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世界冠軍

  從1998 年到2008 年,我經曆了10 多次中國體操隊登榜儀式,也經曆了很多隊友拿了世界冠軍之後,非常興奮地表達:“我終於可以上牆了!”這是一種隻有體操隊的人才能引起共鳴的感情。因為我們都有老的那一天,總有退役了、離開這支隊伍的時候,但是世界冠軍牆是不會消失的,隻要它在,你的照片就在,你的笑臉就在,會幫你看著這裏發生的一切;而且不管你什麽時候回來,看到這麵牆上的自己,都會回憶起當時在這裏的一切。

  1998 年3 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個自己都難以相信的通知——我要進黃玉斌教練組了!

  這是一個太夢幻的事情,以至於我對那天的記憶都有了缺失——這樣一個我應該銘記一生的日子我卻記不清是幾號;那樣一種興奮、緊張、開心的心情我卻無法描述……但是,我也有清醒的一麵,就是知道自己進了這個組意味著什麽——我終於有機會征戰國際大賽了:亞運會、世錦賽、奧運會……楊威來了!

  說實話,在真正進入到黃導組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這麽一天,雖然我很多次都想在黃導麵前展示一下自己,但是隱約間覺得,我並不是他喜歡的運動員類型。

  在我心目當中,黃導的層次很高,他最喜歡的運動員類型應該是像1998 年3 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個自己都難以相信的通知——我要進黃玉斌教練組了!

  這是一個太夢幻的事情,以至於我對那天的記憶都有了缺失——這樣一個我應該銘記一生的日子我卻記不清是幾號;那樣一種興奮、緊張、開心的心情我卻無法描述……

  李小鵬那樣的。他希望他帶的隊員的動作都像李小鵬、黃力平一樣,動作難度又大又優美,節奏感很好,還很穩定;像我這種姿態算不上好看,動作難度也有限,而且還是有腿型問題的運動員,肯定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我一直認為他已經培養出了那麽多優秀運動員,帶出了那麽多世界冠軍、奧運冠軍,肯定不願意從基礎、從細節摳我這樣一個運動員。

  而事實也印證了我的想法。我能夠進入黃導組,確實算得上機緣巧合。最初是李小雙在這件事情上下了很大力氣:他作為一個過來人,知道運動員在黃導組意味著什麽,而他退役之後,黃導組就剩下了黃旭、盧裕富、肖俊峰、範紅斌,他們分別來自江蘇、廣東和河北,國家隊裏那麽多湖北運動員,卻沒有一個人在黃導組裏,李小雙覺得這樣對湖北體操的發展不利,於是就極力跟黃導說,希望他的組裏能進一個湖北運動員。黃導覺得李小雙說得有理,畢竟湖北作為一個體操大省,也需要來自國家隊更多的鼓勵——當時,李小雙隻是希望黃導帶一個湖北運動員,並沒有向黃導推薦我。所以,那個時候黃導看上的人其實不是我。

  後來聽李小雙說,當時黃導準備從鄭李輝和我中間選一個。那會兒雖然國家隊的湖北運動員還挺多的,但是趙甡、趙喆、魯佳他們幾個在國家隊已經好多年了,黃導覺得他們年紀比較大,沒有什麽潛力可挖了,就開始觀察鄭李輝和我兩個小隊員。

  經過觀察,黃導決定要鄭李輝——其實這個選擇很正常,當時看來鄭李輝的條件確實比我好,我們都是仙桃人,他比我大一點,但是這一路走過來他可比我順多了。他從仙桃到湖北隊都沒什麽曲折,雖然有過一次從國家隊回到省隊的經曆,但是後來還是在國家隊站穩了腳跟。我們倆放在一起,大家都更看好他;鄭李輝本人肯定也是希望能到黃導組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的教練不放他,黃導也不可能從其他教練手裏搶人,最後沒辦法,隻好選了我……這也算是我和黃導之間的緣分吧!

