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火車,正是半夜,黑暗中的城有一種陌生的冷鬱。不巧手機也沒電了,看來會務組是無法聯係上我們的,我們無奈地嘀咕著,不料,一旁有人熱情地打起招呼,來人告訴我們,雖然沒法接通電話,但是會務組還是專門派人來徹夜蹲守,凡有出站的客人都上前打聽,幾次三番後才把我們“守”住。山東人爽朗的笑聲劃破夜的黑,坐進熱騰騰的車內,一路飛奔,去趕赴與那座鐵血古城的約會。
走進古城,天剛破曉,籠罩在晨光中的台兒莊有一種意想不到的嫵媚,雖是仲秋時節,但垂柳依依、水波粼粼,青磚灰瓦的仿古建築群讓人恍然置身於大觀園中。遠遠地,看見有位先生,正托著“長炮短槍”聚精會神地拍景。我們招手致意,卻惹來他多情的鏡頭,“哢嚓,哢嚓……”的快門聲,驅趕了料峭的寒意,心頭生曖。
北方的陽光是敞亮的,台兒莊,這座城,雍容、大氣、精巧,經得起陽光的細細打量……跳躍在飛簷上的閃閃金斑,莊穆而玄妙;斜掛在古牆垛的餘輝,悠然而詳和;穿透過運河的條條光束,無遮無掩的,蕩漾出層層的柔情和甜蜜。
喜歡在這樣的時節,在這樣的心境下,與有故事的城市不期而遇。就象是一位不肯進入中年的女子,依然嫵媚著,巧笑倩兮,卻難奈年輪的滄桑。隻是在多變的容顏下,不再是一覽無遺的蒼白,而是刻骨於生命中的大情大義。恰似從滅飛煙滅中,打撈出來的城市記憶,雖是重現與複修,卻依然與曆史嚴絲密縫地吻合。端著是一幅雍容貴氣的模樣,毫無做作的姿態,仿佛老去的不是歲月,而是時光釀造的歌。
滿眼似乎盡是繁花,富貴,是鶯歌燕舞,是北方的端莊,與江南的芬芳。卻在不經意中,赫然與我們碰麵的那一處斷牆,幾眼炮洞……以及時時蹦出腦海的教科書。讓我們的呼吸變得凝重。可曾知否?台兒莊,不僅僅是可以看到的,觸摸到的溫柔鄉,還有隱藏在城市背後的,那一扇不可妄動的曆史閘門。推開去,就是一部恢弘的抗戰年代史。在台兒莊大戰紀念館,我們如此真切地親近著這群遠去的民族英雄。那種以身赴死、大無畏的民族氣節,和著濃釅釅的血淚歌,激蕩在心中……強忍住的熱淚,卻在離開的那一刻,無所顧忌地簌簌落下。隻因為同行的人群中,無論男女,都揉著一雙紅腫的眼。悲愴與景仰,不僅僅發乎於我們這群遠遊而來的人,還有那位美得驚人的本地導遊妹。在客車上,導遊妹自告奮勇為我們發表即興演講,她的深情,她的激昂,讓她幾欲哽咽,最終無法成篇……
我不知道,是因為這座城,這裏的人才會這樣有情有義;還是因為這裏的人,這座城才會如此有情有義。隻是挪不開的腳步,與走不出的回記,纏著剪不斷的情義,讓我如此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