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5章

  這兩天市委書記和市長要來西城開發區現場辦公,這說明黨政一把手不僅重視西城開發區的建設,更是隱含著對西城開發區工作進度遲緩的一種不滿。井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這幾天,他在加班加點地調度招商局、規劃局、建設局、綜合局等各部門人員探討西城的土地征用、招商項目的確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內容,希望在兩個一把手到來的時候,自己不至於匯報得內容空洞。因為項目已經落實得很不到位了,口頭匯報再沒有什麽新內容,那就更顯得開發區的工作沒有層次。所以,無論如何也要讓領導們看到點希望,免得讓兩個一把手小瞧了自己。

  經過一番精心準備,西城開發區管委會終於在一個周三的午後將邵佳瑞和王誌軍兩位領導給盼來了。井然率領班子全體成員到大門口迎接黨政一把手,他和兩個一把手寒暄了一陣,立即進入角色開始匯報工作。井然首先介紹了西城開發區成立以來的概況,目前的經濟建設及項目運行情況,資金來源及使用情況,談了今年工作打算及今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等。

  聽了井然的匯報,市長王誌軍說:“我對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提一些建議:西城開發區要發展,一定要做好產業發展規劃,抓好近期幾個項目的落實;在完善規劃的同時,更要抓緊征地和拆遷工作,這兩項工作太重要了,如果征地和拆遷工作不能落到實處,招商活動怎麽開展?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也要搞好,設施不到位,讓企業怎麽落戶?一定要抓緊在建項目的清理工作,落實時間進度表,不僅要抓緊時間征地招商,做到早征地,還要抓緊項目的投資、投產,才能早招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才能落到實處;同時也要搞好資金運籌,測算好投資成本,明確現狀,做到心中有數。”

  市長王誌軍講完話,市委書記邵佳瑞接著說:“在座的各位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西城開發區對我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盡快明確產業定位,做好產業配套,同時要嚴格控製投資強度,明確投資規模。尤其土地價格必須要統一,不能賣給張三每畝收10萬元,賣給李四每畝收15萬元,這樣容易引起外商的誤解。招商工作要加強,一定要發揮藍曉瑤局長的優勢,自主招商,先搞好服務,再謀求發展。在資源利用上要不斷進行整合,對現有的企業認真梳理,盤活資產,增加財源。”

  兩個一把手提出的這些要求,說實在話,讓井然覺得工作很不好幹。

  年初的時候,井然帶領部分人員到昆山去考察,他覺得西城開發區不適合走昆山開發區的模式,柳樹工業基礎薄弱,又處內陸,離港口較遠,陸路運輸不是很通暢。如果發展工業,運輸跟不上,生產的產品外銷渠道不暢通,勢必影響銷售效果,外商來本地落戶的幾率小。而內資企業不僅要看土地的價格,還要看交通和政策等優勢,如果這些優勢都不具備,招商引資工作就會存在很大的困難。

  但是,兩個一把手和市委市政府班子的一致決定,讓井然覺得自己隻能往前走,沒有回頭的餘地了。他隻希望曉瑤他們能在招商方麵有什麽新的做法,把他認為曾經是神話或者天方夜譚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三千畝地才征上來一千畝,貸款就花沒了。不僅有上億元的資金缺口,每天要還2萬元多元的貸款利息,基礎設施還沒完工,擴進西城的三個村子剩餘土地的征地任務還沒完成,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井然隻能是抓緊現有已征土地的出讓,邊出讓土地增加資金,邊抓緊征地投入資金。井然多次想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融合社會資金,進行各項設施建設,無奈,很多有意向的企業看到西城麵臨的形勢,都望而卻步。更讓井然覺得為難的是,市委邵書記提出要引進投資強度和容積率高、科技含量高、對財政貢獻率大的規模企業,這說明土地還不能隨意出讓,來落戶的企業必須達到一定規模,一畝地上的廠房建築麵積不達到一定程度,就達不到投資強度和容積率,小型企業稅收低,占用的土地如果多,同樣沒有效果;如果爭取科技發展資金扶持,首先要有科技企業落戶,這些問題,每日攪得井然吃不好、睡不香。

  其實,讓井然著急上火的事都和錢有關。隻要和錢有關的事,就免不了要找鳴燁。於是,井然的火轉到鳴燁的身上。其實,鳴燁最近也在上火。井然的火是因為沒錢,需要找鳴燁要錢;鳴燁的火是因為有錢是否能給井然用,給井然用了,這錢還能否收回來都成了大問題。

  春節前的一天早晨,市裏通知將在西城開發區管委會召開現場會。不知道是農民工得到了消息還是趕巧了,那天早晨還沒到上班時間,辦公樓裏居然一下子來了四、五十個民工,是來跟政府要錢的。這陣勢曉瑤從國外回國後還第一次見到。

  那天早晨曉瑤是第一個來上班的,結果,他被民工給擋在了大門外。

  民工們來得早,門口的保安還沒來得及擋,一群人就湧了進來,將保安給控製住了。然後,他們就把大門在裏麵給反鎖上了。曉瑤朝他們喊道:“快點開門!我上班還有事要做呢。”

  “管你上不上班,不給我們錢,我們就是不開門。”一個民工說道。

  “你們不開門,影響了我們的工作,你們就犯了妨礙公務罪,是要追究法律責任的!”

