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交稿子的日子了,令吳建國高興的是,大家都如期完成了任務。為了對這些作品有個大致了解,吳建國讓文藝科的先把稿件轉給他,他抽出一個下午把幾篇作品都看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創作室裏幾個人的作品竟不如幾個業餘的寫得好。吳建國之所以敢對他們的作品這麽評論,就是因為他懂創作。哪個作品好或不好,他一看就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吳建國也是寫文章出身的,當時他就是因為常在報刊上發表小說、散文,才被招到了縣委研究室。後來,他給縣委書記做秘書,就一直進行公文寫作。等到一從政,他也就把文學創作荒廢了。但是,他的文學情結還在,閱讀習慣也沒有丟,每天睡覺前都要讀上幾篇好文章才能入睡。所以說,他的閱讀與鑒賞能力毋庸置疑。誰的作品寫得如何,他拿過來一看開篇布局,一看語言味道,就知道這個作者吃幾碗幹飯。
看著擺在桌上的幾篇稿件,他沒有說啥,隻是讓黃詩餘過來拿給國稅局的領導審閱,看哪個本子能被采納。
黃詩餘想套吳建國的底,拿過幾篇,問:“吳局長,你看這幾篇怎麽樣?”
吳建國知道黃詩餘為什麽這麽問,他哈哈笑了兩聲,說:“咱們不要定,還是國稅局那邊說了算。你給文藝科看一下,盡快跟國稅局那邊聯係,把本子定了後交給劇團,讓劇團排演。”
黃詩餘欲言又止,從中抽出一篇說:“這個是杜部長內弟的,你看能不能用?”
吳建國明知故問:“哪個杜部長?”
黃詩餘心想,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嘛!隻好打開天窗說亮話:“是咱宣傳部的杜部長!”
吳建國拿過黃詩餘說的那個本子又看了一遍,還是覺得寫得很平。再看了一遍,仍未找出哪個地方能讓人眼睛一亮,就說:“我對創作了解不多,基本是門外漢。再說了,我說好能有什麽用?還是讓國稅局定吧。俗話說:‘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黃詩餘拿起本子走了。看著黃詩餘的背影,一個念頭在吳建國的腦海裏形成了。看來,隻有這樣了!
本子很快定下了,基本用的是業餘作者創作的那幾個。也就是說,文化館創作室寫的本子基本沒用。這一台節目,端著鐵飯碗吃著財政飯的專業作家竟不如幾個業餘的,這讓吳建國心裏很不是滋味。俗語說得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這一遛,看出差距來了;這一遛,就知道他們吃幾碗幹飯了。創作室是縣文化館最專業的科室,一定要集中全縣最優秀的業務尖子,不然怎麽能帶動全縣的創作和指導全縣的作者呢?無論如何,那4個業務尖子要盡快充實進來。
賈濤聲副局長來找吳建國,高興地說:“吳局長,剛才辦公室的易主任去人事局把文件拿來了。”
吳建國問:“是不是申請成立文化稽查大隊的那個文件?”
賈濤聲點了點頭,抑製不住地興奮:“是的,給咱們批了6個。這下子好了,咱們局裏原來窩著的三個沒解決的人,還有上麵領導安排的幾個人都能解決了。”
吳建國沉思了一下,然後交代賈濤聲:“這幾個名額,暫時保密,誰都不要安排。”
賈濤聲一愣。
吳建國說:“如何安排,咱們要開局長辦公會研究。”
賈濤聲有點為難地說:“人事局那邊還急著等我們上報名單呢!”
吳建國看了看時間,然後說:“你看其他副局長在不在,咱們一個小時後開局長辦公會。”
賈濤聲說:“好,我讓辦公室安排一下。對了,杜部長和司書記安排的那兩個人怎麽辦?”
吳建國略一沉思:“咱在辦公會上再討論吧!”
一個小時後,幾個副局長和政工科長都到了會議室。吳建國剛進會議室,杜部長來電話了,說:“建國啊,人事局的批文你看到了嗎?為這事,司書記可沒少給你使勁啊!”
吳建國忙說:“不光司書記,部長你也沒少給我文化上使大勁啊!”
杜部長說:“我幫忙是應該的。建國啊,名單快點定,最好馬上就報過去,以防夜長夢多啊!”
吳建國說:“請部長放心,我們現在就開局長辦公會研究,馬上把名單報給人事局。”
杜部長說:“你辦事,我放心。人事這方麵的事,宜快不宜遲。知道嗎?”
吳建國說:“好,我知道了,部長。”
吳建國掛了機,說:“今天召開這個局長辦公會,我想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了。咱們申請成立文化稽查大隊的批文下來了,給咱們批了6個人的事業編製。如今人事局要我們盡快報名額,大家說說,咱們怎麽報?都報誰?”