  當時跟我一起進黃導組的還有邢傲偉,我們倆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又一起轉組。

  我記得正式進組的第二堂訓練課一開始,氣氛就很緊張。黃導讓我們站成一排,我和邢傲偉兩個新人,再加上黃旭、盧裕富、肖俊峰和範紅斌,六個人站一起,聽黃導訓話:“你們進了我這個組,就要去爭取奧運會冠軍、世界冠軍,我們這個組就是世界冠軍組……”黃導的話擲地有聲,很有震撼力。我知道,這番話其實就是說給我和邢傲偉聽的,因為那個時候其他四個人都已經是世界冠軍了。我到現在都覺得,這次“新生教育”非常有必要,讓我真正對競爭、對比賽有了認識,讓我熱血沸騰。

  熱情被激發了之後就該練真的了。

  說到訓練,我還真的有點兒擔心。因為沒進黃導組之前就聽說黃導訓練很嚇人,練得狠、練得多,說黃導就是傳說中的“魔鬼教練”,這種傳聞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家都在一個館裏訓練,器械一樣、時間也差不多,黃導也不多挑運動員,憑什麽他組的隊員成績就好,而且是普遍都好呢?肯定是練得很魔鬼唄。不過,在戰戰兢兢地開始訓練之後就發現,跟著黃導訓練其實也沒有那麽可怕。他雖然會對我們高標準嚴要求,但是他最大的特點是練得很聰明——他會針對每個人的特點訓練,盡量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每個人最大程度的潛能。我踺子小翻技術不好、要領不對,但是我能力強,跟頭不高但是吸得住翻得過來,黃導發現了我的這個特點也就不跟我計較技術的問題了,而是教我怎麽結合自己的特點把動作完成。再比如他教我們做雙杠的後屈兩周掛臂,我們之前都會後團兩周掛臂,他就教我們說,你們把腿伸直了,團身就變成屈體了。他說得就那麽簡單,我們自己一想好像也就是這麽一回事兒,然後很快就練成了。他就是這樣,突破思維,敢想敢練,別人一個月才能脫保的動作,我們半個月就脫保了,而且技術還很穩定。

  黃導有他訓練的原則,有的動作他堅決要嚐試,比如雙杠上的掛臂後屈兩周掛,就要求我們所有人都會做,再比如單杠的中穿接馬爾凱洛夫,他告誡我,你楊威基本功再差也要拿下!我當時都快練崩潰了。

  但是有些難度他絕對不碰,比如單杠的後直1080 度旋下,別看這一個難度很大動作,價值很高,但是他認為如果一個運動員一整套動作都很完整,就因為一個高難度的下法失敗了,得不償失,所以他就告誡我們不要碰這類動作。

  在黃導的悉心教導下,我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記得1998 年年初,在我進入到黃導組之前,我正在海綿坑裏練後直兩周,當時我自由體操沒練什麽有難度的動作,可能也就會個團身720 度旋,還不是很穩定;但是跟黃導練了不到10 個月,年底曼穀亞運會的時候,我自由體操的開場串就是直體720 度旋了。這中間的差別大家可以想象,從後直兩周到直體360 度旋再到直體720 度旋;很多運動員每跨過一個階段都不止一年,而我完成了連續的跨越用了還不到一年,可謂是進步神速。從全運會冠軍到亞運會冠軍再到世界冠軍,一年一個台階,紮實的技術讓我沒有成為一顆流星,而是成為了一顆恒星。

  除了技術上的提高,我在精神上的變化也很多。

  黃導在訓練中總是把我們逼到絕處,讓我們盡量做到完美。他總是會非常嚴厲地問我:“你為什麽分腿,你知道一分腿0.1 分就沒了嗎?

