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國回到鄉裏,已近中午。張局長和何行長已等得有點兒不耐煩了,茶幾上的煙灰缸裝滿了他們抽剩的煙P股。吳建國說:“兩位,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
何行長笑著說:“吳書記,我倆盼你可都要把眼睛盼直了啊!”
張天勝也開玩笑說:“吳書記,你要再不來,我們可打算走了。”
吳建國解釋說:“去村裏處理了一件農民上訪的事件,接到辦公室電話的時候,事情剛處理完,我就趕緊往回趕了。來來來,談談你們二位要談的大事吧,是為了建水廠的事吧?!”
何行長向吳建國豎了一下大拇指,說:“吳建國不愧是吳建國,神機妙算啊!我們二人來,就是為了龍泉水廠的事!”
何行長說:“咱們上次吃過飯後,下午王行長就專門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討論了建水廠的事。王行長說,這個事讓我全權處理,並專門劃撥了2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我倆今天來,就是來看看你這邊的前期工作做得怎麽樣了。”
吳建國說:“關於建水廠的事,我是安排李鄉長去交涉的,李鄉長是鄉裏的老領導,我想問題不會多大。這兩天我光處理別的事了,還沒抽出時間來過問此事。我怎麽也沒想到,你們現在做事這麽迅速啊!”
張天勝說:“現在我們的工作都提速了,況且這樣的事情早點幹就早見效益,晚一刻就失去先機,我們能不迅速嗎?”
何行長接著說:“和王行長商定後,我和張局長專門到網上查了相關信息,並看了今年礦泉水的行情預測。資料顯示,今年的氣溫要高於往年,礦泉水的市場也是一路走俏,所以說,我們的水廠一定要在六一兒童節前後建成投產,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趕上銷售的旺季,不然,我們就要再等一年了。”
張天勝胸有成竹地說:“吳書記,我們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三個月。時間緊,任務重。我們這次來,一是看在哪兒建廠,二是和你定一下什麽時候開工。”
吳建國正要給李紅安打電話,李紅安過來了,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李鄉長笑著說:“今天喜鵲喳喳叫,我就知有貴客到。”
吳建國問李紅安:“李鄉長,關於龍泉那兒建水廠的事,你交涉得怎樣了?”
李鄉長說:“交涉好了。那塊地屬於黃坡西村,一聽要在那兒建水廠,村裏高興極了。我接著在那兒召開了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大家一致同意,答應無償向我們提供土地,但他們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水廠的工人要用他們村的剩餘勞力,不能用外地的。我當時沒有答應他們,隻說回來再研究研究。他們正等著我的話呢!”
吳建國一聽非常高興,說:“你現在就可以告訴他們,他們提出的條件,咱們答應!”
李鄉長聽了之後沒有說啥。吳建國知道,李鄉長肚子裏一定藏著事,就問:“李鄉長,還有什麽事?有什麽事你就說,咱和兩位領導商量著辦。”
李紅安說:“是這樣的。咱們鄉政府內部臨時工還有不少,我想把他們充實進水廠,這樣既可以減輕鄉裏的財政負擔,也可以為這些人安置一份穩定的工作。”
張天勝皺起了眉頭,說:“這個水廠建成後,滿打滿算也就用40來人。去掉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還有建行那邊的9個人,再用也不會超過10個人。照李鄉長剛才的話,隻怕黃坡西村的人不會答應吧!”
吳建國想了想,說:“這個問題我不是沒有考慮。說實在的,我想水廠最好都用咱們鄉的人。可是,現在不行。咱們的這個水廠是咱鄉招商引資的第一個,也就是第一炮,第一炮咱一定要放響。咱們一定要聽投資者和黃坡西村的。隻要黃坡村和建行這邊沒問題,咱們就不能給他們添心事。”頓了頓,吳建國又說:“水廠的這一炮隻要打響了,我們還愁沒有人來投資嗎?我們鄉的資源這麽豐富,下一步來投資的一定會很多。到那時,就怕我們鄉的人不夠用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現在是起步階段,千萬不能因為眼前的一點小利而壞了大事。”
李紅安聽了,點了點頭,說:“那,就照你說的辦。我這就去黃坡西村!”
張天勝說:“水廠投產後,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我和吳書記當時在龍山說的,想在那兒建一個魯南民情鄉俗度假村。如若度假村真的建起來了,能帶動很多行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產業鏈,最主要的是,外來人口的增多,外來新信息、新觀念、新思想的融進,會使咱們鄉人們的思維定勢發生進一步的轉變,那時的魚尾鄉,可就離小康一步之遙了。”
這時,狄書記過來了。吳建國問:“蘿卜村的選舉怎麽樣了?”
狄書記高興地說:“選舉大會由民政所所長主持,鄉人大主任和政協主席監督,派出所的黃所長維持會場秩序。在選舉過程中,原村主任卜廣玉侮罵工作人員,並帶頭破壞選舉秩序,被黃所長抓到派出所了。選舉的結果是卜天福當選村主任。一共952張選票,卜天福贏得了848張,卜廣玉隻有104張。”
吳建國點了點頭,說:“如果不為老百姓辦事,老百姓怎樣把你選上去,還會怎樣把你選下來。民心是杆秤,民心不可違啊!”