吳建國的手機又響了,這次是縣委秘書長打來的。秘書長說:“建國,人事局的批文你收到了嗎?哦,收到了。那好啊!你現在說話方便嗎?我跟你說點事。”
吳建國走出屋子,說:“秘書長,你說吧!”
秘書長說:“建國,你們局的司機小王是司書記的親戚。雖然現在人在你們局,可人事關係一直在電影公司那邊。你也知道,電影公司是企業,現在效益也不好……”
吳建國知道秘書長打這個電話的用意了,就說:“秘書長,你說的事我明白了,我知道自己該怎麽去做!”
秘書長在那邊哈哈一笑,說:“吳局長是明白人,一點就通。好,那就這樣吧!我掛了。”
吳建國回到會議室,看到三個副局長都在接電話。三個人看他進門,都忙著掛機。吳建國坐下,幹咳了一聲說:“為了把這個會開好,咱們都把手機關了吧!”說著,他帶頭把手機關了,放在麵前的茶幾上。
幾個人都學著吳建國的樣子,把手機拿出來關了,放在茶幾上。
吳建國坦白地說:“實話對你們說,我剛才接了兩個電話,都是領導的,都是要求照顧人的。我剛才看到你們也在接電話,我想,你們的電話內容和我的也都差不多吧?”
幾個人看了看吳建國,尷尬地笑了笑。
吳建國鄭重地說:“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據我所知,文化係統多年沒進人了,這次要進人,方方麵麵都削尖腦袋想擠進來。誰沒有個三朋四友?對這個,我不想說大家什麽。但是,我要告訴大家一句話,那就是:不論幹什麽事,要分清什麽是輕,什麽是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化戰線上的老人了,我想這個不需要我再明說了吧!”
大家都知道吳建國在暗示什麽,也知道他為什麽這麽說,但沒有一個人說話。吳建國接著說:“知道這些年來咱們文化係統為什麽幹得這麽窩囊嗎?別人一天8小時上班,我們也是一天8小時上班,為什麽我們不出活?造不成影響?領導不重視?工作不好開展?關鍵就是我們缺少文化上的優秀人才!缺少拔尖領銜的人才!這次,我的意見是,無論如何得把我們文化上要用的幾個人才調進來!大家商量一下,怎麽樣?”
吳建國一開口就把調子定下了,幾個副局長也不好說什麽了,因為無論他們說得多麽好,站的角度和高度都沒有吳建國的高和有力。幾個副局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顯然憋了一肚子話,可又都說不出口。
賈濤聲副局長首先打破沉默:“吳局長,我想說兩句。”
吳建國說:“好,你說。”
賈濤聲說:“吳局長,如果按照你說的這麽做,咱們可有好多自己的人進不來呀。我有另一個不成熟的方案,如果照我的這個方案去做,既能引進咱們局想要的專業人才,又可以照顧上邊的關係,而且還給我們局裏的幹部們一個盼頭,可謂一石三鳥,魚和熊掌兼得。”
吳建國很感興趣:“嗯,你說說看。”
賈濤聲看了一眼在座的幾位,說:“我的意思是,這次不是給了咱們6個名額嗎?咱拿出兩個給那四個要急需引進的專業人才,拿出兩個照顧上麵領導的關係,剩下兩個給咱們局裏幹部們的子女。這樣都能說得過去,皆大歡喜!”
吳建國聽了,沒表態,繼續問大家:“賈局長的這條建議怎麽樣?大家都說說。”
黃詩餘有點猶豫:“辦法不錯是不錯,就是有點都照顧的感覺。”
甄信思點了點頭,說:“不錯。隻要吳局長同意,這個辦法可以施行。”
隻有紀檢書記沒有表態。看到吳建國皺著眉頭不說話,他知道自己該開口了。
紀檢書記幹咳了一聲,說:“我說兩句。剛才賈局長的方案,有一種和稀泥的感覺。這一次上麵給我們6個名額,說到底是為我們局建立文化稽查大隊用的。我想,吳局長的意思是,要用好用足這6個名額。現在文化局缺的不是人,而是人才。”
吳建國點點頭。
紀檢書記接著說:“當然了,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我們現在把領導安排的幾個人都弄進來了,那麽下一步再進這4個人才就難了。”
賈濤聲反駁紀檢書記:“你怎麽會這麽想呢?領導的素質不會這麽低吧?”
紀檢書記說:“是啊,但願我說的都是廢話,都是小人的話!可這世上又有幾個是君子啊!”
