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章 回到武漢

  2011 年9 月,我離開生活了15 年的北京,回到了武漢。

  我喜歡北京,熟悉這裏的生活環境,朋友也幾乎都在這裏,其實當時也並不是特別想回去,楊雲也希望我能再考慮一下。但是在北京,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狀態,而回到武漢,能夠在體操隊工作,這起碼是我的強項。

  我很感謝湖北體育局的諸位領導,他們為我鋪平了一條路。2007年開始,我就一直掛著湖北體育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職務,但是因為一直在備戰奧運,所以沒有真正從事實際的管理工作。而退役之後,當我有了想要真正參與進去的想法時,他們都表示對我的回歸十分歡迎。黃導也一直幫我去做一些溝通性的工作,跟省裏麵還有體育局。

  在這種情況下,2011 年9 月份我正式接受湖北體育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的一些工作。

  2008 年北京奧運會之後,湖北體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穀,我對於體操,對於訓練還是熟悉的。湖北是體操傳統強省,南方人就適合去雖然湖北隻是一個省,是為國家隊輸送人才的一個單位,我不可能直接培養出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但是如果我們不做好基礎工作,那國家隊也就會成為難為無米之炊的巧婦,我很清楚自己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責任。

  練這種技巧性的項目,有天生的優勢,而且湖北有很好的訓練傳統,隊員的能力都特別強,現代體操的發展適合能力強的隊員生存。但這些工作需要有人去做,隻要慢慢去學習,去熟悉情況,慢慢改善,我相信湖北體操一定有重振雄風的那一天。

  那段時間我和黃旭聊天聊的最多的就是這些東西,聊年輕隊員的訓練,聊教練員業務水平的提高,聊國際體操上的一些新的動向。雖然湖北隻是一個省,是為國家隊輸送人才的一個單位,我不可能直接培養出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但是如果我們不做好基礎工作,那國家隊也就會成為難為無米之炊的巧婦,我很清楚自己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責任。

  回到武漢,我先跟湖北體操隊全體隊員們都聊了一次,我問他們你們覺得現在隊裏有什麽問題?他們說環境不好。我說你們是這個隊的主心骨,你們是一線的,訓練環境不好的原因就出在你們身上,你們不帶這個頭,那環境就不好。自己做出改變了,進體操房好好地訓練,不坐在那兒聊天,不跟教練員之間鬧矛盾,把以前的惰性改一改,積極地投入訓練才是對的。你們覺得訓練環境不好,其實你們就是訓練環境,隻能你們自己去改變,不改變的話,那環境永遠都不會好。

  隨後,我就從細節、文化上給所有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布置作業。每晚讓他們寫書法、背英文單詞、記錄每一天的體育新聞,目的就是讓他們每天在桌子前麵待半個小時,能夠專心想一些和體育相關的事情。

  理清了運動隊的工作的頭緒,我又開始跟隊員的家人接觸,我把我的思想觀念跟他們說了一遍。我說我也是從運動員過來的,現在能到這個位置,不光是個人的努力,家裏人也是付出了很多的。你們家長肯定是衝著李小雙、楊威的牌子來的,你們最開始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但是時間長了,你們就開始抱著失望的情緒,到現在大多數人都絕望了,隻盼著自己的孩子別學壞別走入歧途就滿足了。

  我特別明白家長的心情,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開始叛逆,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和家長溝通,所以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他們是好是壞。我的想法是孩子們首先要成為有責任感的人,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既然處於訓練階段,就必須要拚盡全力做到最好的程度。這些話都說到家長心裏去了,重新建立了家長和教練、運動隊之間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感對於運動員很重要,試想如果你的父母都不相信你可以成為世界頂尖的運動員,那誰又會相信你呢?

  過了一段時間,我開始感覺到這支隊伍開始往好的方麵轉變。

  有人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對於我來說,如果我連這頭三把火都燒不起來的話,回到武漢的意義也就沒有了。我並不是回來坐在辦公室裏喝茶、看報紙,等著生鏽,然後頤養天年的。

  關於“張尚武”現象的思考對於從事體育事業的人來說,運動員生涯隻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個階段,當中隻有少數人可以成為教練,或者繼續從事和體育相關的工作,而大多數人最終還是要走上社會,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在我看來運動隊和學校一樣,也是育人的地方,我認為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要教會他們訓練的方法,也需要幫助他們退役之後可以盡早地適應這個社會。

  有些運動員退役後想去上學,但因為沒有成績,也沒資格參加體育特長生的招考,他們很著急。因為社會上很多招聘廣告上寫的至少是需要大學本科學曆,但是在目前中國的高考製度下,憑借他們在運動隊裏麵學到的那點微薄的文化,是不太可能考上大學的。我告訴那些孩子,你們出來之後想上學沒錯,但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自己的優勢。

  對於運動員來說,最大的資本是這十幾年的運動生涯。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運動隊也是,隻是學習的場所和方法不同。

  就像現在好多社會上的大學生畢業之後也非常的茫然,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裏,不知道從事什麽樣的職業才是適合的。是要先保證生存,還是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運動員的茫然都如出一轍。

  我利用我個人的關係,給湖北體操隊的運動員辦了一個退役運動員的職業培訓班,告訴他們退役後應該怎樣做職業規劃,如果到了麵臨退役的那一天,該做出什麽樣的選擇,幫他們建立起自信心。還請了老師教他們怎樣去麵試,怎樣做簡曆,麵試時要注意哪些問題等。

  之後,我讓他們寫一篇報告給我,題目是《退役之後你靠什麽養活自己?》。他們都寫得很清楚,說到現在為止自己身上最大的優勢就是體操上麵的一些東西,希望可以學到更多體操訓練上的知識,日後也可以在這個領域繼續發揮作用,而這也讓他們更加百分之百地投入到訓練當中。

