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慣了圍城中人的出出進進,聽爛了男女之間的分分合合,所有的故事似乎都隻有男人和女人兩個主角,關注的也隻有他們的悲悲喜喜。可是,事實上,無論故事的過程如何,結果卻往往更多讓第三人承擔,而故事的男女主角倒成了局外人。這個第三人就是孩子,無辜的孩子。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孩子是父母掌上寶,心中肉。而對一個破碎的家庭而言,孩子更多成雙方互相攻擊的工具,就象文中的程誠。
一對怨偶間的戰爭,耗掉的可能是他們一時的幸福,因為他還有機會去爭取新的感情和幸福。而對孩子來說,耗掉的就可能是他(她)一生的幸福,因為隻有享受過愛的人,才會懂得去愛人。幼小心靈遭受的傷害會成他(她)終其一生的陰影。
都說家是一個不講理隻講愛的地方。確實如此,如果身為父母的男女,能夠多講一些愛,少辯一些理,就算兩人塵緣已了,也能多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平靜地處理此事,讓孩子享受他(她)理應得到的愛。長大後,孩子就會懂得愛,這不僅能夠讓他(她)人生的幸福機率更高一些,而且作為父母也會得到更多的愛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