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更是蘭州的母親河,是她,造就了蘭州,哺育了蘭州。她是蘭州誕生、發展的搖籃,更是蘭州農耕文化的搖籃。
當人們談起蘭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遐邇聞名的“瓜果之鄉”、純天然無汙染的“高原夏菜”、被譽為生命之源的“水車之都”和位居祖國地理幾何中心的“陸都”等等,蘭州之所以能夠揚名天下,都是因為黃河,是黃河成就了蘭州。
奔騰不息的黃河從雪山高原滾滾而來,一路上驚濤駭浪,呼嘯間跨萬重千山,過青海流經著名的劉家峽後,突然掉頭折向東北,變得秀氣起來,朝蘭州款款而來。穿過鹽鍋峽,在西固區的達川鄉岔路村入境與湟水河約會,然後流過八盤峽,擁莊浪河蜿蜒東下。蘭州市的西固、安寧、七裏河、城關,皋蘭的西南和榆中的北部等地都留下它的足跡,然後拜別蘭州,衝出烏金峽,流向寧夏回族自治區。
黃河這麽激情澎湃,造就了蘭州大地的基本地貌。她野性難馴時切穿山脈形成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烏金峽等峽穀;她偶發脾氣時形成湟水穀地、莊浪河穀地、苑川穀地和大通河穀地;她溫文爾雅時形成蘭州盆地、泥灣——什川盆地、青城——水川盆地等。蘭州的這段黃河恰好構成了朝西北傾斜的“幾”字,蘭州,就橫跨在這個“幾”字右旁的黃河兩岸流程150千米的“乙”字形廣袤土地上,黃河就在這裏拐了個彎,構成了“黃河九曲”之一。為什麽在蘭州的土地上黃河會突然間變換了一副模樣呢?那是因為她被蘭州人親切地稱作母親河,作為母親,就應該有沉甸甸的責任,大氣內斂,充滿母性的慈愛與包容。
蘭州大地,正是黃河從少女走向成熟時的傑作,黃河兩岸的河穀和盆地,正是最早養育蘭州人的地方,因而也成為蘭州農業文明的發源地。這裏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古以來就是蘭州地區的農耕區。從蘭州的農耕史來看,從西果園青崗岔(屬半山類型)、平安土穀台(屬半山——馬廠類型)、青白石白道溝坪(馬廠類型)等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中發掘出土的糧食種子、生產工具、窖穴等實物考證,當時蘭州地區以農作物生產為主,兼有漁獵、畜牧業。秦漢以來,蘭州地區的農業開始發展起來,到了清末及民國,蘭州形成了重要的糧食市場,同時,水煙、棉花、藥材等經濟作物及瓜果蔬菜開始形成一定的規模。蘭州農業的振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的幾十年,蘭州人興修水利,推廣應用農業科學技術,改進使用新式農機、具,不斷提高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和農業現代化水平,形成了“依托城市、開發農村、服務城市、致富農民”的農業戰略,走種(植)、養(殖)、加(工)為一體的全麵發展的“城郊型”農業的路子,使蘭州農業從瓶頸中走了出來,邁上了康莊的致富大道。
當我們站在皋蘭山三台閣俯瞰蘭州雄姿的時候,不能不由衷地感謝黃河,如果沒有黃河,就不可能造就一片片衝擊扇和洪積扇,如果沒有這些衝擊扇和洪積扇,就不可能誕生以優質瓜果蔬菜而遐邇聞名的蘭州,蘭州也就沒有機會登上中國的曆史舞台。所以說,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誕生蘭州的搖籃,更是蘭州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