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股市忽高忽低。我雖然對股票一竅不通,但一好友的情緒卻是一張股市“晴雨表”。
前幾個月,她興衝衝給我打電話說要買車了,我問她,你自己都不開車,如何這麽著急?她告訴我股市了掙了十多萬元,生活要向小康邁齊。
前幾日,她打來電話,找我討要幾件兒子的舊衣服,給她的兒子換季穿。我笑她,開私家車的小富婆還在乎舊衣服。她悶悶地告訴我,股市虧大了,不僅車沒買成,還要供銀行的房貸,這段時間家裏人隻得過緊日子。
愛情也是如此,慶勇在城裏當“藍領”時,他渴望娶上一個城裏的女子,與她一起過上城裏人一樣的生活;家庭遭遇變故時,回到農村的慶勇可以更希望身邊有個賢淑的村姑,幫助自己一起度過難關。
我的朋友兩種反差較大的想法固然不算錯,慶勇的選擇似乎也無可職責。活在當下,應對好眼前的問題,是一個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隻不過,對於愛情的另一方來說,這種選擇是不是過於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