晨4點。我們開車來到縣城一片空曠地,坐等餘震到來。車上的記者們對我說:“你以後離開甘肅記者站時,一定要告訴我們,我們為你送行。”是啊,在漆黑的夜晚,我們同生死、共患難,其實所有的中國人都在生死與共。這夜,我們僅睡了2小時,所幸餘震沒有發生。天一亮,我們又投入到新的采訪任務中去。

  媽媽不知道我的去向

  身在一線,誰最關心你的生死?答案也恐怕也隻有兩個字:媽媽。當我在武都中醫醫院采寫《“砸死我,也要把孩子救出來”》一稿時,我想起了自己的媽媽。武都三河鄉廟坪村農民趙書娃拚死闖進屋裏,救出4歲的兒子,自己被砸斷肋骨,砸傷頭部,差點殞命。如果換了我媽,我堅信她也會這麽做!

  “你在哪裏?”5月19日,媽媽叫二哥發來短信。我怔了良久,不知該如何回答。地震當天,我正在北京裝修報社分的舊房子,並沒有意識到地震會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壞。“災情就是命令”,我於13日下午接到記者部通知後,翌日清晨火速奔赴地震前沿地帶。李戰吉站長匆忙料理了獨生女兒的婚事,隨後趕赴甘肅。其實,我並不想去甘肅,而是想去四川。我給龔達發主任發了短信:“如果四川重災區需要,我義不容辭,隨時接受調遣!”龔主任回複:“甘肅報道也很重要。”

  走時,我沒有像往常那樣告訴媽媽去向。爸爸去世得早,媽媽身患糖尿病、高血壓、風濕病,對她“報喜不報憂”,是我做記者13年以來的準則。即使在因言獲罪、內外交困時,我也從不透露半個字,隻會偶爾在事後雲淡風輕地說幾句。

  “兒行千裏母擔憂”,我在災區默默奮戰五六天後,媽媽終於忍不住詢問:“你沒有什麽事吧?這幾天我總感覺不對勁,昨夜一夜沒睡好。”我安慰她說,我剛回甘肅,離四川震區遠著呢,你莫要擔心。其時,我正奔走在隴南災區。汶川地震波及甘肅10個市州的70個縣市區,365人遇難,上萬人受傷,受災嚴重程度僅次於四川。

  龔主任對我說過:“人民日報社是一個半軍事化單位。”那個夜晚,我唱起《軍中綠花》:“寒風飄飄落葉,軍隊是一朵綠花。親愛的戰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媽媽……媽媽你不要牽掛,孩兒我已經長大……待到慶功時再回家,再來看望好媽媽。”

  記者永遠在路上

  地震之後,我先後到達隴南、甘南、天水3個市州的文縣、武都、康縣、成縣、舟曲、麥積等6個縣區,行程22500公裏。一路走,一路采,一路寫,一路發。截至6月14日,在《人民日報》發稿21篇,《海外版》發稿4篇,《情況匯編》發稿10篇,人民網發稿40篇。其中,1篇內參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1篇通訊得到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好評並被報社評為好新聞,1篇業餘研討文章得到報社副總編輯米博華的批示。

  我是甘肅省新聞界第一批抵達重災區文縣的記者之一。由於文縣實施了夏時製,很多人躲過一劫,災難的慘烈程度不如四川。受傷群眾基本是自救。此外,蘭州離文縣太遠,沿途塌方等原因,救援隊和記者抵達文縣多是在5月15日以後。

  也正因為如此,甘肅的災情和報道起初並沒有得到重視,不少稿件被積壓。為此,《南方周末》發表報道《甘肅文縣:被低估的震情》。直到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視察文縣後,甘肅災情才引起各方關注,報社也加大了發稿力度。其間,我們記者站全體記者隻知耕耘,不問收獲,該傳稿時就傳稿。

  同時,本著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我通過內參向中央領導反映甘肅在抗震救災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如《甘肅交通部門保暢壓力加大》、《甘肅將全麵核查災情以防弄虛作假》、《甘肅的災情比預料嚴重許多》、《甘肅災區衛生防疫工作存在諸多困難》等。其中,《甘肅災區衛生防疫工作存在諸多困難》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解決了實際問題。

  中宣部指令稿就是命令。6月9日,李站長臨時將《決戰隴原》的采寫任務轉交給我時,我已完成好幾篇指令稿,身心俱疲。但是,一接到任務,我隻說了一句:“行,站長您放心!”李站長事後說,當時聽了挺感動。我耗時兩天兩夜,幾易其稿,成稿77000字,再經李站長把關、潤色、修改、定稿,一經發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甘肅日報》等數十家網站、報紙轉載。其中,新華網甘肅頻道、甘肅省政府新聞網放在頭條位置,被稱為甘肅抗震救災的經典之作。

  6月16日,在甘肅省委常委會召開的間隙,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對我說,你們采寫的抗震救災報道很多、很好,工作很辛苦。《決戰隴原》我看了,寫得很不錯,大氣、生動。謝謝你們!聽到陸書記的話,我覺得所有的辛勞都值了。其實,記者所求並不多,一句話,一條短信,一個笑臉,都足以告慰平生。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