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廣電總台電視公共頻道 陳璿
發生在四川的大地震使距離震中汶川一百公裏的我省隴南成為重災區。作為新聞部的一名記者,我和我的同事們做好了隨時奔赴隴南災區采訪報道的準備。5月13日,公共頻道新聞部副主任楊鬆帶領三名記者奔赴隴南災區。5月16日中午,省消防總隊防火部宣傳處給我打電話說,總隊的張文生參謀長三天前就和甘肅的30名消防官兵奮戰在寶成鐵路109隧道現場了,因為寶成鐵路事關四川災區救援物資和人員的運送,為了寶成線的早日貫通,甘肅消防總隊司令部還要派人去支援,他們計劃下午出發,車上還留有一個人的座位。我立即給頻道領導匯報了這事,主動請戰要求前往一線報道,當天下午,帶著頻道領導、同事的叮嚀和家人的牽掛,我和消防總隊的支援人員乘車前往徽縣,到達徽縣已經是深夜了。17號上午一大早,我們前往寶成鐵路的搶險現場。
寶成鐵路從陝西寶雞經過我省的徽縣、兩當進入四川,109隧道位於距離徽縣縣城將近30公裏的嘉陵江江畔。嘉陵江的美麗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裏還是徽縣三灘風景區漂流重要的景點,但是因為大地震的發生,嘉陵江沿岸滿目瘡痍,山體多處塌方,碎石堵塞了公路和河道,一段河麵已經形成堰塞湖,嚴重威脅著公路和寶成鐵路的安全。
伴隨著嘈雜的手動機泵、挖掘機和十餘支輸水幹線工作的聲音,來自鐵道部中鐵十一局、消防官兵、蘭州軍區21軍的將近11500餘名搶險人員在現場緊張地忙碌著。這個就是109隧道的搶險現場,此時隧道裏的餘火還沒有滅,隧道的通風口還冒著濃煙,隧道裏的將近40節滿載油罐的列車還沒有清理出來,油罐發生爆燃的危險性依然存在。就在我準備展開拍攝和采訪的時候,一件出乎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指揮部裏一位工作人員阻攔我采訪,理由是當時的危險並沒有解除,由鐵道部副部長任總指揮的指揮部隻允許中央電視台和陝西衛視的記者在直播報道時進入現場,其他媒體不經過特別允許都被擋在了由武警把守的距離現場兩公裏遠的警戒線外。109隧道在甘肅,甘肅的搶險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在一線滅火救援,作為甘肅的新聞媒體不能作報道讓我感到不解,心裏著急。我是一名記者,既然來到了新聞現場,就要把新聞報道出去,這個時候,我靈機一動,讓消防總隊給我找來一身軍裝,我以消防總隊宣傳參謀的身份找到現場指揮部,幾經周折終於拿到了來之不易的一張通行證,這樣就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搶險現場了,在以後的7天裏,我一直穿著這身軍裝,而我也如同一名戰士一樣,把自己融入並戰鬥在搶險的一線,而我所記錄的搶險現場的一幕幕場景感動著我、震撼著我、也激勵著我。
“黨員突擊隊”戰鬥在一線
在109隧道的現場,每天總有一些場景感動著我,總有一種力量鼓舞著我,至今隻要一回想起109隧道的那一幕幕,我的情緒似乎還能回到現場去。109隧道的搶通,寶成線的貫通事關國家抗震救災的大局,每天,搶險現場都有省部級以上的領導來慰問一線人員,但是由於隧道火災難處理和500噸汽油罐體已經發生過一次爆燃不能排除二次爆燃的危險性,對於這些參與搶險戰鬥的每一位搶險人員來說,在這個非常時期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109隧道的現場,可以看到很多麵黨員突擊隊的紅旗,在重要的時刻,“我是黨員我先上”——黨員衝在危險一線的場麵就真實地發生在我的麵前,記錄在我的鏡頭裏。隴南公安消防支隊成縣消防大隊的特勤班班長尚建喜說過的一句話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消防官兵來自於人民就要服務於人民,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要衝鋒在一線,戰鬥在一線”,他說到了,更是做到了。