賈濤聲聽了有些不自在。吳建國雖沒有看,但他心明如鏡,他知道現在賈濤聲正在心裏罵紀檢書記呢。
吳建國環顧了一下,說:“大家還有什麽想法說出來就是,反正就我們這幾個人,對錯都無所謂。”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再說啥。易有忙給在座的各位續上水。短暫的寂靜後,吳建國說話了。
吳建國說:“大家的心情和大家的心思我都理解。我很清楚大家都在想什麽。說起來,我和大家想的也一樣。但是,有一樣我們必須清楚,那就是要知道自己是幹什麽的。我們是善縣文化局的領導,肩負著善縣文化工作的振興和繁榮的重任。工作幹好了,我們跟上級領導要求什麽,說什麽,都會腰杆硬朗,說話有底氣。現在,我們的工作差得一鍋粥,處處被領導批評,我們有什麽臉麵跟領導要求這要求那?我剛才說了,我們文化上不缺人,缺的是人才。人才,說白一點,就是給我們幹活的,並且是幹好活、給我們文化係統爭臉的人。以前我們的工作為什麽幹不好?就是因為我們雖然有很多人,但都是不會幹活的;即使幹,也是幹不好的,並且不會給我們文化係統爭臉。”
幾個認真地聽著,吳建國繼續說:“我的意思是,先讓那4個我們最急需的人才進來。剩下那兩個指標,集中所有要進文化局的人統一考試,擇優錄取。”
賈濤聲說:“我同意吳局長的意見。可是,領導那裏……”
吳建國說:“這個由我來向領導解釋。我相信,領導都是通情達理的!”
黃詩餘表態說:“那就按吳局長的意見辦!”
甄信思也表明態度:“我沒說的,完全支持!”
大家達成一致意見後,吳建國安排賈濤聲跟組織部、人事局和教育局的人聯係,讓他們出考題,又讓辦公室主任易有盡快通知來參加考試的人……
吳建國回到辦公室,剛坐下,手機響了,是杜部長。看著電話,吳建國略一遲疑,按下了接聽鍵,杜部長問:“會開完了?”
吳建國說:“嗯,開完了。”
杜部長說:“好,我知道了!”說完就扣上了電話。
從杜部長那沒有感情的聲音裏,吳建國明白,杜部長什麽都知道了。但是,他轉念一想,這樣也沒啥不好,還省得向杜部長匯報了。
賈濤聲辦事還真利索,當天晚上有30多人參加筆試和麵試。易有問吳局長:“還要通知那4個專業人才來考試嗎?”
吳局長一揮手,說:“通知,一起參加考試!”
考試結果很快出來了,那4個最急需的人才成績最好。
吳建國看了成績後暗自高興。原來,讓這4個人參加考試,他心裏也沒底,他擔心他們考不好,心裏暗自捏了一把汗呢!
錄取自然是從高分往下錄取,另外兩個人都是局裏職工的子女,領導安排的那兩個人沒進來。名單定下後,吳建國先和幾個副局長開了個小會,說錄取人選先不對外公開,等他去向杜部長匯報後再公開。
吳建國來到宣傳部,杜部長正在辦公室等他。吳建國把考試成績單交給杜部長。杜部長看了看,臉陰著,沒說啥,隻是把眉頭擰成一個疙瘩。吳建國知道這疙瘩裏裝的是什麽。杜部長問:“這幾個人沒作弊嗎?”
吳建國說:“這次招聘考試,我們局是委托組織部、人事局和教育局辦的,做到了公正公平公開,是透明的。”
杜部長長出了一口氣,說:“建國,你辦事,我放心。但有一樣,我們怎麽跟司書記匯報?”
吳建國問:“你說怎麽匯報?”
杜部長說:“建國,你別忘了,你是怎麽去的文化局!”
吳建國知道杜部長為什麽這麽說,笑了笑,說:“杜部長,我是個黨員,組織怎麽安排我,我無條件地服從。”
杜部長有點生氣了:“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領導要的結果和你出的結果不一樣。建國啊,在我跟前,你別裝真不明白!”
吳建國忙說:“杜部長,我知道你是為我好,考慮問題是替我著想。雖然我也不想是這個結果,但結果往往是難以預料的。”
杜部長拿著成績單,說:“人員的事,暫時不要公布,咱們先去向司書記匯報。”
吳建國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他點了點頭。杜部長馬上跟司書記聯係,司書記正好剛回辦公室。杜部長說:“司書記,你什麽時間有空?我和建國想跟你匯報一下文化局這次招考進人的事。”
司書記說:“我現在正忙著。進人的事你和吳局長看著辦就是。按原則來,不要招任何閑話。”
杜部長低聲說:“就為了不讓別人說閑話,所以才要向你匯報呢。”
司書記那端沉默了一會兒,說:“這樣吧,半個小時後過來吧。”
杜部長放下電話對吳建國說:“司書記說了,讓咱們半小時之後去他辦公室!”
