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4章 烙印

  省廣電總台電視綜合頻道 李璠俊

  作為一名電視記者,我采訪報道過各類新聞事件,然而,“5·12”地震發生後的災區采訪之行卻是刻骨銘心的,這一行的采訪讓我經曆了不一般的人生,這一行的經曆將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

  房子倒了精神在

  “5·12”地震致使隴南災區農村的房屋大部分倒塌,老百姓的生活用品和糧食大都埋在了廢墟中,正常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老百姓的吃糧問題更是迫在眉睫,及時挖出埋在廢墟下的糧食,讓老百姓有糧吃,成為農村救災的當務之急,麵對這種情況,隴南市公安局快速抽調全市公安民警60人,組成隴南公安搶險突擊隊,趕赴受災最重的文縣碧口鎮響浪村進行排險搶糧工作。

  當我們到達響浪村時,正是午飯時候,村莊上空飄著陣陣炊煙。由於院牆和房屋都已倒塌,每戶人家的情景盡收眼底,女人們都在自家院子裏忙著做午飯,男人們則和突擊隊員一起在排險搶糧,由於學校暫時放假,孩子們都在家待著,年齡小點的在帳篷外跑著玩耍,整個院子回蕩著他們開心的笑聲,稍大一點的幫大人們幹著力所能及的活,院子中間堆放著從廢墟中搶出的糧食和從房上拆下來碼的整整齊齊的瓦片和椽子,我們從每戶人家路過時,陌生的村民都會給我們友善的眼神。5月的天氣,在隴南白天氣溫可達到38度,幾乎所有人都是光著膀子在幹活,大家的臉都被曬得通紅。能在災區看到這樣熱火朝天的場麵,頓時使我熱血沸騰,盡管我們的人民遭受了一次大的災難,但是,每個人身上投射出的卻是一股堅韌的力量;盡管房子倒了,但是,一個民族不倒的脊梁卻使我們感到無比的信心!采訪中,響浪村的村民告訴我,雖然遭受了這樣大的災難,房子倒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沒有倒,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們還會過上好日子!是啊,房子倒了,精神不能倒!

  我是局長我先上

  去響浪村我們最主要的任務是采訪隴南公安突擊隊在響浪村的排險搶糧的工作,到達響浪村後,首要的工作先是要找見文縣公安局局長、突擊隊總指揮寇衛東。當我們找到寇衛東時,已是50多歲的他正在搖搖欲墜的危房上溜瓦,當知道我們的來意後,寇衛東急忙從房上下來。對於寇衛東這個年齡在危房上溜瓦的這一舉動,我十分不解地問他,這個年齡是不是不適宜幹這樣危險的活?寇衛東一臉嚴肅地回答我,上房排險可算得上是一個技術活,盡管我和年輕民警一樣從來沒幹過這樣的活,盡管年齡在突擊隊最大,但是,我是一位公安局長,是排險突擊隊的總指揮,這個時候我不先上誰上!隻有親自在危房上體會一下上麵的危險係數,才能保證突擊隊員的人身安全!寇衛東的一席話使我內心十分感動,有這麽好的帶頭人,老百姓的搶糧工作何愁做不好呢。

  采訪寇衛東,他的“六毛錢”理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搶險過程中,寇衛東經常要提到算賬這個問題,他會給突擊隊員舉這樣的例子,一片瓦在當地是六毛錢,損壞老百姓的一片瓦就等於增加老百姓六毛錢的經濟負擔,你搶出一片瓦就是為老百姓節約了六毛錢。針對寇衛東的“六毛錢”理論,突擊隊員在排險溜瓦的過程中就顯得尤為仔細,每一片經過他們手的瓦片都是完好無損的從房上溜了下來。突擊隊員愛惜群眾的每一片瓦片的行為使當地老百姓很受感動,一些以前對公安部門有偏見的群眾通過這一次和人民警察近距離的接觸,對警察這一職業有了新的認識,有的群眾甚至和突擊隊員成了很好的朋友。

  為了防止糧食黴變,當地老百姓將糧食大都儲藏在用於釀酒的小口徑缸裏,然而,這樣的儲藏方式卻對搶糧工作十分不利,如果砸破缸拿出糧食,就會給老百姓以後儲存糧食帶來負擔。麵對這種兩難境地,寇衛東決定保缸掏糧,這保缸掏糧就是在不砸破的缸的情況下用手從缸裏掏糧食,由於缸口太小,大家的手都磨破了皮,盡管這樣,突擊隊員用這種辦法搶出了埋在廢墟中的全部糧食。每到一處,寇衛東總是以“六毛錢”理論時刻提醒搶險民警,從而加強搶險民警對老百姓災後物資的愛護,因此,突擊隊員給寇衛東起了這樣一個響亮的名字——節約局長。突擊隊在響浪村排險搶糧時大家手上被玻璃割的、腳上被釘子戳的、頭上被瓦片砸的傷口是數不勝數,但是,沒有一個突擊隊員有怨言,發牢騷,他們的這些行為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警察為人民”這一鏗鏘誓言!

