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孝心感天動地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提倡“入世”的準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意義。在這一思想的推動下,許多文人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用自己切身行動付諸實踐,報國為民。在甘肅的曆代人物中,張國常可算是實現這一標準的傑出代表。張國常(1836—1907年),家敦五,號冬武,別署東武,清代蘭州園寺(今南稍門外)人。他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實為楷模。
光緒三年(1877年),張國常考中丁醜科進士,被授官為刑部主事,但是父親年老體衰,行動不便,如果自己上任的話,留下父親孤單一人,就沒人照料,於是辭掉了官職,回家侍奉父親,從此不再出來做官。後來,父親的身體日益衰弱,病入膏肓,他深知兒子的孝心,所以臨終前囑咐他,喪事要從儉,別因為這個增加家庭負擔,買一口薄棺材埋了就行。由於連年的兵荒馬亂,張國常家裏非常困難,但是,張國常覺得父親受了一輩子苦,若草草安葬,自己良心難安。於是,在父親死後,他幾乎變賣了所有東西,按往常的禮節安葬了父親,為此,家徒四壁,在以後的三年裏,幾乎天天以野菜為食,過著更加貧苦的生活。
倡新風現身說法
張國常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有研究,尤其對考據和考證更有很高的造詣,但是他的思想並沒有因此保守,相反非常開明,對於新思想和新技術持支持的態度。
光緒十三年(1890年),北洋大臣李鴻章、陝甘總督楊昌浚在督署東側(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東側)設立電報局,架設線杆線路,適逢天氣大旱,一些百姓紛紛傳言,是架設的線杆破壞了風水,惹得龍王大怒,所以降災於民,準備拔掉線杆。張國常聽到這個消息,親自出麵進行規勸,耐心地給百姓講解道理。由於張國常平時德高望重,而且他的解釋也合情合理,群情安定下來,電信工程得以繼續進行。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甘肅奉詔改書院為學堂,廢科舉、興學堂,文人士子認為斷了“學而優則仕”的道路,怨聲載道。而張國常認為此舉順應社會發展,是把文人從“八股取士”的桎梏中解放了出來,對此非常支持,他專門寫文章告誡文人“相與戒帖之陋風,鄙記訟詞章之凡想”,鼓勵他們進新學堂,“讀有用之書”,學習新知識——天文、曆法、地理、數學、外語、機械製造等方麵的知識,從而服務社會,造福於民,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撰著述卷帙浩繁
張國常擔任蘭州著名三大書院之一的蘭山書院山長長達20多年,在授課之餘,他博覽群書,用心苦讀,特別精於考證考據,著述頗豐。其文稿達數十巨冊,廣征博引,論述精當,並頗有新意,令當時的學者翕然稱服,其中有《重修皋蘭縣誌》30卷,《甘肅忠義錄》30卷,《聽月山房詩文集》30卷,《土司蕃族考》1卷等。
《重修皋蘭縣誌》是通體誌書,記述上下兩千年、縱橫數百裏內的天文、地理、人物、事件、物產、民俗等事物,是反映蘭州市區、皋蘭縣、景泰縣、白銀市區清光緒以前曆史的珍貴誌書,比舊誌更多地記載了經濟類的事物。如“物產”,分穀、蔬、瓜等類,分別詳注其品種栽培等情況,對現在發展農林業有參考價值。如記述洋務運動在蘭州的情況:左宗棠創製造局,用泰西機器製造洋槍洋炮,派督標兵幼丁當學徒;創織呢局,用泰西機器雇洋匠教民學紡呢羽、哈喇等紡織品;創設電報局、牛痘局等事件。從中可以看到新興工業城市蘭州的淵源。此誌是張國常嘔心瀝血,深入調查,精心考證的結果,可算作是蘭州的一部百科全書。此書記載的詳盡完備,書成後受到總督楊昌浚的大力讚賞。
《土司番族考》記西寧、碾伯(今樂都)、大通、平番(今永登縣)祁貢哥星吉等地19家土司的民族、世係、轄地、功績、封爵、部落、戶口、兵員、宗教諸事。展現了從元末到清光緒年間,青海、甘肅兩省以蒙古族、藏族為主體的部分土司製度。涉及民族學、宗教學、譜牒學、地方史等領域,是研究西北少數民族的珍貴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