  你知道這0.1 分意味著什麽嗎?你知道0.1 分就能決定金牌是誰的嗎?”每當聽見他說這些的時候,我就會讓自己更投入,注意每一個訓練細節,因為我知道,我現在承擔的已經是一個國家的體操夢想了。

  在黃導組很光榮,確實有一種“有特權”的感覺。偶爾也會想起當年黃導組運動員進來我就得躲一邊兒,而現在我也是這個館裏最牛的運動員了,別人看見我都得躲,也挺自豪的。其實想想,所謂的“特權”不過是一種心理上的優勢罷了,在訓練和生活中,我們唯一比別人特別的就是,我們是一線隊員,要備戰重要比賽,所以要特別保障,比如泡個腳、按個摩什麽的,可以優先。我們其實還是仗著黃導“撐腰”,比如我們練完了要去放鬆治療,黃導就會對其他人說:“你們其他人還不讓開,黃旭、楊威來了……”隨著榮譽而來的,就是壓力。

  在我的記憶中,從1998 年到2008 年,整整10 年,我幾乎沒有什麽時間不是處在高壓之下的。開班會的時候,黃導就會要求我們,無論什麽事情,我們組的人都要首先做到,如果我們組的人做不到,那也就不用去要求其他組的人了。而對外征戰,我在乎的也隻有亞運會、世錦賽、奧運會,其他的比賽從來都不會專門準備。

  1998 年年底,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賽,曼穀亞運會。

  那次亞運會對我們來說是很有壓力的比賽,我和邢傲偉自不必說,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心情很難控製;而黃旭他們雖然已經拿了世界冠軍,但是綜合性運動會他們也是第一次參加。在我們緊張的時候,黃導心裏是非常有數的,他知道以當時中國體操男隊的實力,拿下冠軍和絕大多數金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即便是這樣,為了鍛煉我們在未來比賽中的戰鬥力,他還是沒有幫我們減壓,反而給了更多的高壓,讓我們精神上變得更加緊張。

  那次比賽黃導對我們的要求非常嚴格,比如雙杠打杠,必須在30秒種內完成。當時泰國很熱,體操館裏的溫度有40 多度,水一抹上去很快就幹了,很難打杠。當時我們這一批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對打杠的要求很高,杠子打不好就很緊張,一抓不穩杠子就飛了,在雙杠上飛了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被甩到什麽地方去,以什麽樣的姿勢落在地上。當時我們這些人裏張津京雙杠最好、抓杠最穩,但是他一上去也飛了,我們都很害怕。所以黃導嚴格要求我們必須迅速打杠,順利完成動作。

  這其實就是黃導在教我們如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那會兒我們都是新人,在我們想象中拿亞運會冠軍很難,但是也不知道究竟怎麽個難法、會碰到什麽樣的問題。黃導就會把我們那些模糊的難度變成具體的問題,比如你的雙杠可能會飛出去三個,那你怎麽辦?單杠連續出現失誤又該怎麽辦……他經曆得多,知道場上會碰到什麽樣的困難,讓我們在出場之前就準備好。當所有狀況都有了準備的時候,錯誤就自然變少了,即使出現了錯誤也可以從容解決。所以,這次亞運會其實他是在教我們怎麽準備大型比賽,怎麽從細節出發掌控整場,為我們這批人馳騁體操賽場10 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整個曼穀亞運會,有三件事情讓我記憶猶新。

  一個就是之前說的雙杠特別滑,在大家訓練、賽台飛得亂七八糟的時候,黃導幫我們克服心理恐懼。他說:“其實杠子打得好不好,大多數都是心理作用,比賽大多數時候杠子都不可能打得完美,如果你自己覺得打得不好,那出一點小問題你也會慌神,變成大失誤;但是如果你從心理上對打杠的要求就不高,覺得差不多就行了,即使碰到了困難,告訴自己沒問題,也就沒問題了。”聽了黃導的,我們果真在雙杠比賽中沒有什麽重大失誤。

  還有一個印象就是——參加綜合性運動會真好!因為綜合性運動會都會有很多讚助商嘛,那次亞運會就發了很多裝備。我記得當時發了照相機,每個人還配發十卷膠卷,我們在亞運村裏沒事兒就互相照相。後來才知道,綜合性運動會的運動員村什麽都是免費的,比如食堂裏的蛋筒冰激淩就是免費的,之前我們還不敢相信,專門跑過去問是真是假……

