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回憶母親

母親的墳在老家方山上,那是一座普通的小山崗,清明前後,滿山都開著一種黃黃的小小的野花,我徘徊在這無邊無盡的花叢間,回憶起我那一生平凡的母親……

母親是個多難的人,但孩提時也極為幸福。我的外公是個舊式的讀書人,既不會經營也不會種地,隻因祖上留下一些田地,街上經營著一間不大不小的糧行,所以,日子也算殷實,外公一生養了不少孩子,但成人僅母親和小姨,所以也看得異常珍貴。母親曾給我們講過這樣一件事:說她八九歲光景,讀初小,學校統一訂做校服,我那心細如發的外婆覺得衣服的布料過於低廉,就自作主張地為母親訂做一套布料較好的校服.可誰料到,她的愛女並不領情,吵鬧著硬是要一套與其他孩子一樣的校服……母親講這件事的時候,她已是曆經滄桑,蒼蒼老邁的人了,從她那溝壑般深深的皺紋中我實在無法想象善解人意,敦厚純樸的母親還曾經如此刁蠻、任性、倍受溺愛。

然而,母親的幸福時光太短暫了。當母親約十四五歲時,外公因病去世,家中大廈頓傾,家族中一些少有來往的親戚蜂擁而至,瓜分了外公的家產,隻留下三寸金蓮的外婆拖著一對正值妙齡的女兒。外婆是個堅強的女人,就憑著一雙巧手,給人家做鞋刺繡,換短工種地過日子,然而,舊社會,孤兒寡母的生活何其艱難?何況,我的母親又是一個讀過師範學校的相當清麗的女子。怕招惹是非,外婆匆匆地把母親許配一個進過新學堂的大家公子,18歲那年,母親哭哭啼啼地嫁入這家 。18年後,也就是土改中的某一年,母親毅然離開這戶人家。後來,據一個村裏的知情人告訴我:母親的夫家是個末落地主,姑妯很多,勾心鬥角的事多,十幾年來,因為母親沒生孩子,受盡姑婆的眼,氣可真沒少嘔氣。

1967年,母親由人牽線與父親相識,時值文化大革命年代,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當時的父親正處落難中,被開除了公職,妻子病故,帶著兩個兒女鰥居在老家,深為淒涼。母親環顧著那窩居在沒有女人照料的土磚屋的父子三人,定格在那個衣衫不整的小孩身上,天然的母性油然而生,她忽然覺得對於這個破碎的家和那兩個可憐巴巴的孩子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她留下了。後來,從父母閑談中知道,母親當時對拖兒帶女無所適從的父親說的一句話是,她是衝著孩子來的。但奇怪的是,她所畢生疼愛的那雙兒女,卻讓她在她的有生之年裏倍增煩惱,這當然是後話了。

母親嫁給父親後,一直以為不育的母親竟一連生了兩個孩子,那就是長我四歲的兄長和我,母親生我們時,已是年逾不惑,沒有奶吃,所以我們的身體很羸弱,特別是我,從落地到開口說話都在醫院裏度過,偌大的醫療費,曾讓我的雙親年複一年地負債生活。然而,他們並沒有放棄我這條幼小的生命。我常常想,沒有母親和父親那份艱辛、那份耐心、那份深情,也許,我早已不複存在。我記事以後,我的母親終日勞作,期間,大哥分家,父親複職,姐姐出嫁,全家隻剩下我母親一個人耕種。

母親也不是生來的莊稼人,她種的地並不好,往往一大壟麥田,最矮的那一段是我們家的,母親並不是不用心種地,她比別人花更大的氣力更大的精力,但她種的麥子永遠比不過別人。我的母親在種地方麵確實不太聰明,然而,她又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她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她對來過她家的人過目不忘,對她孩提時讀過的書熟讀成誦。

母親生性純孝,我的外婆早年喪夫,中年時,我的姨又過世,自從母親跟上父親後,外婆就一直住在我家,外婆大家出身,識文斷字,脾氣有點乖張。我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一次,不知怎麽,外婆上火了,拖起掃帚劈頭蓋臉地向我母親打去。當時的母親也是50歲的人了,何況又有孩子在旁,多少有點難為情,但是母親沒有躲讓,隻等外婆打累了,才端上一杯茶,輕聲細語地勸慰外婆。

外婆80歲過世,去世的前三年,外婆就臥病在床,吃、喝、拉、撒全是母親照料,外婆去世後,外人來替外婆穿壽衣,隻說外婆身上、屋裏幹淨。幹淨。可又有誰知曉我的母親就是在寒冬裏也堅持每天為我天生愛幹淨的外婆換衣洗被,這恐怕是比坐牢更難堅持的一件事。

母親的賢慧,是眾所周知的。我的父親是一位教師;對古典文學有一定的造詣,早年落難農村,他疲於生計,砍過柴,種過地,燒過土窯,但是母親幾乎沒讓他染指家務。後來,父親複職後,母親隨其進城,母親更是包攬家務;父親有多餐的毛病,母親一天中總要燒好幾餐飯;父親愛喝點茶,母親總是靜靜地泡上一壺;就是洗腳水,母親也端到床前。盡管母親恪盡婦道,但母親卻又並不是一個依附丈夫的女人。舉家進城時,母親剛離開土地,還沒有適合的工作,父親當時工資也足以維持家計,五十好幾的母親就在家中做了一陣子主婦。其實,大小孩子的衣食住行已夠母親忙乎,何況母親還在附近平整出一大塊菜地。然而,母親並不高興這種生活。