  退役運動員的出路問題是目前社會上一個爭議很大的話題,我知道很多人是很長時間都轉變不過來,退役後,開始在社會上麵晃蕩,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標和事業方向,沒有很清晰的人生規劃。他們當中甚至有些人誤入歧途,靠偷竊和乞討為生。

  張尚武就是其中之一,但我想說的是他的經曆並不具有代表性。

  張尚武大概是在2000 年左右進入國家隊訓練的,我們一起參加了2001 年在北京舉辦的第21 屆大學生運動會,他拿了一個冠軍,但是不久以後他就因為受傷而退役了,那之後我們有好幾年都沒有再聯係過。

  再見麵是某一年的冬天,大概是2007 或者2008 年,我有點記不清了。那次,他來找我告訴我說他的狀況挺困難的,也給我說了他退役之後的種種不如意,要養他年老多病的爺爺。我說,我給你錢沒問題,我也願幫助你,但有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給你錢,還不如告訴你,你現在必須要找到一個能讓你在北京立足的工作。就算你沒有什麽文化,但是洗車、送快遞這樣的工作,你還是可以做的。

  我們倆站在宿舍樓下談了很多,臨走時,我塞給他幾百元錢。過了兩天,我聽其他隊友說才知道,他那會兒已經偷竊了,還坐了牢。心裏挺不是滋味的,畢竟是曾經穿過胸前帶著國旗、國徽的衣服的人,淪落到眼前這步田地,可以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2007 年的冬訓期間,張尚武在東單地鐵站賣藝的事情被媒體寫了出來,最初媒體的矛頭一律都指向了曾經培養了他,最終又拋棄了他的“體製”。因為他那時跟媒體說,我作為一個大學生運動會冠軍,現在淪落到街頭賣藝,為什麽沒有人管我?河北隊也沒有人接收我?但逐漸地,媒體也通過我們的隊友、教練對他的情況開始有了一些了解,就發現張尚武的問題並不僅僅是體製上的問題。

  我特別了解運動員退下來之後,那種眼高手低的狀態。光環還在那,但要想成為一名教練員就是要從頭開始。你能不能踏實下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無疑,張尚武並沒有取得隊裏麵的信任,他沒能在體操這個圈子裏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

  張尚武責怪體製,體製也許是有問題的,但是體製的問題並不是像張尚武所說的那樣,可能他會覺得楊威你是奧運冠軍,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我也知道隊裏麵有一些其他的隊友,他們甚至連全國冠軍都不是,但他們後來仍然發展得很好!去上學,然後重新開始,在企業裏上班,而且他們能把運動員吃苦耐勞、堅韌的態度帶到工作當中去,比很多學曆比他們高的人做得還好。

  全國的運動員有幾十萬,這裏麵能夠成為奧運會冠軍的人鳳毛麟角,跟我從小一起練體操的,同時代的仙桃的運動員,現在有人在開出租車,也有人在地方隊當了教練,他們也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在這個社會上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當然,現在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找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難。那些現役的運動員,沒有人提前告訴他們退役後將麵臨怎樣的生活狀態,以致於他們心裏沒有足夠的準備。而麵臨退役的時候,那種對退役之後生活的擔心和恐懼就會更加強烈。對於大多數運動員,特別是對一些取得了一定成績的運動員,過去和未來的脫節會非常嚴重。不知道如何管理和經營自己,在花光之前的積蓄之後,就必然會怨天尤人。

  所以,對於退役運動員這樣一個群體,保障機製是必須要建立起來的。這個保障機製並不是說讓他們實實在在的去走上什麽工作崗位,而是讓他們了解自己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可以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崗位,還是那句話,目的是要授人以“漁”的。

  我知道國家體育總局這幾年來也一直致力於解決運動員退役後的出路問題,給運動員建立職業規劃,組織大家參加培訓,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是因為這個問題是長期以來的遺留問題,而且每個項目、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很難很快找到有效並且具有普遍適應性的解決方法。

  作為運動員本身來,我覺得並不是說要等待別人來為你解決問題,命運都在各自的手中,如果自己不去努力,等待別人來安排的話,那將是非常被動的,有句話說:“機會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作為運動員,人生除了體育以外,接下來要從事的可以和體育相關,也可以和體育無關,但一定要找準自己的興趣點,要將自己的特長和事業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快地融入社會。而且文化的學習是必要的,這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學會高數,學會分解化學方程式、做物理實驗,而是要具有基本的文化素養,走入社會的時候,如果你的談吐、你的教養都不會被社會所認可,到最後,就會導致悲劇的出現。對於現役運動員來說,學習社會文化、禮儀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讓每一個從事過體育鍛煉的運動員退役之後能有一個很好的保障,那麽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是體育管理者的責任,同時也需要讓家長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因為對於一個剛剛退役的運動員來說,家庭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退役後也經曆了這個過程,知道這個過程中的彷徨和無奈,我感謝我的隊友、家人、朋友、教練和領導,在他們的幫助和支持下,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我才會回到武漢。也許在具體的方法和方式上我仍然在摸索和嚐試,但我的目標是幫助運動員提高他們的成績,輔助教練員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讓湖北體操隊重新創造輝煌,這一點我很明確。

  這就是我回到武漢之後的故事,很瑣碎,很平凡,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目前也沒有可以拿出來自我表揚的輝煌碩果。但我過得很充實,從此體操不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我的事業裏並不隻有自己,而是寄托了很多人的未來,有湖北體操的未來,也有中國體操的未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