  對了,“大款”黃旭還帶了一台小型攝像機去,在村裏自拍:“我們現在在亞運村裏,這裏是我們的駐地……”再有就是那次我們的成績特別好。除了團體之外,黃旭拿了全能冠軍,邢傲偉、李小鵬、張津京分別拿到了鞍馬、雙杠、單杠的金牌,而我也摘得了自由體操桂冠,同時全能也獲得了亞軍,隊裏從上到下都很高興。我記得從曼穀回來之後,我們在自己的小食堂裏慶功,那是我看到過的領導們最高興的一次:張導、高導都特別高興,就是因為我們這批運動員很爭氣,就這麽一批小將第一次比賽能比得那麽好,領導們身經百戰,應該也看到了我們的未來,都非常開心。那次我們真是放開了,醉得一塌糊塗,啤酒、洋酒、白酒,什麽都有,大家一通狂喝。

  經過了亞運會的曆練,我和我的隊友們更加融入了“黃玉斌組”這樣一種氛圍,而我也更加強烈地感覺到自己要參加世錦賽了。

  其實進入到黃導組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未來要承擔很多大賽任務,那些類似於“中美羅對抗賽”之類的小比賽就都沒有了,一年到頭都在準備或者參加大賽。

  在這樣一種氛圍中,我逐漸感覺到我要真正代表國家比賽了,而且是世錦賽,那種感覺跟1997 年進世錦賽大名單完全是兩回事兒——我已經從一個知道自己進了名單也不能參加比賽的青澀的小男孩兒,成長為堅定地相信自己要在國際賽場上耀武揚威的男兒!

  其實1999 年我們也有備戰大名單,那個大名單也挺長的,但是我就沒想過參賽名單裏麵可能會沒有我。從1999 年開始,我就成為了中國男子體操隊排在第一、第二的必選隊員。

  比賽就在天津進行,所以在北京訓練的我們從很早就感受到了濃厚的比賽氣氛。世錦賽是全世界最優秀的運動員參加的比賽,水平跟奧運會不相上下,而且1999 年是中國第一次舉辦體操世錦賽,也是我的世錦賽首秀,所以臨出發的時候,心情忽然變得有些緊張。

  我們是全隊集體坐大巴車去的天津。出發的時候北京還飄著點兒小雨,我們總覺得天氣不好,心裏也陰沉沉的;但是有經驗的教練跟我們說,“好雨知時節”,出發下雨是一個好兆頭,之前每次出發趕上雨天,成績都挺好的,相信這一次也不會差。聽了這些,我們的情緒也放鬆了下來。記得到了天津之後,天津市市長專門接待了我們,他說“天津”的寓意挺好的,就是“添加金牌”的意思,還說天津是中國體育的福地,1995 年辦的天津世乒賽,乒乓球隊打出了非常好的成績,包攬了全部七項冠軍,相信這一次體操隊的成績一定也會非常好。

  1999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 周年的大慶,雖然因為比賽我們不能在北京看國慶閱兵,但是10 月1 號這一天,我們備戰再緊張,也要坐下來集體收看國慶閱兵儀式。在天津體育賓館的會議室,我們中國體操隊的全體成員都非常震撼,在為祖國而感到自豪的同時,也希望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為國慶獻禮。看完閱兵儀式之後,張導、高導又結合比賽給我們講了一下,希望我們在比賽中也能達到國慶閱兵的水平,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中國體操震驚——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男子團體冠軍。