  “我們連工資都沒有了,飯都要吃不上了,還怕犯法不成。來抓我們哪!正好有地方吃飯了呢!”一群民工起哄道。

  “農民兄弟們,有事好商量,有話好好說,你們不要這樣做,這樣做不好。”曉瑤勸道。

  “不給我們錢我們就是不開門!”農民工有點強硬起來。

  “你們把困難說出來,我相信政府會有辦法的。你們這樣做是不對的。”曉瑤耐住性子說。

  這時候,井然來了。問了曉瑤一些情況後,井然說:“我是副是市長,有什麽問題跟我說。先把門打開。”

  農民工將信將疑地打開門。他們確實盼著井然能給他們解決問題。

  弄清情況後,曉瑤覺得簡直不可思議。

  原來,西城開發區裏有一家原來就入駐的企業,到年底的時候,企業老板因為虧損沒有資金給工人開支,於是,老板逃跑了。有人給這些農民工出主意:“既然這個企業是西城開發區裏的,那西城開發區就得管你們。找西城開發區管委會要錢,準沒錯。”於是,這些回不去家的農民工就來到了西城開發區管委會,也就有了上麵那些出格的做法。

  井然看著這些農民工確實可憐,於是,他決定找鳴燁讓財政幫忙解決這些問題。

  鳴燁了解了情況後,對井然說:“以我個人的意見,我不同意財政支付這些農民工的工資。財政支出年初是有預算的,人大常委會定期要聽取財政預決算報告和收支情況的,我們市的財政支出裏沒有給農民工支出這一項,何況這些農民工不是我們本市的人員!再說,這些農民工是給民營企業老板打工的,老板跑了,可以依據法律處置老板的資產,給農民工以補償。”

  “可是眼前這些事要是不解決,容易出亂子的。他們要是去市裏或者省裏上訪,我們可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你可不用嚇唬我。這事我看還是向市政府常務會打報告,研究後我聽結果吧。隻要市政府班子做決定,我一定執行。如果是我們兩個人在這兒商量這樣的解決辦法,我們今後都不好交代。”

  井然覺得鳴燁說得有道理,他找人立即采購一些米、麵、油等,發給每個農民工一份,先安撫一下,讓他們先回去聽信了。

  現場會還沒結束,市裏信訪辦小李來電話通知西城開發區管委會,火速派人去市政府,據說有10多名農民到市裏去上訪。

  井然帶著曉瑤和綜合局長夏玉圃去了信訪辦。在信訪辦的大廳裏,他看到了10 多名農民正和信訪辦的小李在辯論。

  “不給我們補償款,我們就不拆大棚。”一個農民喊道。

  “西城開發區管委會不是已經給你們發了補償款嗎?怎麽還要?”

  “那點補償款不夠用,我們要求增加補償款。政府騙我們土地,必須得給我們補償。”

  “你們如果要這麽說,那就不對了。土地是誰的?土地是國家的。給你們補償款就已經是照顧你們了,別是無理取鬧啊。”小李也不相讓。

  “你還是政府的工作人員不?有你這麽說話的嗎?”

  “咱不跟他說,咱找領導去。”

  “我就是領導。你們有話跟我說。”井然在後麵看了一會,發現有些農民根本不是征地那三個村子裏的人。

  “你們要補償,我們已經按照征地方案照價給了補償。怎麽還來這裏上訪呢?”

  “我們農民就是在土裏刨食吃的,沒有了土地,以後就沒生存的依靠了。政府不多給我們錢,讓我們怎麽活?”

  “政府已經按照城鎮居民的條件給你們辦理了社會保障,你們將來都有社保基金,每月也可以跟城鎮居民一樣領取社保基金的。”

  “那是以後的事,我們就看眼前的事怎麽解決,反正今天不給我們錢我們就是不走。”

  “給錢可以,但是你們要先登記,你們是哪個村子的,叫什麽名字?都登記清楚了我就想辦法給你們要補償。”

  這些農民沉默了。井然的一番話震懾住了這些人。

  他們麵麵相覷。“怎麽登記呀?咱們不是西城開發區被征土地上的農民。”

  這時,看熱鬧的人群裏有人喊道:“他們是被人花錢雇來上訪的。一天50元呢。”

  井然說:“農民兄弟們,你們有政府的補助怎麽能幹這樣的事呢?趕緊回家去吧,以後再不要受人蒙蔽、受人利用了。”

  這些人自討了沒趣,咕噥著走了。

  類似的一幕已經上演過幾次了,西城開發區和信訪局的人也已經習以為常了。

  然而,曉瑤覺得這些人很無聊。曉瑤是個聰明人,每日裏在西城開發區的所見所聞,與她在國外的生活確實格格不入。她甚至想:自己把國內的生活看得太簡單化了。搞建設,抓企業,政府官員也都是滿腔熱血,但是,現實情況卻讓人們有時難以捉摸,許多人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出賣自己的良心和靈魂,真的很可悲。

