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老屋

我終於得了機會,攜夫將雛回到我闊別的老家。老家是一個傳說中資質淵源的村子,百轉千回的漳河水繞村而走。老屋就蟄居在岸邊。

牽著兒子,順著熟悉而生疏的鄉間小道,我終於真實地站在老屋門前,這分明與記憶中的模樣嚴絲密縫地吻合,而又似乎比過去的縮許多,難道是孩子眼中的一種錯覺?我啞然。

屋子多年未住人了,原來漆著豬血的大門,已褪去了朱紅的顏色,隻留下白森而清晰的木紋,但門板上一道道刻著我們身高的刀痕卻依然清楚可見。為成長而雀躍的遙遠心情一下子充盈我的胸間,我幾乎能撫摸到那微微脹痛地喜悅。推開厚實的大門,雕欄畫棟的屋梁依舊顯露出不甘寂寞的氣派,在斑駁脫落的牆壁上,我不假思考地找到兒時用木炭留下的大作。

左側第一間小屋,我們叫“火籠屋”,每年春節,父親都會帶著我們撕掉貼在四壁的舊報紙,重新糊上新報紙。這兒是我們待客迎賓的廳堂,也是家人圍爐笑談的聚地。

外婆的房間讓兒時的我最怵然,角落裏終年放著一具漆得黑亮的棺木,每每壯著膽子在門口叫外婆時,總擔心棺木裏會忽然冒出一個鬼怪。後來,棺木還是裝著我慈祥的外婆永遠離開了家門。這種滯留在孩童時的恐懼直到今天仍有餘悸。

左側的外間是我們兄妹的房子,靠窗的那張書桌還放在老地方,每次放學後,哥哥和我總要為搶占這張書桌而吵鬧不休,而幾乎每次都以我的勝利告終。現在想來,多半是懂事的哥哥禮讓我的。

右側的內間是父母的房子,房子裏沒有一扇窗戶,隻有頂上兩塊昏黃的亮瓦撒落了少許光亮。父母就是蝸居在這間終日不見陽光的房子裏,以他們的堅韌背負著他們的責任。盡管如此,小時候我並不能分辨出這間房子的潮氣和黴味,一味地纏著父母賴在他們的身邊。

屋子的隔樓上堆著曬幹的花生和炒熟的豌豆,那兒簡直是我們的“寶庫”,躡手躡腳地爬上來,偷偷地抓上—捧碗豆和幾粒花生,仿佛是昨天的事。

兒子的嬉笑打破了我的思緒,我驚覺自己已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在屋後的牆院上我忽然發現一處突凹不平的泥麵。啊!這是我母親的手印!當初,我們做完新房後無錢粉飾壁麵,是我的母親在勞作之餘,和著石灰泥漿,用手一點,抹上去的。這牆耗竭了母親多少心血又凝結著她怎樣一片護守家園的美麗心境。物是人非,如今,母親已遠走天國。我一遍,遍觸摸著牆壁,仿佛觸摸到母親那濕潤粗糙的手,淚水如漲潮的海不可抑製地撲麵而來,我的心劇烈地顫栗,我終於找回了我迷失在老屋的沉沉的愛戀。

(發表《宜昌日報》2000年6月5日)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