  那次比賽我們並不是一帆風順,資格賽的時候出了一點問題,加上俄羅斯實力也很強,所以我們隻能是以資格賽第二名的身份晉級決賽。

  但是,我們並沒有因為這個沮喪,而是下定決心要在決賽中跟俄羅斯隊一決高下。

  決賽那天我們第一項是鞍馬,而我又是第一個出場,作為中國體操隊打頭炮的人,我當時特別緊張。我心裏就想,這是我第一次代表中國來比世界性的大賽,千萬不要有什麽問題;天津的觀眾又特別熱情。當時賽台離觀眾席挺近的,我看到全場爆滿,觀眾有打鼓的、有揮國旗的,心怎麽也靜不下來。黃導看出我很緊張,就走過來對我說:“楊威,來,做三個深呼吸,平靜一下……”我按照他的要求做了,沒想到還真挺管用,慢慢就冷靜下來了,順利地為中國隊開了一個好頭。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功利心很強的人,也一直不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那個時候尤其如此。所以,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我打頭炮成功了,為這個團隊穩定了軍心,這種成就感完全勝過我自己拿到什麽樣的成績。也是從這次比賽開始,我理解了我在國家隊裏的責任、角色,在未來的日子裏,我都會不自覺地始終把團體冠軍當成最重要的使命,把男團決賽當成最重要的比賽。

  1999 年世錦賽我們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還是平穩地拿了下來,那時候我們6 個人心還挺齊的,大家都準備得挺好,所以團體決賽場上非常順利。我們幾個沒人失誤,實力又強,再加上是東道主,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拿下金牌理所應當——這還真應驗了“出發時下雨是好兆頭”的說法。

  很多人都覺得我們這一批比1999 年世錦賽的運動員很不容易,因為這是一個很年輕的陣容。是的,那次比賽黃旭成了帶頭大哥,帶著我、李小鵬、盧裕富、邢傲偉和董震一起出戰,這支隊伍中沒有一個是參加過奧運會的運動員,“97 屆”成了領軍人物。可以這麽說,到了天津世錦賽,中國男子體操隊真正完成了新老交替,1997 年還是上一批運動員在扛起中國男子體操的大旗,黃旭、肖俊峰、李小鵬隻是逐漸走到了前台,而到了1999 年,就徹底變成了我們這代人在扛起這份爭奪團體冠軍的責任,天津世錦賽,我們正式“出道”,中國男子體操的榮譽,正式交由我們來維護!

  在我們這代體操運動員心裏,團體永遠是最大的事情,幾乎一進入到國家隊這個環境,就在有形無形之中建立了這樣概念。

  不僅是在比賽中會強調團體,平時的訓練中教練也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是被“捆綁”在一起的。我們那會兒訓練都是“榮辱與共”,比如盧裕富一個動作失敗了,趴到地上了,黃導就會說,楊威、黃旭、邢傲偉,你們幾個拿板子好好教育一下他,讓他長記性……如果打得輕了黃導還會說,肖俊峰,你這是什麽意思?這其實就是告訴大家,一個人的失敗不隻代表自己,而是整個隊伍,甚至是整個國家。所以我們這撥人都特別在意這些。

  我對那時候的班會都有很深的記憶。黃導經常給我們講他們1983年第一次團體奪冠的事情,也會給我們講11 年後1994 年他率隊再奪冠的艱難,這些他都是親身經曆的,講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他會用低沉的聲音講:“1980 年的美國邀請賽,進行到單杠比賽時,李月久不慎脫手磕掉了牙齒,就在全場一片驚呼中,他繼續堅持比賽,並做完了‘團身後空翻三周’的高難度動作,下台時滿臉是血……”他也會很激動地說:“1994 年我們在多特蒙德,最後一項是我們鞍馬對俄羅斯自由體操,當時的賽製是一個一個上場比,全場都看一個人,咱們的小夥子真是優秀,六個人沒有一個失誤的……”我們這一撥人就經常聽黃導講這些,很完整地吸收了中國體操隊團結、堅強的傳統。

  但是說實話,雖然我們這撥人都會把團體當成最重要的比賽,而我也一直是團體比賽中最重要的環節,可是,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體操男隊裏,我不適合扮演組織者的角色。黃旭和陸斌都一直很會統攬全局,喜歡賽前就排兵布陣、觀察對手,比賽的時候精於算分,然後知道自己如何做就能確保奪冠什麽的,我一直都沒有這個概念,直到現在都這樣——不僅從來不算團體,連個人全能我也不算這些。

