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勵小捷

  《我們在一線——甘肅新聞工作者抗震救災親曆》與讀者見麵了。

  這是一部有特殊意義的書。本書收集的文稿,是由全省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先進新聞工作者、中央駐甘新聞單位記者、甘肅新聞媒體記者、災區宣傳部門的同誌撰寫的,是他們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線采訪的親身經曆,深入甘肅災區第一新聞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感。這些來自甘肅抗震救災的回憶,真實記載了一場國家和人民遭受的巨大災難,也為人們講述了剛剛過去的這場天人之戰。

  在災難來臨時,我省的廣大新聞工作者臨危不懼,在第一時間奔赴甘肅地震災區,以激情熱血為墨、以攝影鏡頭為眼,凝固含血帶淚的曆史瞬間,全景式展現了甘肅災區抗震救災的壯闊曆程,再現了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記錄下隴原兒女非凡的勇氣、無私的愛心、頑強的意誌和無窮的力量。書中再現了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李克強、周永康、汪洋、張德江、徐才厚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執政為民,親赴甘肅隴南視察災情,噓傷問痛,撫慰百姓,看望救災人員,指導抗震救災;再現了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迅速開展的抗震救災鬥爭和災後重建工作;再現了解放軍官兵、武警戰士、消防部隊、公安幹警,臨危受命,會戰災區,搶修道路,轉移災民,進村入戶進行生死大營救;再現了醫務工作者、誌願者不畏艱難,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的拚搏精神;再現了黨和各級政府的關懷,滿載了社會各界愛心的大批救災物資,從四麵八方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省委宣傳部緊急部署,中央駐甘新聞單位和省內各新聞媒體迅速行動起來,“5·12”當天下午,省直主要新聞媒體記者迅即趕赴災區。13日,甘肅日報社和省廣電總台分別派出了由一名副總編輯和副台長帶隊的大批記者赴災區進行采訪,他們踏著餘震,穿過滾石滑坡,衝向抗災鬥爭最前沿,與受災群眾同甘共苦,與救援大軍並肩戰鬥,哪裏有危險,哪裏就有我們的新聞工作者;哪裏有險情,哪裏就有記者的身影。是他們在災區的第一線,在第一時間記錄了一個偉大民族在大難麵前的大無畏精神,記錄了大災中執著堅韌的甘肅精神,記錄了時代的偉大情懷和悲天憫人的人間大愛,見證了感動中國、感動世界的英雄壯舉,履行了曆史賦予新聞工作者的偉大使命。

  “5·12”大地震,是甘肅隴南1879年大地震後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破壞之嚴重,救災難度之大,重建任務之艱巨,曆史罕見。我們的新聞工作者也經受了這一重大災難的曆練,這段刻骨銘心的抗震救災經曆,將成為記者生涯中永不泯滅的記憶。可以說,地震災區每一個刻骨銘心的瞬間,都是對新聞工作者心靈的洗滌,每一個震撼心靈的故事,都是對新聞職業道德的淨化。一個新聞工作者,隻有當你把自己的命運,同民族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結在一起,你的職業精神才會更加崇高,你的心靈才會更加神聖。

  本書以我省新聞工作者在抗震救災中的親身經曆,災區記者的采訪手記,記者自己的人生感悟等形式,展現了甘肅媒體在抗震救災中的工作全景、各新聞單位的團隊風貌、前線記者的堅強與大愛和後方新聞工作者夜以繼日的忘我工作精神。甘肅的新聞工作者用自己不畏艱難、甘於奉獻的新聞職業精神和抗震救災宣傳報道成果,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2008年12月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