  當突擊隊結束工作,撤離響浪村時,聞訊而來的村民們都來送他們,村民們背簍裏背著自家種的黃瓜和西紅柿,手裏拿著自己納的鞋墊,這一次,突擊隊員沒有拒絕鄉親們的深情厚誼,他們接受了這些代表警民魚水情深的愛的禮物。

  樸素的耄耋之愛

  在采訪文縣人民法院碧口法庭法官張雷雨時,張雷雨告訴了我這樣一件事,這是一個關於她救出的一位80歲老人的故事。老人在“5·12”地震中腿受了重傷,在醫院救治的第三天老人就出了醫院,她出院的理由很簡單,說自己年紀大了,就是把腿治好了又能怎麽樣?又能多活幾天?她不想再治了,不想讓國家在她一個快要入土的人身上花冤枉錢,她讓醫院給她取一些消炎藥,自己在家治療就行了。其實,老人的腿傷很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才能痊愈,老人在這個時間提出出院,是極為危險的事,醫院是絕對不同意她這麽做的,醫院方麵和老人的家屬多次給老人做工作,但是,最終沒能說服堅強的老人,就這樣,老人帶了一些消炎藥回了家。聽了張雷雨的講述,我決定去看一下這位了不起的老人,見到老人時,老人的腿傷還沒有好,她躺在床上,對我們的到來她十分高興,立即讓兒子從地裏摘回來甜瓜給我們吃,老人告訴我,鎮裏醫院的醫生經常來給她看病,腿傷現在有所好轉,就是疼,但是,她能扛住,再說人總有一死,像她這個年齡死了也沒啥,何況咱們的國家遭受了這樣大的災難,花錢的地方還很多……聽了老人的話我無言以對,或許,老人的話有她的道理,這個道理是我們所無法理解和懂得的,但是,老人的這種做法卻讓我感覺到了愛的別樣方式。

  臨別時,我掏出了200元錢給老人,老人說什麽也不收。她說,她看病不花錢,吃飯又有鎮上管,她沒花錢的地方,讓我把這200元錢給別人,聽著老人的話,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盡管那是一句極其平淡的話,盡管她是一個講不出大道理的鄉下老人,但是,她的話裏卻包含著極深的做人哲理,她想別人比自己多,她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由於老人堅持不收錢,最後,我把錢給了老人的鄰居,讓他代我轉交給老人,我想,對於這樣一個災區的老人,我所做的也隻有這些,直至現在,我依然想念著那位年邁的災區老人,不知她的腿傷怎樣了,不知她是否還健在。盡管她是一字不識的農村老人,盡管她說不出什麽豪言壯語,但是,她樸實的言行中透射出的卻是人性的光芒,她不想為國家添負擔,她總為別人著想。

  遺憾之後是安慰

  在隴南采訪期間,我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母親告訴我父親病危,想見我,讓我回家一趟,我知道,在父親的7個兒女中,父親最疼我,如果現在我能回去,能陪父親一會,也算是做兒女對老人盡的一份孝心,但是,看到那些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的公安民警,我的內心十分矛盾。這些人民警察在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悲痛情況下仍然投入在抗震救災的最前沿,我來這裏就是采訪報道這些事跡的,如果我現在離開這裏,我將有愧於他們,有愧於一個記者的職責,想到這裏,我毅然選擇留在災區繼續工作,並在心裏默默祈禱,祈禱父親等我回來。

  一個星期後,我完成了采訪任務,帶著幾十盤素材帶返回蘭州,就在我開始後期編輯時,我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母親告訴我,父親已經去世,聽到這個消息,我一下子傻了。我知道,我虧欠了父親,在父親臨走時,我沒有滿足老人最後一點念想,這個虧欠我將永遠無法償還。在家中處理父親的後事時,我采訪的節目如期播出,我想,盡管我沒有盡到一個做兒女應該盡到的責任,沒能見父親最後一麵,沒能見到這個世界上最疼我的人,但是,讓我欣慰的是,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公安民警和政法幹警舍生忘死抗震救災的感人故事得到了及時的報道。作為一名記者,我心中感到無比的自豪,相信九泉之下的父親一定會理解和支持我的這一做法,也會相信沒能來到他身邊的女兒心中永遠愛他。

  在隴南采訪的一個星期,我共製作播出了180分鍾的節目,用我們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偉大民族在大難麵前的大無畏精神,我,一個記者也履行了曆史賦予新聞工作者的偉大使命!

  現在距離隴南采訪之行已有3個月的時間,但是,隴南之行留給我的人生收獲卻是永遠也無法忘記的,這一行,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互助,謙讓寬容,更感受到了對生活不一樣的理解和生命不一樣的對待,它超出了此行工作的本身,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間有愛,天佑中國!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