  後來有機會跟李小雙聊天,他跟我講1996 年奧運會他和涅莫夫全能最後一項的對決,看著他回憶比賽,講述著他必須怎樣怎樣才能拿金牌的時候,我才對算分有一點概念,才知道原來比賽也會有些戰術和技巧,但是這些即使我知道了,也不會做。我想,這可能也跟我的實力和我所處的時代有關,對於我和中國體操男隊來說,從來都是跟自己比,隻要自己比好了,冠軍就在眼前,不用費盡心機考慮那麽多。我還挺害怕分神的。比如2006 年,我總想著怎麽帶著肖欽、陳一冰比賽,結果自己失誤了——這就是讓我做組織者的後果,哈哈!我覺得我和李小鵬一樣,我們倆都是那種可以擔當重任衝鋒陷陣的將才,卻都不是那種統領全局的帥才。

  團體拿下之後,我就要為我的個人全能冠軍奮鬥了!作為一個資格賽排在男子全能第一位的東道國家的年輕主選手,我自然是被現場觀眾寄予了厚望,但是很可惜,一上來我就出現了嚴重失誤,從鞍馬上掉了下來。

  我那次純屬於“陰溝裏翻船”,在簡單的動作上失誤了。前麵難度動作都過了,心裏一鬆,就在一個簡單的交叉上失敗了。掉下來的瞬間我腦子裏一片空白,但是這個時候教練平時的教導就起作用了,黃導之前就給我們做過預案,所以我也不是很慌張,這一點讓我受益匪淺。

  雖然當時很沮喪,但是我馬上就反應過來了,想起之前黃導說過的,出現了失誤一定要冷靜,下麵的交叉一定想好了再做,避免二次失誤,於是也就順下來了。下來之後還是挺失望的,我預賽排第一啊,這一掉下來就什麽都沒了,可是也沒辦法,就調整情緒接著比吊環吧,然後一項一項地比,慢慢調整,從低落的心情當中走出來……

  那時候全能真是不好比,完全不能有一點兒失誤,哪怕是一小跳。

  1996 年男子全能決賽就是最好的教科書,涅莫夫被李小雙的氣勢壓倒了,其實小雙自己也緊張,因為他知道自己必須站穩了才行,而涅莫夫也是一樣,但是那個時候他就退縮了,自由操有幾串跟頭都不幹淨。小雙每次講這段故事的時候,我都挺激動的,我知道了全能賽場上不僅要有足夠的實力、冷靜的心理,還要有衝破一切的氣勢。

  但是,即使是出現了重大失誤,我對自己也挺滿意的,因為我沒有放棄下麵的比賽。按當時的打分規則,失敗了名次就肯定落到前六名以外了,雖然我肯定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了,但我還是堅持把後麵的五個項目比完。當時我想的是,雖然我失敗了,拿不到什麽好成績了,但是至少可以鍛煉一下自己的心態,把練的東西展現出來,所以後麵的幾項我都堅持下來了,而且發揮得也還不錯,最後全能拿了十幾名。

  當時白俄羅斯的伊萬科夫就沒有像我這樣堅持,他先比單杠,也是一上場就失敗了,失敗之後他就選擇了離場,沒有比下麵的項目。看到他退場,我就覺得,作為一個運動員,他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為我覺得,這樣中途退場對不起現場加油的觀眾,對不起自己漫長的付出。所以,現在我也要求我的運動員,要珍惜每一次在場上的機會,絕不能因為沒有取得好成績的希望,就放棄比賽。

  1999 年天津世錦賽,我拿了一金一銅,立刻就有了做明星的感覺——找我要簽名的人鋪天蓋地。早上還沒起床,在被窩裏就有人拿來一堆紀念品讓我簽名,當時的感覺就是從早上一直簽到晚上,那會兒還覺得挺新鮮、挺開心的,因為終於有了一種被人熟悉、被人關注的喜悅。

  在經曆了被無數人蜂擁而上,圍住合影、簽名,直到保安來才能把我們救走的事情之後,我也會很糾結於被人關注——原來當明星也有當明星的無奈,還是讓我做回那個在體操房裏上下翻飛的楊威吧!