作為黨員,他在隧道溫度高達300度、距離隧道50米臉都發燙的情況下,衝在了最危險的前麵,帶領戰士把10支輸水幹線的管道架在了隧道的通風口。來到一線,所有的消防官兵沒有休息,直到隧道內情況穩定後才輪班休息,讓戰士先休息繼續堅持戰鬥的還是黨員。隧道溫度降下來後,天水消防支隊特勤中隊的中隊長王浂超負責偵查隧道內油罐車的溫度並負責帶隊執行隧道裏的油罐體水霧降溫的任務,當時隧道裏一氧化碳濃度超標,危險性很大,在防護裝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王洪超身先士卒,帶領著戰士衝進隧道裏鋪管道執行水霧降溫的任務,等他們出來後,臉都被熏黑了,而且每個人因為吸入了一氧化碳,頭昏,身體發沉,他們就地躺下,緩一會兒又繼續投入戰鬥。還有那些中鐵十一局的搶險人員,他們的作業麵就在緊鄰山體塌方麵下的鐵路上,清理塌方,整修鐵路,加固塌方的隧道是他們的主要任務,鐵路搶修人員晝夜不停地奮戰在塌方隨時都會發生的危險的作業麵上,在那一刻,每個人都將危險置之度外。讓我記憶深刻的是,5月20號,就在搶險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的時候,一塊巨石從山體上滾落,一名鐵路工人當場被砸死,八名工人受傷,現場人員含淚送走了工友,在流淌著工友鮮血的地方又投入了戰鬥。蘭州軍區21軍某部的幾百名官兵執行的是疏通嘉陵江河道的任務,如果河道堵塞,直接影響的是緊鄰河道的嘉虞公路和寶成鐵路的安全,山上的碎石隨時都會滾落在路麵和河道裏,但是危險並沒有嚇倒這些英勇無畏的軍人,為了他們肩負的使命,為了抗震救災的物資和人員能早日到災區,一種巨大的感召力下,所有的搶險人員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團結在一起,晝夜不停地奮戰,109隧道終於在24日貫通,比預計的時間提前了7天。
堅守一線就是堅守記者的職責
一線這些感人的場麵每天都真實地發生在我的眼前,震撼著我,感動著我。當時走時車上位置緊張,無法帶攝像記者,我這次既要當編導,關鍵的時候我找來消防部隊的設備自己當攝像,我要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地記錄現場,我的鏡頭要離危險最近就更有衝擊力和震撼力。5月18日,當拍到了很多現場的畫麵後,我從109隧道趕到天水,去天水電視台傳新聞往返將近5個小時。5月19日,當晚的《甘肅新聞》和《公共新聞網》詳盡報道了109隧道發生險情後的甘肅人員參與搶險的新聞。作為一名記者,我盡到了一名新聞記者的職責,克服種種困難把一線新聞報道了出去。
作為一名女性,我承認我有脆弱的一麵。當餘震和塌方襲來的一刹那我很害怕,特別思念家人和幼小的兒子,但是當身處新聞的一線、戰鬥的一線時,那種現場的氣氛能讓我又很快地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忘掉恐懼,堅持戰鬥。我一直堅持到搶險結束才離開了現場。回來後和同事張晨東一起合作製做的《搶險109》上、下集播出後反響強烈,此後製作的精編版電視新聞專題《搶險109》多次在頻道播出,8月份節目代表甘肅公共頻道在國家中宣部和國家廣電局主辦的全國抗震救災節目評比中獲獎。因為我在109隧道搶險中的突出表現,火紅的7月裏,我非常光榮地被黨組織發展為黨員。
這次109隧道的一線采訪經曆鍛煉了我,作為一名記者我感到自豪,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的時候,我能堅守在一線,堅守一名新聞記者的職責。從另一個角度說,我隻是一名忠實的現場的記錄者,那些無畏的搶險人員和默默地為搶險付出的所有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們用一種意誌和行動迸發出人性偉大的力量和光輝,這些震撼我的和感動我的精神力量必將成為我地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我以後更加積極、踏實、勤勉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