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5章 車禍之後

  省廣電總台電視綜合頻道 向陽

  出車禍了!

  我們的車出車禍了!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提著攝像機就往回趕。

  當時,我剛拍完一組鏡頭,正要上車趕往另一個拍攝點。我看到一大群當地群眾圍著我們的車。到跟前,我看到我們乘坐的豐田路霸,車頭被吃進去一大半,兩個安全氣囊全部彈開。最嚴重的是省司法廳的潘曉華處長,眼睛直直的,人也直直地躺著。身邊的周正兵處長眼睛上碰出比雞蛋還大的大包。司機朱師傅頭上流著血,但手還在方向盤上。當地司法局一名陪同的周副局長身子在車外,一條腿斷了。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怕,怕他們誰死掉。我本能地拿起手機撥120急救電話,救護車來了,把傷情最嚴重的潘處長和朱師傅拉走。我跟上車也趕往醫院。

  作為一名電視法製節目的記者,我以前拍過很多類似的車禍現場。但是,這次出事的是和自己一起到災區抗震救災的、一起吃一起住的戰友,心裏唯一的感覺就是誰都不能出事。從發生車禍的現場,到醫院的檢查,我的機子一直開著,記錄著發生的一切。

  在帳篷醫院

  隨後,車禍中所有的傷員都進了醫院,急救檢查緊張地進行,隴南市司法局的同誌也都陸續趕到醫院。此時,我才想起來要跟台裏和司法廳匯報這一突發情況。

  由於餘震不斷,所有的病人都被安排在隴南市人民醫院大樓下的帳篷裏。檢查的設備也分散在不同的樓裏,每名傷員分別要進行CT、X光射線、B超檢查。

  司法局的小夥子們和我一起,輪流抬著五名傷員,輾轉在幾棟樓裏,上上下下進出各個檢查室。為了減少傷員的痛苦,在抬著擔架上下樓梯的時候,始終要保持平衡,抬上邊的要放得低一些,下邊的要舉起來一些。抬得多了,我們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技巧,要上下左右的人一齊使勁。

  天太熱,帳篷裏有的傷員的傷口要用冰敷著。我就在傷員檢查的間隙,跑去買幾支棒棒冰,敷好後再跑回來。

  天漸漸黑了。小夥子們都筋疲力盡,但我們慶幸沒有傷員被耽擱。我們統一買了盒飯吃,這是我們一天裏唯一的一頓飯。我特意買了飲料和啤酒,感謝他們。

  說實話,在之前幾天的工作中,我們在司法局都打過照麵。盡管到現在我都說不出他們的姓名,但我知道這一天裏,我們抬著一兩百斤重的擔架,上上下下15趟,心是那樣齊。

  值得一提的是,帳篷裏住著兩位病人家屬,一位文縣碧口的,另一位文縣尖山的,他們知道我們是在抗震救災中受的傷,主動過來幫我們抬擔架。

  第二天,我為他們買上早餐,我們把水和果子分給他們。他們笑了,很純樸很憨厚。

  在地震中,在災難麵前,人心的距離更小了,人們的差別變小了。這是我在醫院的感受。

  地震中的監獄

  每天我們都在不同的帳篷,不同的病床中間負責看護。誰要挪身子,誰的冰袋子熱了要換,誰要上廁所……痛得睡不了的,要想辦法讓他安靜地眯一會兒;腦袋受傷昏睡不醒的,要隔一段時間看看有氣沒。

  當兵出身的周處長勸我調整心態,我們是帶著任務來的。可我的心裏沒一點節目的影子,我知道這不是職業記者的心理素質,但我控製不了我的行動。司法廳的人沒有到之前,他們中誰都別出事,這是我當時腦子裏全部的想法。

  司法廳的人到了,腦袋受傷的也慢慢清醒了,我放心了一點。我和我們欄目另一組的攝像記者李維維來到武都監獄。

  地處隴南市的武都監獄,距離震中汶川直線距離隻有300公裏。在這危急時刻,如果發生一起罪犯死亡、受傷或者是逃脫事件,後果都將非常嚴重,監獄裏的民警和服刑人員又將麵臨怎樣的挑戰呢?

  姚建才是監獄門衛警。當天,他在家裏和老伴剛吃完中午飯,地震就把他們家的平房震塌了。姚建才下意識地感覺到,監獄的情況可能更危險。於是,他匆匆地找來兩張破舊的塑料布搭了個最簡易的帳篷,把老伴安置在裏麵後就要走。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六神無主的老伴拉著他說什麽也不讓放手。老姚狠了狠心,還是跨上了上班的摩托車。

  由於處置得當,武都監獄沒有一名服刑人員重傷、死亡或者逃脫。忙碌過後,50多的姚建才覺得在老伴無依無靠的情況下撇下她一個人,確實不忍心。但是,作為監獄民警,他又隻能作這樣選擇。

  另一位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女民警李建華。

  地震當天,李建華12歲的女兒在四川綿陽一所中學上學。她不知道女兒所在的學校是不是安全,女兒是否幸免於難。

  為了確保服刑人員的安全,監獄必須搭建防震帳篷,把他們轉移到安全的住所。李建華負責到武都市區采購帳篷和塑料布。

  26號,地震後的半個月,監獄長命令式地讓她去接小孩。李建華終於和在四川綿陽的女兒團聚了。看見全校就女兒孤獨一個人,沒人接,李建華放聲大哭。

  其實在武都監獄,每一位民警的身後都有這樣不為人知的故事。也許,正是有了這許多小小的舍棄和堅守,才確保了整個監獄的安全和穩定。

  觸動神經的兩件事

  秦安縣,一個西部的貧困縣。在“5·12”大地震當天,秦安縣司法局以最快的反應速度,發動全局職工共捐出33000元賑災款,於13日上午8點,通過郵局匯往汶川縣抗震救災指揮部。

  文縣司法局一位60多歲的退休幹部,家裏的房子在這次地震中多處裂縫。當他聽說單位組織賑災捐款的時候,從領到的退休金裏抽了一半,600元,塞到了單位的捐款箱裏。

  當我獲知情況後,找到這位老幹部。他無論如何也不肯接受我們的采訪。在我的再三堅持下,他說作為幾十年的老黨員,心裏著急,盡微薄之力而已。他60多了,想去災區但不能去。比起受災受難的群眾,他的損失微不足道。出了一點力,比起災區人民的苦難,比起解放軍不顧一切犧牲自己,太渺小。微不足道是他說得最多的詞語。

  我,比起這位老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