一個多月後的一天,母親興衝衝地進門,告訴大家她要經營一個早餐攤。隨後,她買回一些用具,開始賣她的早點。當時,我正在讀初中,母親的早點攤擺在我們學校門口,那時我總覺得進進出出的同學都在議論賣早點的母親。母親那個矮矮的繁亂的早點攤,曾讓當年的我羞愧無比,我憎恨母親那種小商小販的作為,也憎恨每天晚上母親一分一角地數著賺來的毛角錢時露出的欣喜。

事隔多年的今天,我再回憶起我母親,淚眼朦朧中仿佛又看見那忙碌佝僂的母親和晨風中飄動的花發,也深深體味當年母親所固執守護的那份自尊。

我的母親就是這樣一個人,無論是她早年務農,還是後來賣早餐,進食堂,她的一生從來都是自食其力的。就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仍在為我們全家洗衣服。

母親去世時,時年63歲,當我最後一次為她洗澡時,我驚奇地發現母親的眼睛竟一直微微開啟。我的心劇烈地顫抖,我知道我母親最放不下我們兄妹倆,我們是她一生最大的牽掛,也是她一生最大的安慰。我出生在那個動亂的歲月裏,在生我的前七天,我那剛剛成家的大哥,生怕又生下個男孩,急急忙忙吵著要分家,父母隻好請來家族中的長輩和幾個村幹部在家裏共同協商,母親腆著個大肚子,一邊忙著清點可憐的家產,一邊望著三個月前她用最後一點私房錢迎進門的大嫂,心裏的淒涼如同這突如其來的分家一樣,沉重而沉痛。

母親最為勞累的一段日子是在我讀小學時,父親帶著哥哥在外地工作,家中隻有母親、我和年邁的外婆,家務農活全部落在母親一個人肩上,農忙時節,母親沒白天沒黑夜地幹活。那屋角邊堆積如山的棉花曾是母親一夜的辛勞,而那滿稻場上的麥子。又何嚐不是母親一肩一肩地挑來的。然而,幼年的我並不理解母親的辛苦,隻會滿村子亂飛調皮搗蛋,有一次,母親責罵我幾句,我一氣之下躲到屋裏睡覺去了,不知怎麽,我滾到蚊帳外麵的牆角裏。母親進屋後沒見到我,怕我跟村子裏男孩子們下河摸魚去了。慌慌地叫來父親,四處找我,甚至還用蒿下河打撈。但是,並沒有看見我的蹤影,這次,可把母親嚇壞了,她怔怔地站在稻場裏半晌,忽然,失聲大哭,瘋了似地在村裏跑來跑去,一邊哭一邊喊著我的名字,我現在還能想象出母親那副驚慌、恐懼和失魂落魄的模樣。

我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母親嫁人佟家後,她才四歲,母親一直視她如己出,同村一個過門十幾年的嫂子,在姐姐出嫁時,方才知道姐姐並非母親親生。但是母親的愛有時又過偏激,姐姐成人後,母親一直擔心她的婚事。後來,姐姐選擇一個家貧如洗又長她數歲的姐夫,母親自始至終反對,甚至還第一次動手打了姐姐,數年後,姐夫事業發達,姐姐過得幸福如意?每每姐姐回娘家,還有意無意地提及那件尷尬的往事,為此,母親常常自責,其實我那同胞姐姐你也許永遠不會明白母親那顆徹底無私做母親的心,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母親過世後.姐姐竟然推說害怕而拒絕最後看看她的繼母。

人生何許原本就是一條小河,縱然你可以奔騰可以歡躍,然而你始終無法知道自己一生的命運。自母親去世後,我常常告誡自己,要珍惜骨肉親情,但是,麵對著傷害我善良母親的人,我確實無法做到寬容和大度。成年後,我一次次見到我那素來能說會道的大嫂衝進門與我蒼蒼白發的母親大吵大鬧。特別在為我母親辦喪事中,那堂堂正正的佟家長子居然謊報酒席的價目謀取百拾來元錢時,我本能地感到一種仇恨,那是我做女兒的無奈的聲援,也是母親做一個繼母的可悲命運。

我是上初中後一直與父母同住在一起,也許,由於相處太近的緣故,我幾乎已無法回憶關於母親一些深刻的東西,每天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母親侍候的生活,也習慣於母親在半夜一次又一次為我蓋被子。

高中畢業後,我離開母親去武漢讀書,在冷風徹骨的珞珈山下,我方體味出母親在身邊的種種好處。我強烈地思念家、思念母親,母親在家也度日如年,在每一封家書中,父親總是一遍又一遍寫上母親的叮囑,而我的每一封信,又被母親翻來覆去地讀。那段時間,我寫信措辭分外小心,因為我信中哪怕一丁點抱怨,都會讓我的母親驚恐不安,一夜無眠。

三年後,我畢業回家,母親似乎更安心了,她實在不放心她的小女兒一人飄泊外鄉,盡管,對於我而言,母親的愛確實有點狹隘,回家後,我謀得一份適合我的工作,日子也逐漸過順了,母親並沒有安閑下來,在操辦完我兄長的婚事後,向我正式提出關於我的個人問題。

當時的我,心高氣傲,由於對經典的愛情故事爛熟於心的原故,我對終身伴侶考慮幾乎是絕對的虛無飄渺,我把母親的提問視作一個陳腐母親無味的嘮叨,母親覺察到什麽,但她並沒有說,當翰獨自勇敢地闖進家門,並向我的母親誓言旦旦時,母親以她一生的經驗仔細地考察這個男孩,她認可了他。並開始漫長而艱辛地作我的工作,這是母親最後一次為女兒做事,她似有所預感。

然而她最終未能吃上女兒的喜糖,她在1994年5月的一天清晨悄然而去,她選擇了一個非常吉祥的一天.選擇了兒女都在身邊的禮拜天,她仿佛完成她的人生使命一樣,默默地離去,化為泥土,化為清風,化作我綿綿不盡的思念。

(發表於《三峽文學》1993年第3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