  世錦賽之後我很快就平靜下來了,訓練、生活也沒有什麽改變,隻不過,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世界冠軍。

  在中國體操隊的訓練館裏有一麵牆,叫做世界冠軍牆,中國體操隊一直都有一個光榮傳統,就是每年年初都會舉行“世界冠軍登榜儀式”,盤點過去一年的好成績,也教育新進隊的小運動員,所以是一個很神聖的儀式。

  我第一次經曆世界冠軍的登榜儀式是在1998 年年初,當時登榜的是李小鵬、黃旭、肖俊峰和盧裕富四個人,他們獲得了1997 年的世錦賽男團冠軍,那會兒我還不是黃導組的運動員,不能跟他們一起戰鬥,隻能坐在下麵看他們接受鮮花和掌聲,很羨慕,也幻想著有一天自己能上榜。

  我記得每年小隊員進隊的時候,都會在班會上做自我介紹,我們這批運動員剛進國家隊的時候也不例外。我記得我當時是這麽說的:“我叫楊威,來自於湖北,今年17 歲,我的願望是拿世界冠軍……”雖然那會兒對世界冠軍沒什麽感知,但是我還是這麽說了,而且我相信這麽做自我介紹的不止我一個人,更相信每一個小隊員都會有這樣的夢想……我很幸運,1999 年,在我進到國家隊的第三年,就實現了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

  所以,我愈發感覺到,1998 年進入到黃導組,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轉折,一個偶然卻又妙不可言的轉折。在國家隊待得時間越長,你就越會覺得,站在那個台子上做自我介紹,說自己想拿世界冠軍、想登榜的人很多,但是隻有極少數的幾個人能把這句“我的願望是拿世界冠軍”變成現實。所以,當我有了新的身份——世界冠軍時,就特別期盼登榜的那一天早點兒到來,想象自己登榜的樣子,一定很光榮、很自豪。

  中國體操隊一年一度的登榜儀式是一個全體教練員、運動員都要參加的活動。儀式開始之前,大家就都穿著統一的隊服,坐在自由體操的場地裏等著。那麵莊嚴的世界冠軍牆上多了四個相框,登榜儀式之前都是用紅布蓋著的。

  登榜儀式從升國旗開始,然後是世界冠軍所屬省市體育局的領導講話,體操中心領導和主教練講話後,蓋在相框上的紅布被揭開,我們四個新世界冠軍的笑臉露了出來——跟我一起登榜的是邢傲偉、董震和女隊的淩潔。再然後,我們接受大家的鮮花和掌聲,我聽得到這掌聲中的真心祝賀和羨慕,因為當年我也有過這樣的心情。

  從1998 年到2008 年,我經曆了10 多次中國體操隊登榜儀式,也經曆了很多隊友拿了世界冠軍之後,非常興奮地表達:“我終於可以上牆了!”這是一種隻有體操隊的人才能引起共鳴的感情。因為我們都有老的那一天,總有退役、離開這支隊伍的時候,但是世界冠軍牆是不會消失的,隻要它在,你的照片就在,你的笑臉就在,會幫你看著這裏發生的一切;而且不管你什麽時候回來,看到這麵牆上的自己,都會回憶起當時在這裏的一切。

  世界冠軍榜其實是給了大家一個具體的目標,是為了激勵更多人奮發圖強;但是,也並不是每一個有天賦、肯努力的人都能登榜,這就是人生的機緣和無奈吧!我很慶幸,我能如願登上中國體操隊的世界冠軍榜,能成為奧運會冠軍,能為中國征戰10 年,能在北京奧運會的賽場上加冕全能王……當然,我最慶幸的是,我一直遇到的好教練們,感謝你們一路托舉著我成長。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