杜部長和吳建國來到司書記辦公室時,司書記正在看文件。看到二人進來,司書記點了一下頭,然後用手指了指一旁的沙發,示意二人坐下。司書記問杜部長:“關於文化局、廣播電視局、新聞出版局合並的事,方案你拿出來了嗎?”
杜部長說:“我已按上麵的要求和部署正在做。另外,政協委員寫的那個關於建造文化廣電大廈的提案,你看了嗎?”
司書記說:“我看了,是文化界和新聞界幾個政協委員的聯合提案。我看這個提案操作起來有些麻煩。政協委員們的出發點是好的,說是整合文化和廣電的資源,聯合辦公,在我縣建造起一個高標準的標誌性建築。其實,不知他們想到沒有,動和靜這兩方麵如何去協調?圖書館、創作室、辦公室等地方都是需要靜的,可演播廳、劇團等地方又是需要動的。在一所大樓裏,這兩個問題如何解決?劇團排練、演播廳裏演出會鑼鼓喧天,創作室、圖書館裏的人如何靜下心來看書和創作?如果這對矛盾不解決好,我看這個建築不能建。”
杜部長點頭表示同意:“我也在想這個事。動靜最好分開,不然會對以後的工作不利。再說,建造這些硬件的文化設施是百年大計,我們一定要和建委等部門的論證好,爭取建成高標準、高質量,又飽含地方文化特色的樣板工程。”
吳建國聽明白了,這是兩個方麵的事,一個是關於建設文廣大廈的事,另一個就是文化局、廣電局和新聞出版局合並的事。這兩個方麵的事,他先前也聽說了,但以為是空穴來風,沒想到竟是真事。
杜部長轉了個話題:“司書記,關於這次文化係統進人的事,結果出來了,建國局長過來向你匯報一下。對了,我那邊還有點事,讓建國向你匯報吧!”說完站起身來離開了。
司書記起身去飲水機旁倒了一杯水,說:“建國,你說吧!”
吳建國剛開了個頭:“司書記,我這次來,是向你匯報我們局進人的事……”
司書記喝了口,說:“你建國局長辦事,我放心。”
吳建國說:“司書記,這次進人……”
司書記打斷了吳建國的話,問:“都是按原則辦的嗎?”
吳建國點了點頭。
司書記說:“我知道你要說什麽,我也清楚你心裏想的是什麽。但是,有一樣,隻要你是按原則辦的,隻要你沒有私心在裏麵,我就放心。”
吳建國坦誠地說:“文化上要想有大的成績,我隻能這樣做。沒有人才,文化上的工作不論誰去,都幹不好。”
司書記點了點頭:“是啊,不論幹什麽工作,人才是關鍵!建國,我知道你的做事原則,也清楚你受到了什麽樣的幹擾。有一句話我要對你說,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種複雜的人!”
吳建國心裏踏實了,感激地說道:“多謝司書記!”
司書記繼續說道:“人事問題快點去辦,不能耽擱。現在馬上就要把文化局和廣播電視局、新聞出版局合並了,雖說機構不會大動,但還是會有一定的微調的,而且人事關係馬上要凍結,你快點去辦吧!”
吳建國站了起來,說:“司書記,那,那我就回了……”
司書記點了點頭,說:“去吧!”吳建國臨出門前,司書記又囑咐了句:“把這個事辦好!”
看著吳建國的背影,司書記露出了讚許的目光。
吳建國回來後,立即讓賈局長著手盡快辦理這幾個人的人事問題。事情辦得很順利,4個業餘作者如願成為專業作者。
吳建國明白,上哪山,砍哪柴;什麽樣的人,辦什麽樣的事。有些單位,可能要什麽樣的人都行;可是文化行業不行,因為文化工作是牽扯精神意識層麵的,需要的絕對是開拓型的專業人才。一個好的單位領導人,說到底,就是要會找人、會用人、會找路子、會決策。文化工作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文化工作者不僅要領會上級的精神和意圖,還要和本地的曆史文化積澱相融合,然後再根據自己所掌握的資源,走出一條屬於本土特色的路。
很快,4個人才來局裏上班了。吳建國首先找他們談了話,讓他們先在本職崗位上安心工作(他們的身份在文化稽查大隊),在做好文化稽查工作的同時,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創作中去;並告訴他們,等過段時間,文化局要對本係統進行一次調整,到時會把他們調到他們應該去的地方。幾個人聽了吳局長的殷殷期望,很是感動,紛紛向吳局長保證,決不辜負吳局長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