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廣電總台電視公共頻道 王小龍
每當我看見“眾誌成城,抗震救災”宣傳張貼畫上的小女孩,她那充滿憂傷、悲痛的臉是那麽刺痛我的心,我總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災區的孩子做些什麽——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中,我作為一名總編室主任,不能像新聞部的一線記者們那樣趕赴隴南災區采訪,親身感受災區百姓的真情實感,但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同樣是為抗震救災作出自己的貢獻。
總編室負責節目審查和節目宣傳,這一工作職責在抗震救災特殊時期顯得更為重要,要確保政治安全和播出安全,不出任何差錯。我們對電視劇的審看、專題節目的引進、自辦及聯辦欄目的審查工作都明確進行了責任劃分,實行一對一負責,同時對每天播出節目帶的送交接辦法和製度都做了嚴格要求。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期間,每天需要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指令及匯總材料非常多也非常繁雜,全部門人員認真細致地做好每日上報或傳達工作,並撰寫、上報抗震救災宣傳信息,使頻道對內外宣傳及時、暢通。在大家的努力下,總編室在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期間做到規範有序,安全高效。為迅速做好抗震救災節目,我們與新聞部、播出部和產業經營部加強協作,在第一時間組織部門人員製作了多部“抗震救災、眾誌成城”宣傳片,並安排連續滾動播出。總編室所屬欄目《走進生活》根據欄目特色在第一時間發布了抗震救災資訊,公布了國家和我省慈善總會、紅十字會、民政廳的愛心熱線和捐款賬號,連續策劃製作了5期以普及防震知識、震後心理指導恢複等為主要內容的專題節目,同時《走進生活——周末315》也策劃推出特別節目《地震中我們如何防護》,節目內容知識性強,信息量大,針對性明確,播出後受到觀眾一致好評。
打破常規部署抗震救災節目。在整個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中,為及時配合好中央及省上的宣傳要求,頻道播出節目運行表時時變動,我們對頻道常規節目進行大幅度調整,《公共新聞網》抗震救災報道從原來的15分鍾調整為30分鍾,使頻道抗震救災新聞宣傳報道形成合力,形成規模,營造了眾誌成城、抗震救災的輿論氛圍。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頻道在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工作的同時,組織幹部職工踴躍為災區捐款捐物。部門許多幹部職工還自發通過網絡和手機短信捐款、義務獻血等形式支持抗震救災。我們還以媒體為平台,通過協辦的方式參與社會捐助活動。《英語生活匯》與省紅十字會聯合舉辦“支援災區重建家園”隴原師生賑災義演募捐活動。蘭州各中小學校、幼兒園和部分企事業單位的誌願者紛紛登台演唱,同時,主持人與公共頻道特派隴南災區的一線記者通過電話連線方式,向捐助現場群眾介紹了災區受災情況以及廣大軍民眾誌成城抗災救人的感人事跡,激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捐款獻愛心高潮,參加義演的小學生還通過電話請記者轉達他們對災區小朋友的關愛與問候。此次現場捐助活動共先後舉辦了兩場,共募捐善款達25萬元。
我們還將《走進生活》公益愛心行活動深入到隴南災區,同幾家愛心企業一道組織“愛心隴南行”活動。8月12日,《走進生活》公益愛心性活動小組及總編室全體工作人員,拉著愛心物資趕赴隴南成縣,為明德小學學生捐助了價值10萬多元的學習用品及體育器材,讓孩子們好好學習,鍛煉身體。為災區孩子提供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