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女友從中學起就一直暗戀自己一位同窗,但苦於這位仁兄學業優異、風流倜儻,常成為眾多美眉的追逐對象,生性內秀的女友隻好旁落一邊。有一天,仁兄情感受挫,轉而向女友求愛,女友欣喜若狂,甜蜜蜜地與他牽手,婚後,女友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愛人,在家裏中全心付出,對老公更是百衣百順。不料,多年後,兩人竟分道揚鑣。女友黯然神傷不知自己到底錯在哪裏,問及前夫,早已修練成俊儒男的他,隻淡淡地就一句“你隻會一味地付出愛,卻不懂得享受愛,你讓我覺得自己沒有愛的能力。”女友大慟,後悔不已。
其實,像這樣的例子,生活中不乏其人,文中的阿琴也屬於同類。在兩個人的相處中,確實需要愛的付出,這樣才能讓對方感受到體貼,感知到溫暖,才會促進愛的成長。但是如果一方一味著付出,而不懂得適時適度地收獲愛,隻會讓被愛的一方將愛視為習慣,甚至視為羈絆,不僅會漠視你的付出,更有甚者會轉身遠行。
學會愛人,是一種美德,學會被愛,是一種智慧,學會愛與被愛,才一種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