李紅安聽了,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
吳建國看了看在座的各位,說:“今天的事今天辦。今天下午咱們就去黃坡西村,先把水廠的事定下來,好不好?”
大家一致擁護。
水廠的事很快就定下來了。吳建國接著召開了包括各科、所、站、室負責人到會的鄉黨委擴大會。吳建國說:“同誌們,這是我來魚尾鄉召開的第一次黨委擴大會議。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幾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下一步應該幹什麽,我們應該怎麽幹,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目標應該怎樣實現,魚尾鄉應該采取什麽措施由原來的貧困鄉變成富裕鄉……”
大家支楞著耳朵靜靜地聽著。吳建國呷了一口茶,繼續說:“我們下一步還是要把重點放在信訪上。民心順,方能百業旺。我們是人民公仆,公仆就是服務。我們就是專為人民服務的,專為老百姓服務的!老百姓無小事。他們再小的事,對於我們,也是最大的事!我們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協調解決,以使他們全身心地發家致富,盡快地步入小康。剛才狄書記匯報了鄉審計所在蘿卜村審計原村主任卜廣玉在職期間財務收支的情況。卜廣玉在職期間,不到兩年的時間,貪汙受賄達三萬六千多元,而且生活不檢點,作風問題非常嚴重。我建議,卜廣玉的問題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該移交檢察機關就移交檢察機關。對於這樣的幹部,我們決不能姑息養奸。放縱他,實際上是對我們這些幹部不負責任!是對黨和國家不負責任!是對人民群眾不負責任!”
吳建國說:“同誌們,還記得我來魚尾鄉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嗎?在那次會議上,我就把信訪工作擺到了咱們鄉今後工作的主要議程。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認為,咱們鄉的信訪工作非抓不可了。不抓,民心不順;不抓,幹群關係難融洽;不抓,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目標就難以實現。所以說,咱們鄉最近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是:一、各辦事處要把各村重點的信訪事件和一些民事糾紛的底子摸清摸細,做到心裏有數,能解決的盡量解決;真正重大的案件要盡快讓派出所等司法機構參與。要做到小事解決不出村,大事解決不出鄉。二、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訪問題。我們要變被動為主動,變上訪為下訪。這就要求我們幹部要沉下去,要到各村尋訪查找隱患,把上訪事件及時解決於萌芽狀態。三、我們幹部一定要潔身自好,要不斷加強思想道德素質方麵的修養。現在,農村的上訪事件,幾乎一半是村裏財務混亂、村幹部工作方法強硬、個別村幹部自身素質差造成的。我們這些鄉鎮幹部,在處理這些事時一定要公正公平、合理合法,因為我們是代表黨和政府去處理這些事的,我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了黨的形象,都關係著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聲譽。我們不能以情代法,要丁是丁,卯是卯,對是對,錯是錯。隻有這樣,群眾才會信服我們、擁護我們!”
吳建國話音剛落,大家都鼓起掌來。這掌聲是那樣的熱烈,是那樣的發自肺腑。吳建國明白,有這熱烈的掌聲作後盾,有這淳樸的鄉情作底蘊,魚尾鄉的春天一定會更加明媚、更加燦爛,魚尾鄉的前程也一定會更加錦繡、更加輝煌。
此時,窗外的小鳥唱得正歡。
春去冬來,花開花落,吳建國在魚尾鄉轉眼已有4個年頭了。4年來,魚尾鄉在吳建國的帶領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昔日的“亂子鄉”如今成了全市信訪工作先進鄉,連續3年受到市裏的表彰。吳建國的 “變堵截為下訪”、“帶著感情抓信訪”模式已作為經驗在全市推廣。其次,吳建國因地製宜,在魚尾鄉實行了“一村一品”行動。所謂“一村一品”,就是發展特色農業,每個村主攻一樣拳頭產品,集約化經營。比如王寨村,以養殖業為主,產品主打山羊;黃坡村靠著嶺坡,就以山果為主打;還有幾個平原村,靠近城郊,就發展了蔬菜大棚……總之,每個村都根據自己的特點抓了主打產品。農民的收入那真是一年一個新台階。如今的魚尾鄉,基本上“村村有事做,家家有活幹,人人有錢掙”,全鄉一派勤勞致富的歡騰景象。
在這4年裏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從2006年起,國家不再向農民征收公糧了,並且還對農民進行種子、化肥的補貼。這可是開天辟地以來的大喜事!
還有一事,是關於吳建國書記的。按理說,鄉鎮幹部一般是三年一屆,屆滿就該挪挪窩了。縣委組織部的萬部長找吳建國談話,意思是讓他回城到一個局裏幹一把手。當時,吳建國和張天勝剛開始規劃開發龍山“魯南鄉野民居度假村”的項目,他怕自己一走,這個旅遊項目就流產了,便對萬部長說:“我想再留在魚尾鄉幹一屆,把這個度假村做起來!”
萬部長清楚吳建國的想法,答應了他的請求……
吳建國留在了魚尾鄉,開始了他的旅遊項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