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馬銜風雪的變遷

  餘秋雨曾引用魯迅的話,對各地列出的八景或者十景,作出一番評價,他說:“隻要翻開任何一部縣誌,總能找到該縣的八景或十景,實在沒有景致了,也可想出遠村明月、蕭寺清鍾、古池好水之類的名目,於是,一個荒村,一所破廟,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勝。”可見評選八景或者十景或者十二景,是中國各地的傳統。

  據考證,評選八景或者十景最初是從宋代開始的。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度支員外郎宋迪曾畫八幅山水畫,有平沙落雁、遠浦帆歸、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鍾、漁村落照,謂之八景。這八景後來逐漸演化成了全國各地評選地方景致的標準。

  蘭州也有自己的景致,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荊州俊修的《臨洮府誌》中可以看到有關金城十二景的記載。《臨洮府誌》記載,金城十二景是:皋蘭山色、梨苑花光、蓮池夜月、榆穀晴雲、東川耕牧、北岸漁樵、浩春漲、洮水秋聲、馬銜風雪、天都煙雲等(另兩景失載)。隨著曆史的變遷,人們的審美觀也在發生變化,蘭州也不斷出現了新的風光名勝、人文景觀。清朝初年,金城十二景又演變成了“蘭山煙雨、梨苑花光、古刹晨鍾、河樓遠眺、五泉飛瀑、蓮池夜月、馬銜風雪、白塔層巒、雪嶺秋容、虹橋春漲”十景。明清兩代的景觀相比,變化並不是很大。可見,盡管不同的年代人們的審美觀念有所不同,人們對於風光名勝的認同基本是一致的。

  聳立在榆中縣城西南部的馬銜山,以終年積雪著稱,形成了蘭州地區少見的自然奇景“馬銜風雪”,曆史上被列為金城八景(或者十景)之一。

  馬銜山位於榆中縣興隆山西部,包括了銀山、馬坡、上莊、新營等鄉南部及臨洮縣北部地區。馬銜山主峰海拔高達3670.3米,馬銜山地區最低海拔為1900米,同主峰相比相差1770.3米,如此大的海拔差,使整個馬銜山形成“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特點。

  整個山上灌木林、闊葉林,雲杉針葉林帶、高山灌木林帶、高山草甸區依次排開。遊客們在登山的過程中,就能夠逐一看到這些植被的垂直分布情況。調查顯示,在海拔1800米~2000米的地方為薔薇虎榛組成的灌木帶;2200米~2400米為樺樹楊樹凋葉林帶;2800米~3500米為杜鵑、山柳組成的葉林帶;3500米以上是冰層;而背陰處則是千年凍土層,有些地方凍土層厚達10米。

  每年六七月間,是遊覽馬銜山的最好時節。沿著山路向上,隻見山腳下農田裏一派豐收的景象,在半山腰則能看到各種開放的山花。白的、紅的、黃的、粉的,叫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競相怒放,構成一幅幅美景。高山地區氣候瞬息萬變,本來是晴空萬裏的天氣,忽然不知從哪裏飄來了一些雲彩,轉眼間就是細雨蒙蒙。往山頂上看,隻見山頭上白雪皚皚,真正體現了“十裏不同天”的特點。

  馬銜山原名“空頭山”,唐代改為“熱薄寒山”,清代稱“馬寒山”,到民國年間改稱“馬銜山”。作為曆史上蘭州名景之一,在明代被人們稱之為“風雪馬銜”,而在清代則又稱之為“積雪馬銜”,如今則是“馬銜風雪”。

  同絕大部分高山一樣,馬銜山不僅以積雪出名,更以寶藏多而出名,獨特的氣候環境,垂直分布植被,使這裏成為各種動植物的天堂。

  在馬銜山上,飛禽走獸遍地走,有鹿、鳶、兔、狐等動物,還有青海雲杉、刺柏、中麻黃、山楊、甘肅小葉柳、山生柳、川滇柳、胡桃、白樺等豐富的植物資源。它們給人們提供了大量的野生藥材,可以稱之為藥材寶庫,尤其是馬銜山黨參質量極佳,長期以來被人們推崇,醫藥界用“馬黨參”來區分與其他黨參的差異。除了黨參以外,馬銜山的麝香也非常出名。早在唐代馬銜山麝香就是蘭州地方政府進貢朝廷的特產。唐代蘭州盛產麝香,今天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是在古代曆史資料中還是能夠找到相關記載的。《新唐書·地理誌》中曾經提到蘭州的貢品為麝香。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路過蘭州,在題寫的《題金城臨河驛樓》中寫道“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可見蘭州的麝香非常多,但隨著蘭州生態植被的惡化,蘭州盛產麝香的事情就被塵封在曆史的歲月中了,如今馬銜山還生活著馬麝。

  2003年興隆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又將馬銜山辟為風景區。如今越來越多的登山愛好者和戶外運動俱樂部成員將攀登馬銜山作為一個重要的活動內容。

  馬銜山是蘭州眾多景觀的一個代表。從古至今,人們對蘭州景觀進行了大量的建設和整修,也造就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景觀。今天它們已經是旅遊事業的載體,也是曆史文化的見證。據《蘭州市誌·園林綠化誌》記載,1984年8月下旬,蘭州市園林局與蘭州晚報社聯合舉辦蘭州新十景征選命名活動。由征選小組分類選票,反複討論,在考慮景點分布的基礎上,對一些景點名稱進行了推敲潤色,最後確定了:棲雲聳翠(興隆山)、蘭山煙雨(皋蘭山)、五泉飛瀑(五泉山)、白塔層巒(白塔山)、芳洲思雁(雁灘)、絲路金波(濱河路)、天斧沙宮(安寧大沙溝)、紅雨流丹(安寧桃園)、花海玫香(永登縣苦水鄉)、石壁瀉珠(吐魯溝)十個景點。並於1984年10月10日,在《蘭州晚報》一版予以登載。從此蘭州有了新的十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