  也許是出國時間長了的緣故,曉瑤對一些人的做法很不理解,也沒有辦法理解。

  在征地的過程中,雖然曉瑤不做這些工作,但是,每次開會或者有與她的工作有相關聯的內容時,曉瑤都要了解情況,以便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資料,她認為這樣有利於招商。然而,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她接觸了一些人和事,她覺得簡直不可理喻。

  二幹河子村村委會的成員們為了多向政府要補償,他們自己不好出麵,鼓動農民們出麵要補償。大棚每平方米補助了2千元,大棚裏的菜苗還要補助,更令人氣憤的是土地已經征完了,錢款也給農民了,可是這些農民還在大棚裏種菜,隻要種上菜苗了,就算他又投入了,投入了就要產出,這產出的結果就是找政府要補償。曉瑤認為這些人太沒章法了。

  為了解決好被征地的農民的大棚問題,開發區分成了幾個工作小組,挨家挨戶地走訪有大棚的農戶,曉瑤也跟著去了。她這一去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有一戶農民家的大棚沒有頂蓋,隻有四麵的圍牆,大棚裏種植的不是蔬菜,而是樹苗。這些樹苗長得筆直,間距很近,曉瑤知道,間距越近,棵樹越多,補償的數額也越高。

  曉瑤向前走著的時候,一不留神踢上了一棵樹苗,她連忙彎下腰來用手扶住,誰知這一扶,讓她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原來,這棵樹苗不是栽在地裏的,而是插進地裏的,樹苗根部的水還凍著。帶著疑問,曉瑤趁著別人不注意,偷偷地拔出來一棵樹苗,結果她發現,這樹苗根本就沒有根,隻是一些桃樹枝子。曉瑤當場揭露了這戶農民弄虛作假的做法,這戶農民企圖得到更多補償的想法落空了。

  曉瑤把這件事在電話裏告訴鳴燁的時候,鳴燁思索了半天沒說話。

  “哥,你信嗎?農民為了多要補償款,在地裏插上了桃樹苗,然後在坑裏澆上了水,冬天一澆水小苗就凍住了,樹苗要比青菜的補償高多了。這樣的損招居然也能想得出來。難怪造假的事那麽多。假藥、假農藥、假食品、假糧食、假手機、假電器,連證件都是假的。難怪很多人說,除了媽是親的,其它都是假的。哥,你說,什麽都有假,咱可咋活?”

  鳴燁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曉瑤了,他出生在農村,在他的心目中,農民最偉大,但是小農意識也最濃。這就讓他對農民產生了可憐又可恨的想法。然而,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市裏交給他一項很艱巨的任務。

  市裏又建了兩個小型開發區,鳴燁的老家藍家村也在河東開發區征地的範圍內。在藍家村,很多農民守了一輩子的宅基地被征用了,就連祖墳也被征用了。農民們也在醞釀著上訪了。

  “我們有冤跟誰說去啊?”李小木他媽一邊說一邊哭。

  “是啊,我們在藍家村住了一輩子了,說讓我們搬家我們就得搬家呀。去哪兒也不如這裏好。”

  “征地就能多給錢,有錢幹什麽不好啊。住到城裏去,你不就想當個城裏人嗎?”

  “說是說,做是做,到城裏連個工作都沒有,我能幹什麽呀?喝西北風去?”

  村裏人七嘴八舌,沒個統一的口徑,就是去上訪,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來。

  其實,大部分村民還是很理智的,村裏把這些農民大體分成四部分:20%的農民想多要錢,去城裏買房子過日子;30%的農民想用補償款購置農用機械,去給有土地的人打工,耕種或收糧食;15%的農民要錢,有錢在農村,怎麽都能過日子,可以揮霍,也可以盡情地玩;35%的農民給多少錢也不搬家,就守著祖輩留下來的土地過日子。

  決定購置農用機械的是李小木,他還跟大家講了從別處聽來的新鮮事。說是澳大利亞的一對農民夫婦,有3千公頃土地,雇了8個人耕種,全部采用農業機械化作業,而他們自己則住著別墅,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每年都在世界各地旅遊。李小木給村裏人講這件事的時候,把村裏人都羨慕壞了,“這要是我們也能像人家澳大利亞農民一樣,那該多好啊!”

  由於每次征地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小插曲。這次市裏很重視,責成市信訪局協助做工作。信訪局局長王大波知道鳴燁是藍家村的人,於是,給鳴燁打電話,求得他的幫助,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

  其實鳴燁從內心裏是不願意幫這個忙的,這不是等於自己出麵做工作讓老家的人都離開生養他們的土地嗎?鳴燁也是熱愛那片土地的,村前村後,從小他就和夥伴們在這裏玩耍。藍家村,是他和曉瑤共同度過童年美麗時光的地方,是他一生都魂夢相依的地方,他怎麽能舍得讓這裏變成另外一番景象呢!可是,目前市裏的三項主要工作除了抓財源增加稅收和招商引資落項目之外,就是抓信訪促穩定,隻有穩定才能和諧,而目前的穩定就是不能讓村民們去上訪,把征地這項工作做好。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