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廣電總台電視新聞中心 聶君 張健
2008年5月25號,四川汶川大地震後的第14天,這一天青川縣又發生了6.4級強烈餘震,也就是這一天,甘肅文縣大地再次強烈震動,房屋重新裂縫,人們又一次衝向街頭。但是,還是這一天,甘肅文縣地震災區的兩個年輕人楊躍勇和楊曉芳卻在防震帳篷裏舉行了一個別樣的婚禮。
沒有豪華的婚車,沒有鮮紅的地毯,沒有氣球拱門,甚至少有人說笑。在汶川大地震發生的第14天,新郎楊躍勇和數十名親朋好友,簡約而肅穆地走進了新娘楊曉芳的閨房。一顆喜糖,一杯清荼,沒了往日好事成雙的習俗,一切都是單數,美好在半缺中寄托著淡淡的哀思。新娘家客廳裏安安靜靜的,房子安靜得讓人直想流淚。少了嬌豔,少了繁華,一身淡妝的新娘楊曉芳踏出閨房。跟年邁的父母簡單道別後,攙起新郎的胳膊,走下樓梯,臉上泛起一片陽光,從容得像是一趟簡單的出門。新郎新娘攜手走在最前麵,其他的人靜靜地走在身後。他們走過街邊一頂頂救災的帳篷,走過一處處瀕臨倒塌的房屋。
楊家院子不大,進門正對著的是一棟搖搖欲墜的小樓。小樓的牆壁上,處處是虯曲猙獰的裂縫,地震在這裏留下了無情的痕跡。樓前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個簡易的小棚子,裏麵放著桌子和板凳。棚子西麵,是一頂用破舊的彩條布搭建起來的帳篷,帳篷的薄紗門簾上,貼著一個用紅紙剪成的“喜”字。
婚禮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生活的安全感,意味著自己的愛情已修成正果,可以有一個家來存放孤單的靈魂,有一個男人來共同分享生活中點點滴滴,每個女人都希望有一個完美的婚禮,印證幸福的一生。可是今天,雖然簡單、樸素、卻充滿了溫馨和甜蜜,更看到了堅定,希望和不屈的精神。在他們身上,感受著中國的精神,中國人不屈的脊梁。
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中國四川的這場大地震,把全世界人民的注意力又一次吸引過來,又一次驗證了中國人的精神!在這次災難來臨之前,我一直認為中國缺乏社會凝聚力,人與人之間缺乏關愛、缺乏人情味。鋼筋混凝土的叢林湮沒了中國脊梁,但是這次災難讓我們重新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無堅不摧的力量,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在這次地震中,中國人最本性、最原始的那種善良流露無遺。中國,一個從來都不缺災難發生的國家;偉大而堅韌的中國人卻從沒有被發生在其身上的災難所擊垮過!無論麵對的是戰爭,還是自然災難。中國人的脊梁永遠都不會垮下去,也正是因為這樣,中國人無論麵對怎樣沉痛的打擊,都能用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和承擔。用純樸的愛心去幫助和關懷,哪怕正在經受著在外人看來最為悲痛的事情,這種給予和幫助也不會有絲毫動搖。因為在中國人身上所體現出的那種最為堅韌的精神會給予真正的中國人以一種難以言表的堅強和社會責任感!地震可以摧毀我們的家園,卻震不垮我們的精神!
楊躍勇和楊曉芳在這樣的時間,這樣的地方選擇了婚禮,他們告訴我:“雖然發生了災難,但是我們覺得生活還是應該要繼續下去,哪怕我們在帳篷裏麵舉行婚禮,我們都覺得是幸福美好的。我們選擇這樣的方式結婚,就是想告訴受難的老百姓,一切都會過去,堅持住,就能看到希望。”樸實的話語,堅定的神情,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展現著一種最偉大的中國式精神:萬眾一心,眾誌成城!
2008年注定是榮耀與災難交輝的一年,災難的是中國的土地,榮耀的是中國人的心!地震發生後,我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見的、感受到的,都不僅僅是感動……當大地平靜,死者入土,悲情稍息,當生活重建秩序,課堂裏可以容下平靜的課桌,也許我們會再見那些曾為我們熟悉和感動人們,曾為我們熟悉和陌生的城市,但我們知道,很多人的內心,一定與過去有些不同。可能多一點積極,多一點溫情,多一點堅持。
三日國悼結束,國旗重新高揚,祭奠那些感動中國的生命流逝,記住那些感動中國的溫暖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